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就来唠唠我自个儿捣鼓花肥这点事儿。养花嘛都想让它们长得精神,开花也多。外面买的肥,有时候觉得贵不说,用着心里也没底,怕烧苗,也怕对土不后来琢磨着,咱家厨房里每天不都扔那么多东西嘛干嘛不试试自己弄点肥?省钱还环保,关键是自己弄的,用着放心。
我咋开始动手的
一开始也没想太复杂,就是把平时不要的东西攒起来。主要就是些厨房里的边角料:
- 果皮:像苹果皮、香蕉皮、橘子皮这些,吃完随手就收起来。
- 菜叶子:择菜剩下的老叶、烂叶,以前都是直接扔垃圾桶,现在觉得可惜。
- 鸡蛋壳:这个好东西,攒起来洗干净,晒干备用。
- 喝剩下的茶渣、咖啡渣:这些也是直接收集。
刚开始就拿个带盖的旧塑料桶,厨房里扔啥之前,先过一遍脑子,看能不能留下来做肥料。就这么着,一点点攒起来。
沤肥的过程,有点味道但值得
攒些东西后,我就开始“沤肥”。就是找个大点的、能密封的桶,比如那种大的涂料桶或者米桶,洗干净用。我把收集的果皮、菜叶子啥的,都切得碎碎的,这样烂得快点。然后一层料加一层土,土就用阳台旧盆里换下来的普通园土,或者小区花园里挖点也行。装个七八分满,不能太满,得留点空间让它发酵。
然后就是加水,水别太多,让料都湿乎乎的就行,大概就是手抓一把能攥出点水但又不会滴答流那种感觉。有时候我会加点红糖水或者淘米水进去,听说能加快发酵。3关键一步,盖子一定得盖严实!不然那味儿,啧啧,能让你怀疑人生。我就把桶放阳台角落,或者楼道里不碍事的地方。
接下来就是等。这过程得有点耐心,短则一两个月,长可能要小半年。隔段时间我会开盖子用棍子搅和一下,透透气,顺便看看情况。刚开始味道确实不好闻,但慢慢地,等它彻底腐熟,就变成那种有点土腥味的黑褐色东西,闻起来就不冲。蛋壳,我是晒干捣碎,有时候直接撒盆土表面,有时候混在沤肥的料里一起。
怎么用我自己做的肥
沤好的肥分两种。一种是底下的肥渣,黑乎乎黏糊糊的,这个我通常是换盆的时候,掺在新的盆土里当底肥用,量不用太多,跟土按差不多1:10或者更少的比例混匀就行。另一种是上面那层清液,就是所谓的“肥水”。这个得兑水用,我一般是兑个10倍到20倍的水,看颜色淡淡的就行,不敢弄太浓,怕烧根。然后就像浇水一样,沿着盆边浇下去,大概半个月或者一个月用一次,看花的长势。
用自己做的肥之后,感觉花草确实长得更壮实,叶子也油绿油绿的。尤其是像月季、茉莉这些喜肥的,效果挺明显的。而且感觉土质也变松软点,不像以前那么容易板结。
一点小体会
自己动手做花肥,虽然麻烦点,还有点味道的小困扰,但看着花草长得那种成就感是买肥料比不的。而且真是废物利用,心里也踏实。就是提醒大家,沤肥一定要密封彻底腐熟再用,不然容易招小虫子,还可能烧苗。肥水用的时候,宁稀勿浓,薄肥勤施总是没错的。这就是我捣鼓花肥的一点实践记录,分享给大家,希望能有点用处。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9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