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氨基酸肥料-EDDHA专卖网!

今天跟大家唠唠我前段时间捣鼓的一个小玩意儿——肥料松包机。

是这么个事儿,咱们这边搞种植,肥料用得不少。可这肥料,有时候放仓库里时间一长,或者赶上天气潮,就容易结块,硬得跟砖头似的。每次用之前都得费老大劲儿处理,拿个铲子或者锄头在那儿哐哐砸,累得要死不说,砸得也不均匀,后面上撒肥机都费劲。

我就琢磨着,不能老这么傻干,得想个辙。上网瞅瞅,嚯,确实有专门干这个的机器,叫什么松包机、拆包机。看着图片和介绍,有输送带,有破块儿的装置,还有动力啥的,感觉挺高级。但一看那些牌子,什么苏州的、河北的,还有带液压的,估计价格不便宜,咱这小打小闹的,买个那玩意儿划不来。

求人不如求己,咱自己动手做一个!

我的捣鼓过程

第一步:琢磨结构和找材料

我就想着,原理应该不复杂。大概就是:

  • 得有个架子撑着。
  • 得有个输送带把整包肥料送过去。
  • 得有个东西能把肥料包弄松散,这是关键。
  • 还得有个电机提供动力。

想明白大概结构,就开始翻箱倒柜找材料。找些之前剩下的角铁、方管,还有几块厚铁板。输送带难搞,淘换到一条旧的,宽度还行。电机用一个旧的减速电机,劲儿应该够。

第二步:搭架子和装输送带

先把角铁和方管切割、焊接,搭个基础的机架。这活儿糙点没事,但必须结实,毕竟那肥料包挺沉的,机器动起来也有震动。架子搞定后,就把那条旧输送带装上去,两头用滚轴撑着,电机通过链条或者皮带带动一个滚轴转,输送带就能跑起来。

第三步:制作松包装置

这是最费脑筋的部分。我一开始想用几个锤子往下砸,后来觉得不稳定。参考网上一些图片,决定做个旋转的破块儿装置。找个粗点的钢管当主轴,上面焊好几排结实的铁齿或者说短钢筋,有点像个狼牙棒。把它横着装在输送带的上方,位置得调整既能打到肥料包,又不能卡死。

第四步:连接动力和调试

把减速电机固定在机架上,用链条分别连接到输送带的主动滚轴和那个“狼牙棒”主轴上。这个传动比得琢磨一下,输送带不能走太快,得让肥料包有足够时间被“揍”,“狼牙棒”的转速也不能太快,不然容易把包装袋打烂,太慢效果又不接上电源,先空转试试,看看输送带跑得顺不顺,“狼牙棒”转得稳不稳。

第五步:上料试验和改进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搬包硬邦邦的肥料扔输送带上,启动机器。好家伙,随着输送带往前走,肥料包就被旋转的铁齿一顿捶打、挤压。“嘎嘣嘎嘣”响,看着挺解压。打下来的肥料块儿确实松散不少。试几包,发现几个问题:

  • 有时候打得太狠,把外包装袋都撕破,弄得到处都是。
  • 铁齿的密度和长度好像有点问题,对特别硬的大块效果一般。
  • 安全性得考虑,旋转部分得加个防护罩。

针对这些问题,我又调整“狼牙棒”的转速(换个小点的链轮),把一些铁齿打磨一下,避免太尖锐。还在“狼牙棒”周围加简单的铁皮挡板,防止肥料碎块和粉尘乱飞。忙活好几天,反复试验调整。

最终效果

现在这台土制肥料松包机,虽然样子笨重,看着跟人家工厂造的没法比,但确实解决我的大问题。每次用肥料前,先把结块的扔上去过一遍,出来的基本上都松散,省时省力。咱自己动手做的,成本不高,用的都是些边角料和旧零件,关键是实用!

整个过程就是这样,从遇到问题,到自己琢磨、找料、动手制作,再到不断调试改进,成功解决问题。虽然累点,但捣鼓成的那一刻,心里还是挺得劲的。这就是咱自己实践的乐趣。

发表评论

本文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