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琢磨的“泥做肥料”这事儿,别嫌弃土,这可是个好东西!
事情是这样的,我老家院子里不是种点菜嘛最近发现长势不太行,叶子发黄,蔫蔫的。寻思着是不是土不行,得施点肥。但是,化肥总觉得不放心,想找点天然的。
突然,我想起小时候,老人们都喜欢从河里挖泥上来,晒干掺到地里,说是肥力足。这不就是现成的有机肥嘛说干就干!
第一步:找泥。 跑去村头的小河沟,找那种黑乎乎的淤泥。这玩意儿可不好挖,又臭又粘,费老劲才搞一桶。
第二步:晾晒。 把挖回来的泥倒在院子里,摊开晒。这步很关键,一定要晒透,不然沤在花盆里容易生虫,还臭。晒大概一个礼拜,泥块都干透,变得硬邦邦的。
第三步:粉碎。 干泥块太大,没法直接用。我就找个锤子,把泥块敲碎,越碎越有条件的可以用机器打碎,省力。
第四步:混合。 敲碎的泥,也不能直接用,太黏,容易板结。我找些园土、木屑(锯末也行),还有之前用剩下的椰糠土,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我大概是按照 泥:园土:木屑:椰糠 = 3:3:2:2 这样配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调整。
第五步:堆沤(可选)。 为让肥力更足,可以把混合好的泥土堆起来,淋点水,用塑料布盖住,沤一段时间。这样能让里面的有机质充分分解,效果更我沤大概半个月,打开的时候,一股土腥味,但是没有臭味,说明沤好。
第六步:使用。 好,现在就可以用这自制的“泥肥”。换盆的时候,可以在盆底铺一层;平时追肥,可以在盆边挖个小坑,埋进去一点。注意,不要一次用太多,薄肥勤施才是王道。
注意事项:
- 泥的选择: 尽量选择河底或者池塘底部的淤泥,这种泥有机质含量高。
- 晾晒一定要彻底: 避免生虫和异味。
- 混合比例要合适: 太粘或者太散都不根据土壤情况调整。
- 不要直接使用未经处理的污泥: 城市里的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重金属含量可能超标,不适合用来种菜。
用自制泥肥之后,我家的菜明显长势好多,叶子绿油油的,看着就喜人。而且这种方法成本低,又环保,何乐而不为?
“泥做肥料”这个方法,简单易行,效果也不错。大家不妨也试试,说不定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8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