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微生物肥料公司这事儿,我可真是一把辛酸泪,也算是自己亲自踩过坑过来的。
最早是前几年,家里阳台不是弄几盆花花草草,后来又在小区边上开块小小的荒地,想种点自己吃的菜。用化肥,总觉得不踏实,吃进嘴里的东西,还是想弄点“天然”的。听人说微生物肥料能改良土,对菜也还没啥副作用,就动心。
一开始真是两眼一抹黑,上网一搜,嚯!各种牌子,什么“特效菌剂”、“复合微生物肥”,吹得天花乱坠。有的说自己菌含量特别高,几亿几亿的,听着就厉害。有的包装花里胡哨,请专家站台啥的。我那会儿也不懂,就觉得,含量高的肯定包装好看的肯定是大牌子,靠谱!
就这么着,挑个看起来最“牛”的牌子。
- 广告打得响,说用能让土“活”过来。
- 销售员嘴皮子也利索,保证效果杠杠的。
- 价格还不便宜,心想贵总有贵的道理。
买回来兴冲冲就用上,严格按照说明书来的。结果?一个月过去,俩月过去,地还是那块死气沉沉的地,菜苗子也没见长得多壮实,甚至有几棵还不如不用的时候精神。真是给我浇一盆冷水。
后来我就琢磨,到底是哪儿出问题?
不甘心,又去市场上转悠,跟一些卖农资的老板聊天,也找懂行的邻居请教。这才慢慢摸到点门道。
人家告诉我,光看菌含量高没用,关键得看是不是活菌,还有,这菌是不是适合你这块地、你种的这玩意儿。不同的菌作用不一样,有些是固氮的,有些是解磷解钾的,得对症下药才行。而且还得看厂家正不正规,有没有在农业部正儿八经登记过,那个登记证号就跟人的身份证一样重要。我回去翻出之前买的那袋子一看,嚯,生产日期都快到期,那个所谓的“高含量”谁知道还有多少是活的?再仔细找找,登记证号?好像真没瞅见!
这下算是明白,不能光听吹的,得自己多长个心眼。
后来再买,我就学乖。不再只盯着广告和包装看。先问老板有没有登记证号,偷偷记下来回头上网查查真伪。再看看生产日期、保质期,问问清楚里面主要是什么菌种,大概是干啥用的。也找那些看起来朴实无华,但当地老农用得多的牌子试试。虽然过程麻烦不少,但确实没再像第一次那样抓瞎。
现在我那小菜地,用对菌肥,土确实感觉松快些,菜的长势也比以前强多。虽然比不上人家专业种地的,但自己吃是足够,关键是心里踏实。
所以说,这微生物肥料公司,或者说选微生物肥料这事儿,真是个实践出真知的活儿。不能光听故事,得多看看,多问问,甚至自己少量试试,才不容易被忽悠。那些花里胡哨的宣传,听听就最终还得看实实在在的效果和正规的手续。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9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