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捣鼓这土壤肥料的事儿,我也是被逼出来的,纯属实践出真知,瞎折腾好一阵子。
最早,就是搬新家,后院带块小空地。看着光秃秃的也不像话,寻思着种点一开始特有雄心壮志,想搞点番茄黄瓜啥的,自给自足多结果?种子撒下去,苗是出来,但长得那个蔫儿,叶子黄不拉几,结的果子也小得可怜,要么就干脆不开花。
弄几次都这样,挺挫败的。隔壁老张头看我天天对着那几棵半死不活的苗唉声叹气,就过来指点江山。他说:“你这地,看着就不肥,估计是没啥‘劲儿’,得给它‘吃’点好的。”
“吃”点好的?地也要吃饭?我当时就懵。老张头看我那傻样,乐,说就是缺肥料。他说他种菜前都得先“喂饱”地。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土不是光有就行,还得有营养。
开始折腾土壤
听人劝吃饱饭嘛我就开始琢磨这事儿。不能瞎喂,万一喂错不是更糟?我就上网瞎搜,看人家都怎么弄。看到有人说什么测土,听着挺专业的。我也没那条件送去实验室化验啥的,就买那种最简单的家用测试盒,带好几个小瓶子和比色卡那种。
第一步:取土样。 这步还挺讲究,不能光在一个地方挖。我在院子里东边、西边、中间,大概挖五六个点,每个点都挖下去大概十几厘米深,把表层的土刮掉,取底下的。然后把这几个点的土混在一起,晾干,碾碎。
第二步:测试。 按照说明书操作,取一点土样,加点啥纯净水,再加点测试液或者粉末,摇匀,等着变色。过程跟小时候做化学实验似的,还挺好玩。弄好几个小试管,分别测氮、磷、钾这几个主要的。
第三步:看结果。 等颜色稳定,就拿着试管跟比色卡对比。你猜怎么着?我那块地,氮和钾都低得吓人,颜色浅得几乎看不见。磷倒是还凑合。怪不得长不原来是“偏食”加“营养不良”。
动手改良
知道问题就好办。缺啥补啥呗。我没敢直接上化肥,怕掌握不好量,烧苗。就先从有机肥下手。
- 堆肥: 把平时攒的菜叶果皮、咖啡渣、鸡蛋壳啥的,找个角落堆起来,学着网上教的方法,一层干料一层湿料地堆,偶尔翻动一下。这玩意儿见效慢,但弄好是真不错,土变得松软,颜色也深。
- 买现成的有机肥: 去农资店买点发酵好的鸡粪肥和骨粉。鸡粪肥主要是补氮,骨粉补磷和钙。用的时候挺小心的,按照说明上的量,撒在地里,然后用小耙子搂搂,跟土混匀。
- 草木灰: 正好冬天烧点木头取暖,剩下的灰烬也没浪费,听说钾含量高,也给撒地里。
就这么折腾一轮,把地重新翻一遍,让肥料和土充分混合。然后才重新开始种东西。
看效果
这回明显不一样。同样是种番茄,苗长得壮实多,叶子墨绿墨绿的,开花也多。后来结的果子,虽然谈不上特别大,但比之前那批强太多,味道也正。黄瓜也争气,藤爬得老高,挂不少。
从那以后,我就养成习惯。每年开春和秋末,都会简单测一下土。根据测试结果和打算种的东西,调整一下施肥的策略。比如种叶菜,氮肥就稍微多点;要是种瓜果,磷钾肥就得跟上。
现在院子里那块小地,被我伺候得还挺像样。虽然还是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虫子、病害,但至少在土壤肥料这块,心里有底多。说白,就是得解你的地,知道它缺然后对症下药。这过程虽然麻烦点,但看着自己种的东西长得那成就感,真不是盖的。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8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