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阳畦?阳畦分哪几类?
阳畦又称冷床,是利用太阳能来提高温度,利用畦框、土墙、玻璃或薄膜、草卜梁苫等围护和覆盖材料来保持畦温的一种设施形式。
阳畦性能明显优于风障畦。华北地区晴天时,当露地最低气温在-弊磨20℃以内,阳畦内的畦温可比露地高12~20℃,可保护耐寒性蔬菜幼苗越冬。
阳畦分普通阳畦和改良阳畦两种。普通阳畦又分为抢阳畦和槽子畦两种类型。
阳畦依覆盖物不同可分为玻璃覆盖阳畦和薄膜覆盖阳畦。
阳畦可由风障、畦框或土墙、玻璃或塑料薄膜、覆盖物(草苫、蒲席等)等组成。玻璃改良阳畦少有风障,其他类型阳畦多有风障保护。
普通阳畦由较宽、较矮的畦框围护。畦框南低北高者,采光面形成抢阳状,是抢阳畦;畦框南北高度一致,四畦框形如槽子形状,是槽子畦(图1-1)。
图1-1 阳畦
(北京农业大学主编,蔬菜栽培学,1980)
改良阳畦是在普通租弊斗阳畦的基础上,将畦框加高、加厚,增加采光面的角度,以便于采光和保温,且北墙比南墙更高(图1-2)。
图1-2 改良阳畦(单位:米)
(聂和民,1981)
阳畦名词解释
阳畦 [ yáng qí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 yáng qí ]
苗床的一种,设在向阳返冲友的地方,四周用土培成框,北面或四周安上风障,夜间或判顷气温低时,在框上盖席或塑料薄膜漏槐来保温。
阳畦有哪些用途?
阳畦由于受塑料薄膜改良阳畦、小拱棚的影响,其使用范围有缩小的趋势。虽然阳畦存在着昼夜温差大、夜温低的局限性,但阳畦独特的设施特点决定了它在设施蔬菜栽培中仍占有一席之地,在一些地区阳畦和改良阳畦,特别是塑料薄膜覆盖阳畦的应用仍有较大面积。阳畦在模和渗蔬菜周年生产上主要有以下用途:
(1)早春育苗 阳畦在早春可为露地定植的喜温性蔬菜,如黄瓜棚枝、西瓜、西葫芦等育苗。在华北露地瓜类4月下旬定植的地区,阳畦育苗的时间为3月中旬。阳畦茄果类和白菜类育苗的时间为2月上中旬,如番茄、茄子、辣椒、甘蓝、菜花等,定植时间同瓜类均在4月下旬。如果茄果类蔬菜定植于小拱棚,定植期是3月下旬至4月上旬,那么阳畦育苗的时间约在1月上旬。
(2)秋延迟栽培 秋季晚播的番茄、黄瓜、辣椒、茄子、芹菜等蔬菜作物待深秋气温不适宜作物生长前的15~20天搭建阳畦,继续保持作物生长的适宜温度使进入结果期的果菜类和进入产品器官形成期的叶菜类继续生长,使这些产品的供应期延迟,弥补秋菜和华北节能日光温室蔬菜供应期的空档,既实现了蔬菜的周年供应,同时也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山东阳畦秋延迟番茄的供应期可达元旦前后,投资小,效益高。
(3)越冬栽培 阳畦可以作为耐寒和半耐寒蔬菜,如韭菜、芹菜、香菜、薹菜、蒜苗、蒜黄、菠菜、小白菜、小油菜等的越冬栽培,为旦脊市场供应新鲜、无污染的蔬菜产品,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假植越冬 阳畦既可作菜花的假植生长,又可作半成株采种幼苗的假植越冬。菜花待花球逐渐长大可陆续上市,假植采种幼苗可缓慢生长,早春或定植大田采种、或在阳畦内采种,以避开采种株春夏的高温和雨季对某些蔬菜采种的影响。
(5)春早熟促成栽培 早春阳畦可为果菜类、豆类蔬菜创造提早生长的小环境条件,使这些作物提早结果,更早上市。
在田间如何设置阳畦?
阳畦是用土打或土砖砌成的临时性保护设施。一般每年秋末施工做畦,初夏拆除。也可在冬春使用前15天搭建而成,待使用完后随即拆除。阳畦的设置布局应注意如下几项:
(1)阳畦的田间布局 阳畦应选择南、东、西三侧无遮阳物和树木的向阳场所搭建。如果阳畦的北侧有挡风的自然屏障,如高大建筑物、土坡等会更好。阳畦应位于栽培菜田附近,以便于运苗。如果阳畦作秋冬菜延迟及越冬栽培,应离住处越近越好,以便于管理。不论阳畦作何用途,均应有水源进行灌溉。如果阳畦面积较大,应分几个阳畦集中设置,形成阳畦群体,互雹高相挡风,形成群体效应。
(2)阳畦的方向及间距 在华北地区,阳畦不论设不设风障均应东西向设置,以便于历如采光。华南冬季温度较高的地区亦可采用槽子畦,不设风障,南北多畦排列。阳畦群的长度与宽度比应尽量源烂尺接近1,以避免过大的边际散热效应,有利于群体化阳畦的保温。
阳畦东西向设置时,南北两排阳畦的间距以5~7米为宜,避免前排风障对后排的遮阳。抢阳畦的南北畦间距为7米,畦前应留出晒苫、晒席场地。
(4)阳畦的施工时间 秋菜播种时就应留出阳畦的畦底,安排早熟或早收菜,以便按时收获不误施工。阳畦要在雨季过后和土壤结冻前完成施工工作。早春使用的阳畦亦可在作物定植或播种前的15天完成做畦工作,然后施肥、浇水、烤畦以备使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12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