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用纸层析法对氨基酸进行定性测定
纸层析法(paper
chromatography)是生物化学上分离、鉴定氨基酸混合物的常用技术,可用于蛋白质的氨基酸成分的定性鉴定和定量测定.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法,其中滤纸纤维素上吸附的水是固定相,展层用的有机溶溶剂是流动相.在层析时,将样品点在距滤纸一端约2~3cm的某一处,该点称为原点;然后在密闭容器中层析溶剂沿滤纸的一个方向进行展层,这样混合氨基酸在两相中不断分配,由于分配系数(Kd)不同,结果它们分布在滤纸的不同位置上.物质被分离后在纸层析图谱上的位置可用比移值(rate
of
flow,Rf)来表示.所谓Rf,是指在纸层析中,从原点至氨基酸停留点(又称为层析点)中心的距离(X)与原点至溶剂前沿的距离(Y)的比值:
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物质的Rf值是常数.Rf值的大小与物质的结构、性质、溶剂系统、温度、湿度、层析滤纸的型号和质量等因素有关.
氨基酸的定性鉴定原理
实验原理:
纸层析法(paper chromatography)是生物化学上分离、鉴定氨基酸混合物的常用技术,可用于蛋白质的氨基酸成分的定性鉴定和定量测定。
纸层析法又称纸色谱法,是用滤纸为支持物,所用展层溶剂大多由水和有机溶剂组成,滤纸纤维与水的亲和力强,与有机溶剂的亲和力弱,因此在展层时,纸纤维上吸附的水分是固定相,有机溶剂是流动相。溶剂由下向上移动的,称上行法;由上向下移动的,称下行法。将样品点在滤纸上(此点称为原点),进行展层,样品中的各种氨基酸在两相溶剂中不断进行分配。
由于它们的分配系数不同,不同氨基酸随流动相移动的速率就不同,于是就将这些氨基酸分离开来,形成距原点距离不等的层析点。
引申:
氨基酸的定性鉴别:紫外吸收光谱法
精密称取酪氨酸、色氨酸、苯内氨酸各适量,分别用水制成1ml含20μg(色氨酸)、40μg(酪氨酸)、200μg(苯丙氨酸),在波长230~300nm测定各氨基酸的吸收光谱。 在20种天然氨基酸中,只有酪氨酸、色氨酸和苯内氨酸,在紫外区最大吸收,酪氨酸的最大吸收峰的波长275nm处,色氨酸的最大吸收峰在波长280nm处,同时在波长288nm处有一个肩峰,苯丙氨酸最大的吸收峰在波长258nm处,同时在257nm和264nm处有两个较小的吸收峰。由此可见,这三种氨基酸可以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加以鉴别。
请教:氨基酸序列的测定方法
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测序列法,常用Edman降解法,在弱碱性条件下多肽连N端氨基酸(阿尔发)与PITC反应,标记为苯氨基硫代甲酰蛋白质。肽链中的第一个肽键变弱,在无水酸的存在下发发生降解,第一个氨基酸(AA1)经过分子重排成为PTH-AA1结合层析技术即可确定氨基酸的性质。C端氨基酸残基分析,可用;羧基肽酶,肼解法;二是串联质谱测定多肽链氨基酸测序。
氨基酸(amino acid):含有氨基和羧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通称。生物功能大分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构成动物营养所需蛋白质的基本物质。是含有碱性氨基和酸性羧基的有机化合物。氨基连在α-碳上的为α-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均为α-氨基酸。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4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