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是一种发芽周期比较长的架生草本植物,冬瓜的适应能力比较强,对土壤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冬瓜的应用价值比较大,所以被人们广泛应用。但就目前来看,冬瓜的产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因此,为了有效的提高冬瓜产量,本文对塑料薄膜大棚冬瓜栽培技术进行具体介绍,为广大种植者提供有效的参考。
一般的冬瓜种子发芽周期比较长,而且生长出的冬瓜芽参差不齐。这就需要将冬瓜芽放入沸腾的开水中进行烫种,水温下降并且达到室温以后,再将冬瓜种子放在水里浸泡一天。一天过后,从水池里取出,擦拭干净,并将其放在35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下进行催芽。在此期间,每天都要对冬瓜芽进行清洗、通风、换水以及保温的工作,以防出现烂芽的现象。待到5天以后,若是冬瓜种子发芽,便可进行播种。
据调查显示,最适宜播种的苗龄为50天左右。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的大棚应在4月初进行定植处理,覆盖多层塑料薄膜的大棚应在4月中旬进行定植处理。所以,冬瓜芽应在每年的2月末进行播种。在播种过程中,要保证棚内温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选用通透性比较好的土壤进行播种,再将冬瓜芽放入土中,浇入充足的水分。也可以在土壤表面撒上一层炉渣,有利于减少水分的流失,有利于促进冬瓜芽根部以及茎部的生长。
冬瓜苗期要对温度进行把控。当冬瓜芽以及冬瓜叶充分展开时,塑料大棚内的白天温度应保持在31摄氏度到34摄氏度之间,夜晚塑料大棚温度要保持在14摄氏度以上,以促进种子快速发芽。当冬瓜幼苗成活时,塑料大棚内的白天温度要保持在29摄氏度到32摄氏度之间,夜晚温度要保持在14摄氏度到16摄氏度之间,对冬瓜幼苗的根部以及茎部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在冬瓜幼苗的缓苗期,要保证塑料大棚内白天的温度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夜晚温度要保持在12摄氏度左右,以避免出现畸形现象。当冬瓜幼苗逐渐展开3叶左右时,塑料大棚内的白天温度要保持在24摄氏度左右,夜晚温度要保持在13摄氏度左右,以确保幼苗可以慢慢的适应外界环境。
冬瓜苗期也要对水分进行控制。在冬瓜幼苗缓苗期之前,都要在土壤中浇入充足的水分。在冬瓜幼苗2片叶子展开以前以及定植前,都要对土壤中的水分进行把控,以防止出现冬瓜幼苗畸形的现象。适当的水分会使冬瓜幼苗的叶子颜色有光泽,也会使冬瓜幼苗提高抵抗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冬瓜苗期也要对光照以及肥料进行把控。要保证塑料大棚内的温度适合冬瓜幼苗生长,大棚内所覆盖的地膜要定期的揭盖,有效的提高土壤通透性。要定期的施入定量的肥料,以确保冬瓜幼苗正常生长。
在冬瓜幼苗定植处理以前,要先进行施肥整地。要将适当的肥料埋入土中,再进行垄耕将土地整平。在垄沟内浇入定量的水,保证土壤的水分充足。冬瓜幼苗的定植处理一般在每年的4月末左右,最好在上午进行定植处理。将苗坨埋入与肥料混合的土壤中,埋好以后将垄沟中的水填满,并做好排水工作,排水结束后将干土覆盖在垄面,有利于减少水分的流失。当冬瓜幼苗的藤蔓覆盖整个垄面时,要在塑料大棚内搭建支架,将冬瓜幼苗藤蔓与支架缠在一起,确保不会出现化瓜的现象。
冬瓜藤蔓结瓜之前,要将侧蔓的果实全部摘除,以确保主蔓上生长的冬瓜吸收到足够的营养。由于塑料大棚内的气温比较低,昆虫比较少。这时就需要进行人工授粉,起到了辅助冬瓜幼苗生长的作用。在坐瓜以后,要定期的施入一定量的催瓜肥。在施肥后,要及时的将水灌入土壤中,保持土壤湿润。在冬瓜生长的幼苗期,塑料大棚内部应是一个密闭的保温空间,随着外部温度的逐渐升高,塑料大棚内部也要及时的通风,为冬瓜幼苗的茁壮成长提供条件。
冬瓜种子从幼苗时期就要注意避免出现因虫害而引起的病苗现象。若是发现有病苗的存在,就要将其立刻从苗床中拔出,再将定量的化学药剂喷洒在苗床中。比如,当冬瓜种子出现白粉病时,可以用多菌灵湿性粉剂的液体喷雾对幼苗进行定期喷洒。若是冬瓜种子出现枯萎病,要先对苗床内部以及外部进行消毒处理,再用甲基托布津等可湿性粉剂喷雾定期进行喷洒。在定植过程中也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害虫,对苗床以及土壤定期的喷洒防虫剂。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冬瓜产量以及销售额,相关人员要从育苗播种、苗期控制、定植处理以及病虫防治等方面进行思考,加强塑料薄膜大棚冬瓜的栽培技术。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14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