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大棚冬枣怎样脱青,怎样快速变红?
大棚冬枣要想红的快,可以用以下叶面肥料进行追肥促红:1、植物动力2003 1000倍叶面喷雾,2、0.15%天然芸苔素乳油6000-10000倍叶面喷雾,3、科宝植物优生素1500-3000倍(移栽作物、药害和肥害、冻害、涝害、强根壮苗、控旺使用1500倍)叶面喷雾,4、绿风95 600倍叶面喷雾,5、金邦1号植物健生素500倍叶面喷雾,6、绿亨天宝高效植物增产剂1500倍叶面喷雾,7、新自然含氨基酸叶面肥300~500倍叶面喷雾,8、奇茵植物基因活化剂1500倍叶面喷雾,9、新农宝多元素复合叶面肥300倍叶面喷雾,10、1.4%复硝酚钠水剂1500~3000倍叶面喷雾,11、绿色扬康·金饭碗含氨基酸叶面肥300~500倍叶面喷雾,12、恩碧来高效液肥1500倍叶面喷雾,13、0.136%赤霉·吲乙·芸苔素可湿粉(碧护)10000~12000倍叶面喷雾,14、明月海藻广谱叶面肥(含海藻酸有机水溶性肥料)800~1500倍叶面喷雾进行追肥即可。
青枣是酸性还是碱性 青枣的作用有哪些
青枣是碱性食品;鲜枣中的维生素最高243mg/100g,远比猕猴桃的62mg/100g高。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有预防缺铁性贫血、促进伤口愈合、预防过敏、降低胆固醇等作用。台湾青枣中粗蛋白为2.63%, 粗脂肪为1.25%, 粗纤维为1.08%, 含有的15种氨基酸中, 有6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
此外还含有丰富的Ca、Mg、Fe、Mg、Cu、Mn及VC、VB1、VB2、胡萝卜素和黄酮类等营养物质, 其中Fe的含量达6.56mg/100g, Vc含量达280mg/100g, 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达392mg/100g。
青枣是开发利用价值高的经济果树之一。毛叶枣的果实除了可以直接食用以外, 还可开发青枣果系列产品:果脯、果干、果酱、蜜饯、果酒、果汁、果冻、果丹皮和罐头等。毛叶枣的果胶含量很高, 制作果冻可以不加增稠剂, 凝胶效果很好。
扩展资料:
青枣的生长环境:
青枣,属小乔木果树,与中国乔木枣为同科同属,但不同种,其对温度适应性强,能耐35℃的高温到-10℃的低温,适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在温带地区也能生长;
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为常绿果树,在温带地区种植为落叶果树。青枣适应性强。但对水源、阳光、肥料要求较高。宜选择光照充足,排灌方便的水田、旱地种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枣
为什么说发展枣生产仍有广阔前景?
答:千百年来枣树之所以能在祖国大地上生长繁衍,不论是在瘠薄的山区还是土壤盐碱的滨海地区均能生长,是因为枣树具有耐瘠薄、抗干旱、耐涝、耐盐碱的优良特性。枣树是结果早、丰产性好、果实营养丰富、口感好、药食同源等诸多优点集于一身的树种,成为半干旱地区实现国土绿化,农民致富的重要经济林树种,特别是针对我国人多、耕地少,水资源匮乏,荒山荒滩相对较多的国情,发展枣树更有特殊意义。
枣树是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环境、农民致富的首选经济林树种之一。我国水资源缺乏,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6,且地域分布不均,南方湿润多雨,北方干旱少雨;时空分布不均,每年的7~9月3个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缺水的北方仍会造成季节性涝灾。这些地方山区干旱、水土流失严重;低洼平原土地盐碱,农业产值低,效益差,严重制约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枣树具备抗旱、耐涝、耐盐碱、耐瘠薄的特点,在国土绿化、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益方面效果显著。河北省沧州市1996年夏季洪水成灾。据调查:凡是过洪水的地方,农作物全部被冲毁,颗粒无收。而金丝小枣树在1米多深的洪水中浸泡了20多天,秋后仍获得较好收成,为当地农民抗灾自救增加了资金,社会效益显著。1998、1999年沧州连续两年干旱,全市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大田里浇不上水的麦子、玉米均严重减产或无收,而当地的枣树仍果实累累,每667米2效益都在千元以上。枣树在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方面作用巨大。河北省的赞皇、阜平、唐县等山区县凡是枣树集中的枣区水土流失得到控制,且枣区农民的生活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农区。1999—2002年辽宁省朝阳市连年大旱,2002年农作物几乎绝收,而当地的金铃圆枣生长正常,且获得丰收。
枣粮间作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种植模式 世界性的资源日益减少与人类需求的不断增加和环境的恶化,已严重地危及人类的生存。为此,联合国早在1972年召开的“人类与环境”大会上提出“生态农业”、“食品安全”得到各国政府和人民的重视。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有183个国家参加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一致通过了21世纪议程,中心议题是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可以理解为:利用最小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且对环境不构成污染和破坏,物质得到最充分地利用,使当代人生活幸福,又不给后代人的生存造成不利影响的系统工程。千百年遗留下来的枣粮间作这一种植模式历经沧桑,乃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
据调查,枣粮间作的农田,其风速可减弱10%~38%,空气湿度可提高2%~4%,气温冬天可提高1~2℃,夏天可降低1~2℃,有效地改善了田间小气候,创造了利于农作物生长的生态环境。枣粮间作地的小麦可减少干热风危害,较非间作地的小麦成熟晚,千粒重重,小麦增产10%~30%。枣区枣粮间作的“双千”地块(树上千元钱,树下千斤粮)比比皆是。农作物的农副产品及枣树叶又是饲养牲畜的上等饲料,牲畜的粪便通过沼气池发酵,沼渣、沼液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最佳肥料。产生的沼气可以作为燃料,照明做饭,节省的秸秆又可作饲养牲畜的饲料。农、林业为畜牧业提供了饲料,畜牧业为农、林业提供了优质肥料,做到了物尽其用,良性循环,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002年笔者调查:实施了新农村生态家园工程的农户,用沼渣、沼液作肥料生产的金丝小枣,较一般的金丝小枣每667米2增加效益200~400元,且树势壮、病虫害轻、果实品质好。养牲畜年增加收入2000~3000元,年节约燃料300元左右,仅此可年增加效益3000~4000元。目前农业生产有机肥料严重不足,是影响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限制因素,实施枣粮间作模式实现农业的循环经济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生产无公害果品乃至有机果品,其病虫控制应主要依赖于物种间的生态平衡,而生物的多样性是促进生态平衡的首要条件。中国农业科学院在云南、贵州进行的生物防治实验研究,就是通过农作物的间作、套种、轮作等形式,充分利用生物多样性及其相互抑制来实现的。枣粮间作是实现生物多样性的种植模式。历史变迁,枣粮间作种植模式流传至今,应是源于符合生态规律的结果。
枣果营养丰富,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价值,红枣富含人体所必需的物质,素有“维生素丸”之称。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食品研究所等单位对红枣的测定,每100克鲜枣含蛋白质1.2克、脂肪0.2克、粗纤维素1.6克、糖24克、胡萝卜素0.01毫克、硫胺素0.06毫克、核黄素0.04毫克、尼克酸0.6毫克、维生素C 420毫克、钙41毫克、磷23毫克、铁0.5毫克及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制成干枣,胡萝卜素、硫胺素不变,维生素C降为10~20毫克,其他物质均有增加,糖可增至73克。据日本学者测定,红枣的提出物中D-葡萄糖、D-果糖和其他如低聚糖各占1/3左右。由此可见,红枣中含的糖是以对人身体有益的多糖为主,利于益生菌的繁殖,对增强人的体质、提高人的免疫力和耐力是有益的。红枣所含主要营养物质远高于其他果品,如维生素C的含量,鲜枣是猕猴桃含量的4~6倍,钙和磷是一般水果含量的2~12倍,维生素P的含量达3000毫克,为百果之冠。在崇尚食品保健和食疗的今天,红枣无疑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最佳果品。
红枣的医疗作用为历代医学家所重视。《神农本草》中记载“枣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一代名医张锡纯高度评价“枣虽为寻常之品,用之得当,能建奇功。”现代医学研究,红枣中不仅含有维生素P等多种维生素,而且还含有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鸟苷,是人体能量代谢的必需物质,并有扩张血管、增强心肌、改善心脏营养等作用,可防治高血压、心脑血管、慢性肝炎、神经衰弱、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多种疾病。国外医学家对红枣也有新的认识。一位英国医生用163位身体虚弱者做对比实验,凡是连续吃红枣的,其康复速度比单服用维生素类药物的患者快3倍以上。红枣是集医疗和保健于一身的美味果品,药食同源,可天天食用。“日食仨枣,一辈子不显老”,“天天吃仨枣,郎中不用找”的民谚并非虚传(枣所含营养物质种类,品种间差异不大,品种间或同品种在不同的区域及栽培条件不同,其含同种营养物质有数量差异,现有资料对枣的内含物检测项目不同,不同品种难以比较,故在下文品种介绍栏目中不再一一介绍品种所含的营养物质,只介绍枣含可溶性固形物来初略判断枣果的品质)。
枣树用途广泛、市场前景良好。枣树不仅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美化环境,又能为人类提供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佳果,而且是上等蜂蜜的蜜源植物,为养蜂业带来丰厚的报酬。其木材比重大,质地坚硬,纹理细密美观,可满足高贵家具雕刻用材。随着世界性天然林日益减少,优质高档木材日趋紧缺,市场前景良好。红枣营养丰富是集医疗与保健于一身的果品,是防治“未病”的佳品,在人人崇尚健康和快乐的今天,红枣已开始步入百姓家庭,市场前景广阔。红枣是我国特有果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对外贸易日益扩大,红枣这一名优果品必将走向世界。现代社会,人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和社会压力增大,“亚健康”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医医学在治疗“亚健康”上有独到之处,黄帝内经的“上工治未病”医学观念,正吻合当前国际流行医治“亚健康”潮流,枣的保健医疗价值开始为世界各国人民所认识,枣的用途广泛,外贸出口逐年增加,国际市场前景良好。因此,发展红枣无疑是利国富民之举。
什么是有机红枣,它与普通枣有什么区别?
有机红枣即指在生产过程中按照“有机产品”国家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并通过国家认证机构认证的红枣。与普通红枣的主要区别在与:普通红枣的生产过程可能处于一种松散、没有标准的管理(例如普通红枣的生长环境可能未得到监控、生长过程可能会施加农药和肥料;而有机红枣生产有严格的生产环境标准,有机红枣生产过程不能使用农药和化肥。等);而有机红枣按照有机产品标准建立有《有机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从生长环境、种子、施肥、病虫害控制、储藏等整个生长过程加以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有机红枣在品质上比普通红枣更安全和稳定。
我国有机产品的发展才刚刚起步,中国正式颁布《有机产品》国家标准GB/T 19630是在2005年。人们对于有机产品的知识了解也非常的少。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严峻,有机产品必然成为新世纪里备受人么亲睐的产品。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3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