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伙儿聊聊我最近一直在搞的“棒棒田”肥料的事儿,这可不是啥高科技,就是我自己在田里瞎琢磨出来的一些小经验,分享给大家伙儿,希望能有点用。
话说回来,咱农民种地,最离不开的就是肥料。以前都是随便买点化肥撒下去,图个省事。但是时间长,我发现这地,越来越不行,板结得厉害,庄稼长得也不精神。我就寻思着,得换个法子。
第一步,就是改变观念。不能光想着化肥,得用点“土”方法。我就开始收集一些农家肥,像啥鸡粪、猪粪、秸秆啥的,都堆在一起沤肥。这沤肥,是个慢活,得耐心等着。差不多得几个月,沤透,才能用。
第二步,就是试验。我把自己的田分成几块,一块用化肥,一块用沤好的农家肥,还有一块啥也不用,就看看效果。结果,用农家肥的那块地,庄稼长得明显比其他两块而且土壤也松软很多。这下我心里就有底。
第三步,就是改良。光用农家肥也不行,养分还是不够。我就开始琢磨,能不能把农家肥和化肥结合起来用。我就在农家肥里掺一些尿素、磷酸二铵之类的化肥,但是量很少,主要还是以农家肥为主。这样一来,既能保证土壤的肥力,又能减少化肥的用量。
第四步,就是实践。我把改良后的肥料用到玉米地里,玉米长得那叫一个棒!个头大,籽粒饱满,收成比往年好不少。更重要的是,这地也越来越肥沃,种啥都好使。
我的“棒棒田”肥料就是农家肥+少量化肥的结合。关键是要耐心,要多观察,要根据自己的土地情况来调整肥料的配比。这玩意儿没有啥固定的公式,得自己慢慢摸索。
这只是我的一些小经验,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是我觉得,农民种地,就是要多动脑筋,多尝试,才能种出好庄稼。大家伙儿要是觉得有用,就拿去试试,要是觉得没用,就当听个乐呵。反正种地嘛就是要开心!
- 沤肥是个慢活,要有耐心。
- 肥料配比要根据土地情况调整。
- 种地要多动脑筋,多尝试。
我想说的是,种地虽然辛苦,但是看到庄稼长得心里就特别高兴。这就是农民的幸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