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地黄施肥,可不是随便撒点肥就拉倒的事儿。我自个儿琢磨着种几年地黄,每年都得把这施肥的事儿捋一遍。要想让地下的疙瘩长得实在、个头大,底肥是打头阵的,必须得舍得下本钱。
我干活儿比较实在,一般就用最土的法子。头一年冬天或者开春整地前,就得把充分沤熟、腐熟透的农家肥准备像什么鸡粪、猪粪、牛粪都行,弄回来堆好让它自己发酵,这玩意儿肥力温和还养地。光这个还不够,我还得掺上点过磷酸钙,这东西便宜,对地黄块根生长有好处。
用多少?这得看地本身肥不肥。我那几亩地不算顶所以一亩地我至少得铺上个几千斤熟粪肥,然后再撒个一百来斤过磷酸钙。接着就是深耕,用旋耕机来回打几遍,让肥料和土和匀。这样地黄苗栽下去,根一扎下去就能碰到吃的,开局就
底肥弄好,后面就是追肥。等苗子栽下去,缓过来,看着活,叶子开始一片片往外长,就不能闲着。我一般盯着看,等地黄苗长出大概七八片真叶,叶子摊开来有个小碗口那么大的时候,就该动手第一次追肥。这个时候是它开始要偷偷长小块根的时候,得加把劲儿。
这回追肥,我有时候用沤熟的饼肥,像豆饼、花生饼啥的,砸碎提前泡水沤这东西后劲足。要是图省事,或者饼肥不凑手,就用点氮磷钾比较均衡的复合肥。怎么施?我都是在离地黄根远一点的地方,用小锄头刨个浅沟,把肥均匀撒进去,然后赶紧盖上土。千万别离根太近,不然容易烧苗。施完肥,要是天旱,我都会浇一次水,让肥能快点化开被吸收。
关键的膨大期追肥
这地黄长着长着,叶子就越来越多,长到十几二十片叶子的时候,那真是铆足劲长块根的关键时候,也就是咱说的膨大期。这回肥跟不跟得上,直接就关系到你挖多少斤、个头有多大。
这时候施肥我就更舍得,而且得有侧重。重点是是钾肥!钾肥能帮着地黄把吸收的营养往块根里运,让块根吹气一样地长。所以我这回就用高钾型的复合肥,市面上那种标着高钾含量的就行。施肥方法跟上次差不多,还是离根远点儿开沟施,或者在植株旁边挖个小穴把肥埋进去,然后盖土。
种地不能完全照本宣科。我施肥也不是就固定两次。
- 我会经常去地里转悠,扒拉开土看看湿度。
- 看看叶子颜色,是油绿还是发黄?是精神还是蔫?
- 要是看着长势弱,叶子颜色淡,那可能就是缺肥,得赶紧少量补点。
- 要是叶子傻长,特别绿还嫩,那可能是氮肥有点多,就得控制下,后面侧重磷钾肥。
我这套地黄施肥的搞法,就是实践里一点点摸索出来的:底肥要足、要腐熟,苗期追肥要跟上,膨大期重施高钾肥,中间勤观察、看苗调整。年年这么弄,收成还都挺稳当,挖出来的地黄个头也比较匀溜。这就是我自个儿的一点实践记录,说得比较糙,希望能给也种地黄的朋友们一点参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