大家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自个儿琢磨着弄那个果菜肥料的事儿。咱平时过日子,厨房里总剩下些瓜皮果核、烂菜叶子啥的,扔怪可惜的,寻思着能不能变废为宝,给阳台那几盆花花草草添点儿营养。
开始动手捣鼓
第一步就是收集。 我专门找个带盖子的旧塑料桶,放厨房角落里。每天做饭剩下的菜根、菜帮子,吃水果削下来的皮,比如苹果皮、香蕉皮、橘子皮啥的,还有那些稍微有点蔫儿坏掉的蔬菜叶子,只要不是太油腻、没煮过的,我都顺手扔进那个桶里。攒几天,桶里就有不少好东西。
接着是处理一下。 攒的那些果皮菜叶,有些块头比较大,我就用剪刀或者直接上手,给它们弄碎点儿。你想,弄碎,它们烂得能快一点嘛对?弄得不用特别细,大概就行,主要是别一整块扔进去。
然后就是装桶发酵。 把切碎的果蔬垃圾一层一层铺进桶里。有人说加点土,我有时候也掺点儿阳台上换盆剩下的旧土,或者小区花园里弄点儿园土,一层果蔬垃圾一层薄土这样铺。感觉加点土能帮助吸味儿,也能提供点微生物。铺个几层后,稍微洒点水,不用太多,保持湿乎乎的就行,别弄成水塘子。关键一步,把桶盖盖严实!但是,不能完全密封死,因为发酵过程会产生气体,得留个缝或者隔几天稍微拧松盖子放放气,不然桶可能会胀气,甚至炸开,那就不好。
耐心等待和观察
这桶东西就放阳台角落或者院子不碍事的地方,别让太阳直晒。接下来就是等。这个过程快不,得有耐心。夏天温度高,可能个把月到两个月就能闻到点土腥味,看到里面的东西变得黑乎乎、软烂。冬天就慢,可能得三四个月甚至更久。
中间我会隔段时间(比如一两周)打开看看,要是太干就稍微洒点水,要是底下有渗出的液体(那就是所谓的“肥水”),可以收集起来兑水浇花,那可是好东西。有时候我也会用个棍子稍微翻动一下,让它发酵得更均匀些。
刚开始几天可能会有点酸味,但只要操作得当,后面慢慢就不会有很臭的味道,反而是一种类似泥土发酵的味儿。如果臭气熏天,那可能是水太多或者混不该混的东西,下次就得注意调整。
成果验收和使用
等到桶里的东西都变成深褐色或者黑色,看不出原来的样子,质地也比较松散,闻起来是泥土的清香,那就说明差不多好。这时候得到的,就是咱们自制的有机肥料。
用的时候,我一般不直接把这肥堆在植物根上,劲儿太大,怕烧苗。我是把它掺在盆栽土里,或者在给花盆换土的时候混进去当底肥用。如果是肥水,那必须大量兑水,兑得清清亮亮的,像淡茶水那样,再浇给植物。看着自己养的花草用自制的肥料长得油绿油绿的,心里那叫一个美。
这就是我捣鼓自制果菜肥料的一点实践过程,不复杂,就是费点功夫和时间,但能废物利用,还能让花草长得我觉得挺值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