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复合肥料检测标准
关于肥料检测标准可以参考:土壤肥料检测标准
单质化肥氮、磷、钾含量的测定方法及步骤:
(一)氮素化肥氮含量的测定
1.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碳酸氢铵等铵态氮肥含氮量的测定
(1)待测液的制备
称取经磨细的有代表性肥料样品 0.5g,置于 100mL三角瓶中,加入蒸馏水约 30mL左右,再加入肥料水解剂 10滴,振荡至完全溶解为止(或振荡 30分钟),然后转移入 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然后过滤于干燥的三角瓶(不干时弃去最初滤液)中。
用 1mL吸管吸 1.0mL滤液于 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即为铵态氮待测液。
(2)测定步骤;
用吸管分别吸取蒸馏水 2mL(作空白用)、蒸馏水 2mL+1滴肥料养分混合标准储备液(作标准用)、待测液 2mL于三个小试管中,分别依次加入:
肥料铵态氮 1号试剂 4滴
肥料铵态氮 2号试剂 4滴
肥料铵态氮 3号试剂 4滴
摇匀,静置 5分钟后分别转移到比色皿中,上机测定:
①拨动滤光片左轮使数值置 1,置空白液于光路中,按“比色”键,功能号切换至 1,按“调整+”键或“调整-”键,使仪器显示 100%。
②将标准液置于光路中,按“比色”键,功能号切换至 3,按调整键,使仪器显示值为 18.0。
③再将待测液置于光路中,此时显示值即为肥料铵态氮的含量(%),对于硝酸铵而言,将测定值×2,即为肥料含氮量。
2.硝态氮肥中氮含量的测定
(1)待测液的制备:同铵态氮肥含氮量的测定时待测液制备过程。
(2)测定步骤
用吸管分别吸取蒸馏水 2mL(作空白用)、蒸馏水 2mL+1滴肥料养分混合标准储备液(作标准用)、待测液 2mL于三个小试管中,分别依次加入:
肥料硝态氮 1号试剂 2滴
肥料硝态氮 2号试剂 4滴
肥料硝态氮 3号试剂 1滴(滴加前须剧烈摇动或 70℃热水水浴加热 3分钟摇动几下,使沉淀物充分悬浮后再滴加)
摇匀,静置 15分钟后分别转移到比色皿中,上机测定。
①拨动滤光片左轮使数值置 2,置空白液于光路中,按“比色”键,功能号切换至 1,按“调整+”键或“调整-”键,使仪器显示 100%。
②将标准液置于光路中,按“比色”键,功能号切换至 3,按调整键,使仪器显示值为 12.0。
③再将待测液置于光路中,此时显示值即为肥料硝态氮的含量(%),若肥料为硝酸铵,则将测定值×2即为硝酸铵肥料的含氮量。
3.尿素含氮量的测定
(1)待测液的制备
称取经磨细的有代表性的肥料样品 0.5g置于 100mL三角瓶中,加入 5mL水将肥料润湿,再加入 2mL浓硫酸(或直接加入 5mL肥料水解剂),用小火加热,不停地摇动,待无气泡和冒白烟后停止加热,冷却后转移到 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到刻度,过滤后用 1mL吸管吸 0.5mL滤液(当氮含量高于 30%需稀释 4万倍时)或用 1mL吸管吸 1.0mL滤液(当氮含量低于 30%需稀释2万倍时)放入 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即为待测液(此待测液可用于复合肥中磷钾含量的测定)。
(2)同单质肥料铵态氮素的测定,标准液浓度显示值调整为36(稀释两万倍时调18),待测液的浓度显示即为尿素及复合肥氮素的含量(%)。
4.尿素中缩二脲含量的测定
(1)待测液的制备
称取3.00g尿素样品(精确至0.01g),倒入100mL容量瓶中,加适量水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即成待测液。
(2)测定步骤
用吸管分别吸取蒸馏水 2mL(作空白液用)、蒸馏水 2mL+1滴缩二脲标准储备液(作标准)、待测液 2mL于三个小试管中,向三个试管中分别依次加入:
缩二脲1号试剂 2滴
缩二脲2号试剂 4滴
摇匀,保持温度 25℃左右,15分钟后,分别转移到三只比色皿中上机测定:
①拨动滤光片左轮使数值置 2,置空白液于光路中,按“比色”键,功能号切换至 1,按“调整+”键或“调整-”键,使仪器显示 100%。
②将标准液置于光路中,按“比色”键,功能号切换至 3,按调整键,使仪器显示值为 1.00。
③再将待测液置于光路中,此时显示值即为尿素中缩二脲的含量(%)。
氨基酸执行标准
标准如下:
一、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执行标准:NY1107—2010)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按添加的养分可分为中量元素型和微量元素型;按产品剂型可分为粉剂和水剂。大量元素含量不低于50.0%(或500g/L);中量元素型是指产品至少含有钙、镁两种元素中的一种,含量不低于1.0%(或10g/L);微量元素型是指产品至少含有铜、铁、锰、锌、硼、钼六种元素中的一种,含量在0.2%-3.0%之间(或2g/L-30g/L)。二、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执行标准:NY1428—2010)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按添加元素可分为多元素型和单一元素型;按产品剂型可分为粉剂和水剂。微量元素含量应不低于10.0%(或100g/L)。三、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执行标准:NY1429—2010)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是指以游离氨基酸为主体的,按适合植物生长所需比例,添加适量钙、镁中量元素或铜、铁、锰、锌、硼、钼微量元素而制成的液体或固体水溶肥料。按所添加的养分为中量元素型和微量元素型;按产品剂型分为粉剂和水剂。氨基酸含量应不低于10.0%(或100g/L);中量元素含量应不低于3.0%或(或30g/L),微量元素含量不低于2.0%(或200g/L)。四、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执行标准:NY1106—2010)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是指以适合植物生长所需比例的矿物源腐植酸,添加适量氮、磷、钾大量元素或铜、铁、锰、锌、硼、钼微量元素而制成的液体或固体水溶肥料。按添加的养分可分为大量元素型和微量元素型;按产品剂型分为粉剂和水剂,其中微量元素型只有粉剂。腐植酸含量应不低于3.0%或(30g/L),大量元素含量应不低于 20.0%(或200g/L),微量元素含量应不低于6.0%。
复合肥氮磷钾的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规定,标准复合肥有效养分含量:低浓度氮磷钾含量≥25%,不包括微量元素和中量元素,水溶性磷含量≥40%,水分含量低于5%。中浓度氮磷钾含量≥30%,水溶性磷含量≥50%,水分含量低于2.5%。高浓度氮磷钾总量≥40%,水溶性磷含量≥60%,水分含量低于2%。
一、低浓度复合肥氮磷钾含量标准
1、总养分(氮、磷、钾)含量:25%以上。
2、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的百分率:40%以上。
3、硝态氮:1.5%以上。
4、水分:5%以下。
5、粒度(1.0-4.75mm或3.35-5.6mm):90%以上。
6、未标“含氯”产品的氯离子含量在3%以下,标识“含氯”(低氯)产品的氯离子含量在15%以下,标识“含氯”(中氯)产品的氯离子含量在30%以上。
7、有效钙和有效镁含量在1%以上,总硫含量在2%以上,单一微量元素(以单质计)在0.02%以上。
二、中浓度复合肥氮磷钾含量标准
1、总养分(氮、磷、钾)含量:30%以上。
2、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的百分率:50%以上。
3、硝态氮:1.5%以上。
4、水分:2.5%以下。
5、粒度(1.0-4.75mm或3.35-5.6mm):90%以上。
6、未标“含氯”产品的氯离子含量在3%以下,标识“含氯”(低氯)产品的氯离子含量在15%以下,标识“含氯”(中氯)产品的氯离子含量在30%以上。
7、有效钙和有效镁含量在1%以上,总硫含量在2%以上,单一微量元素(以单质计)在0.02%以上。
三、高浓度复合肥氮磷钾含量标准
1、总养分(氮、磷、钾)含量:40%以上。
2、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的百分率:60%以上。
3、硝态氮含量:1.5%以上。
4、水分含量:2%以下。
5、粒度(1.0-4.75mm或3.35-5.6mm):90%以上。
6、未标“含氯”产品的氯离子含量在3%以下,标识“含氯”(低氯)产品的氯离子含量在15%以下,标识含氯(中氯)产品的氯离子含量在30%以上。
7、有效钙和有效镁含量在1%以上,总硫含量在2%以上,单一微量元素(以单质计)在0.02%以上。
氨基酸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氨基酸的分别测定可利用基于离子交换树脂层析分离法的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非专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也可测定。速度快、分辨率和灵敏度高的薄层层析可做氨基酸定性检测。化学法测定多数只能针对某一种或数种氨基酸。磷酸铜试剂与尿液中氨基酸和肽类生成蓝色络合物,可测定总尿液氨基酸;色氨酸可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尿中羟脯氨酸可用比色法测定;苯丙氨酸可采用苯丙氨酸氧化酶或苯丙氨酸脱氢酶法;谷氨酰胺测定可采用谷氨酰胺酶偶联谷氨酸脱氢酶;支链氨基酸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均被亮氨酸脱氢酶催化而测定。
肥料级硫酸铵标准
GB535—1995。截止2022年12月31号,硫酸铵最新国家标准是GB535—1995。硫酸铵,无色结晶或白色颗粒,硫酸铵主要用作肥料,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还可用于纺织、皮革、医药等方面。
20种基本氨基酸
20种氨基酸缩写如下:
甘氨酸 Glycine Gly G
丙氨酸 Alanine Ala A
缬氨酸 Valine Val V
亮氨酸 Leucine Leu L
异亮氨酸 Isoleucine Ile I
脯氨酸 Proline Pro P
苯丙氨酸 Phenylalanine Phe F
酪氨酸 Tyrosine Tyr Y
色氨酸 Tryptophan Trp W
丝氨酸 Serine Ser S
苏氨酸 Threonine Thr T
半胱氨酸 Cystine Cys C
蛋氨酸 Methionine Met M
天冬酰胺 Asparagine Asn N
谷氨酰胺 Glutarnine Gln Q
天冬氨酸 Asparticacid Asp D
谷氨酸 Glutamicacid Glu E
赖氨酸 Lysine Lys K
精氨酸 Arginine Arg R
组氨酸 Histidine His H
氨基酸,是含有碱性氨基和酸性羧基的有机化合物。羧酸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后形成的化合物。
与羟基酸类似,氨基酸可按照氨基连在碳链上的不同位置而分为α-,β-,γ-,w-…氨基酸,但经蛋白质水解后得到的氨基酸都是α-氨基酸,而且仅有二十二种,包括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蛋氨酸)、
脯氨酸、色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苯丙氨酸、天门冬酰胺、谷氨酰胺、苏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硒半胱氨酸和吡咯赖氨酸(仅在少数细菌中发现),它们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由于氨基酸分子内同时存在的酸性基团和碱性基团可相互作用形成内盐,所以氨基酸通常是以偶极离子形式存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50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