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地朗普肥料” 实践记录
大家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一个平平无奇的农业爱好者。最近捣鼓个新玩意儿——“地朗普肥料”,听着名字是不是有点土?没办法,我就是喜欢这种接地气的名字。今天就跟大家伙儿唠唠我这“地朗普肥料”的整个折腾过程。
这事儿还得从我老家那片田地开始说起。你们也知道,现在化肥农药用得是真多,地是越来越不行。我就寻思着,能不能搞点纯天然的,改良改良土壤。正好前段时间看到一些关于腐叶土的资料,说用树叶做肥料,既环保又能改善土壤结构。我就心动。
说干就干!
我得收集树叶!这玩意儿简单,秋天的时候,漫山遍野都是。我找个周末,开着我的小三轮,跑到村外面的小树林里,吭哧吭哧地捡一大堆落叶。记住,一定要捡那种已经枯黄的,新鲜的叶子不好分解。
第一步:收集落叶
- 地点:村外小树林
- 时间:周末
- 工具:小三轮、麻袋
- 要点:捡枯黄的落叶
树叶拉回来之后,可不能直接往地里扔。得先处理一下,让它发酵腐熟。我找个大塑料桶,把树叶一层一层地码进去,每码一层就浇点水,保持湿润。然后,我还加点从地里挖来的泥土,说是可以增加微生物,加快分解速度。
第二步:堆肥发酵
- 容器:大塑料桶
- 材料:落叶、泥土、水
- 步骤:
- 树叶一层泥土一层,交替码放
- 浇水保持湿润
桶盖盖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期间,我时不时地去翻动一下,看看湿度够不够,有没有什么异味。大概过两三个月,桶里的树叶就开始变黑变烂,摸上去也软乎乎的。这就是腐熟的征兆!
第三步:耐心等待
- 地点:阴凉通风处
- 周期:2-3个月
- 维护:定期翻动,保持湿润
- 标志:树叶变黑变烂,质地松软
腐熟好的树叶,就可以用作肥料。我把它们挖出来,均匀地撒在地里,然后翻耕一下,让它们和土壤充分混合。据说,这样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第四步:施肥翻耕
- 方法:均匀撒在地里,然后翻耕
- 作用: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
为验证一下“地朗普肥料”的效果,我特意留一小块地没施肥,作为对照。等到播种的时候,我发现施肥的地,土壤明显要松软一些,颜色也更深。而且后来的苗也长得更壮实,叶子也更绿。
第五步:效果观察
- 对比:施肥区 vs 未施肥区
- 结果:施肥区土壤更松软,苗长势更好
虽然这“地朗普肥料”制作过程是有点麻烦,时间也比较长,但是看到庄稼长得心里还是挺高兴的。而且用这种方法处理落叶,也算是一种环保行为,一举两得!以后我打算多做一些“地朗普肥料”,把家里的地都改良一下,争取种出更好的庄稼!
- “地朗普肥料”制作过程虽然漫长,但是效果显著。
- 用落叶做肥料,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农业方式。
就说到这儿,希望我的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下次再跟大家分享其他的农业小技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