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培藻素价格
亚硝酸盐偏高能培藻吗
培藻、培菌和亚硝酸盐,这三大难题一直着困扰水产养殖人。
一、养菌
细菌都是懒惰的,像许多植物在进化的过程中,自然界广泛缺乏的营养元素是氮,而碳是不怎么缺的,所以就形成了植物对氮的过度吸收,只要土壤中,氮多,茎叶就长得好,而根系却长得不太好。如果土壤中碳多氮少,那根系为了吸收更多的氮,那根系就长得很发达,茎叶就长得会差一点。同样的道理,那碳与氮对细菌有没有影响呢?还真有,请往下看。

细菌有很多种分法,有自养型与异养型之分,碳与氮对细菌繁殖有影响的就是异养型细菌。从细菌自身碳氮比大概是5:1,就可以得出,当细菌在分解有机物时,同化5份碳时约需同化1份氮来构成它自身的细胞体;而在同化的过程中,能量又是通过有机碳获得,且同化一份碳所消耗的有机碳是4份,也就是说,同化一份氮,消耗的碳是5份,而有机碳是20份,加起来碳与氮的比例就是25比1。
我们鱼塘现在投的饲料,往往蛋白很高,大多饲料蛋白都在30%以上,像含30-35%精蛋白的饲料其碳氮比在9-10。这对通过定向提高水体中的异养细菌数量,通过生物链去调节水质就会造成阻碍,所以就得考虑碳源的补充。

而养殖水体中,碳的来源有两类,一类是光合作用,还有就是饲料,当产量越高,那就会面临着碳的不足。当不能满足之后,就需要通过人工方法去补充。
在饲料养殖中,饲料中的氮有70%都是没有被利用的,而这些氮又都是造成池塘氨氮、亚硝酸盐高的根本来源,上文说了饲料蛋白质越高,碳氮比就越低,就越不利于芽孢杆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分解转化。
同时,随着饲料投入量的大小而变化,在年初时,由于温度低,苗种规格小,吃食量不大,前期出现的可能是氮不足,藻类由于缺乏营养,还需要通过添加氨基酸肥水产品等方式,增加水体中的营养物质,以期通过藻类解决氨氮过高,溶氧不足等问题,这对于前期产量不高,投料少的池塘是可行的。
当随着温度的上升,鱼的吃食量大增,水体中鱼排泄的粪便、残饵也越来越多,水体悬浮的有机质也越来越多,透明度也就越来越低,此时单靠藻类来调节水质,以期达到水体平衡,已不太现实,所以当水温超过15度时,就要通过补充微生物菌种来调节水质。

在投菌时,对于投的饲料蛋白越高的池塘,在大量投料的情况下,那碳氮比失衡的情况就容易比较突出,所以我们推荐多种菌种轮流使用,同时加上碳源使用。而对于水瘦的,投料不多的则使用合适的产品来调节池塘的水质,最为关键的是要把饲料中那七成没有被利用起来的氮,充分利用起来,转变成鱼的产量。
二、养藻
养藻与一些指标挂钩,这些是我们需要知道的。一是硬度,二是总碱度。因为藻类是通过光合作用自养的。而光合作用是需要二氧化碳的,在养殖水体中,二氧化碳主要是以碳酸氢根和碳酸根离子的形式存在,碳酸根与碳酸氢根的量,反应出的就是总碱度的高低,总碱度越低,越不利于藻类的生长。当在平时的服务中,有时测到总碱度偏低,我就会建议养殖户下生石灰。而且使用了生石灰,还可以增加水体中钙的含量,提高水体硬度,这对稳定酸碱度也有一定作用,还能促进藻类生长。
对于一些老是藻类培不起来,有时候少量多次的使用几次生石灰,藻类就容易培起来了,其实就是由于水体总碱度偏低,硬度不够的缘故。

三、亚硝酸盐
在水质调节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养殖户的池塘水老是混浊。有的养户,增氧机用了好几台,同时还有管道微流水,外源水还在不断的抽,但即便这样,亚硝酸盐、氨氮仍然高。

这就是碳氮不平衡的问题,举加州鲈为例子,加州鲈吃的饲料蛋白高,养户说投的是46个蛋白的饲料,实际检测可能在48,按30-35个蛋白,饲料碳氮比在9-10,那这个碳氮比可能都会低于6了。按分解一份氮需要25份碳来计算,那水体中碳的缺失,才是造成水质混浊,老是调不过来的原因。
一说到问题,有的人可能会觉得是危言耸听,但现实中,有多少养户由于没有进行正确的水质调节,后来损失惨重。补充碳源的重要性,现在仍有大部分的养户不重视。那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如何判断水体应该补充碳源,难道仅根据饲料中蛋白高就要补吗?
方法是这样的,那就是去检测水质的酸碱度,如果检测的水质,在不同的时间段所测的pH不一样,而且越是到下午,碱度就越高,那这就是由于大量的藻类光合作用,把水体中的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离子消耗了,才造成的碱度变化。
当水中碳不足,异养细菌很难从水体中获到能量合成自身物质,限制了微生物数量上的增加,正是这个原因造了水质混浊。有时补充点菌种还好一点,假如又没有补充芽孢原粉、酵素、干酪乳杆菌等微生物,那就更加雪上加霜,时间一长则会疾病爆发。
培藻培菌亚盐高,解决这三难,调好水质不麻烦,亚硝酸盐偏高能培藻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3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