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琢磨着给院子里的菜弄点好肥料,买的那些玩意儿,又贵又不经用,还老担心有啥不好的东西。后来听老一辈人念叨过什么“木牛肥”,说是用木头玩意儿弄出来的,劲儿还挺足,肥效慢慢放,跟老牛吃草似的,不烧苗。我这人就爱捣鼓,决定自个儿试试。
第一步:找料
这事儿开头不难,就是找东西。我寻思着,“木牛”嘛肯定得有木头。
- 木头渣子:正好前阵子修整院子里的树,留一堆树枝,还有锯木头剩下的不少锯末。我把这些都收集起来,太粗的枝子就用剪子咔嚓咔嚓剪短点,弄成小块块。
- 加点“油水”:光有木头不行,太干,得加点能发酵的东西。我就攒些厨余垃圾,菜叶子、果皮啥的(注意,油腻的和肉类的我没放,怕招虫子或者发臭)。还弄点隔壁老王家鸡圈里掏的鸡粪,那玩意儿据说肥力猛,正好中和一下木头的“慢”。
- 老土:还得来点土,最好是园子里本身的土,里面有各种微生物,能帮着发酵。
反正就是手边有啥差不多的有机物,看着能沤烂的,我都归拢一些。
第二步:动手堆料
找个不碍事的角落,我开始动手堆。不能瞎堆,得有点层次感。
我就一层木头渣子(大概铺个十几公分厚),然后撒上一层厨余和鸡粪的混合物(薄一点就行),再撒上一薄层土。就这么一层一层往上摞,跟做三明治似的。关键是不能压太实,得留点空隙让它透气。
堆个差不多半米多高的小堆。然后浇水,这个也挺重要,得浇透,让整个堆都湿乎乎的,但不能淌水,就是手抓一把感觉潮潮的,但捏不出水来那种状态。据说太干发不起来,太湿容易变臭,得把握
我找块旧的塑料布,大概盖一下,边上留点缝透气。主要是为保温保湿,据说温度高点发酵快。
第三步:耐心等着,偶尔翻翻
接下来就是等。这“木牛肥”性子确实慢,急不来。
大概过个把星期,我扒开瞅瞅,感觉中间有点热乎气儿,这是好事,说明里头发酵起来。每隔一两个星期,我就得用叉子或者铁锹给它整个翻腾一遍。把外面的翻到里面去,里面的翻出来,让它发酵得均匀点,也透透气。翻的时候如果觉得有点干,就再稍微洒点水。
这过程有点味儿,但不是恶臭,就是那种土腥味混合着点发酵的酸味。翻几次之后,那些木头渣子、菜叶子啥的,慢慢就看不出原来的样子,颜色也变深,越来越像土。
整个过程差不多搞有两三个月,具体时间我也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8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