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要提到杂种优势。所谓杂种优势就是指父本和母本杂交产生的杂种一代,在各方面都比双亲优越的现象。
想要进行水稻杂交,就必须让它不能自我授粉,袁隆平想到了人工去雄这一办法。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他在两年的时间里前后检查了14000余穗,在四个品种中找到了六株雄性不育植株。然后袁隆平等经过近两年的研究观察,基本掌握了水稻雄性不育的遗传规律,写出了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的论文,在文中他参照玉米杂交育种模式,在国内首次大胆提出了水稻三系法杂交育种的科学构思。
三系配套技术
三系是指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 袁隆平曾经打过比方:雄性不育系有两个‘老公’,第一个老公是保持系,授精后还继续保持正常的繁殖种子能力; 第二个 ‘老公’是恢复系,花粉给雄性不育系授粉之后,后代雄性恢复正常,从而由此获得代种子而用于大生产。下面这个拍摄于1981年的珍贵纪录片《杂交水稻》对三系配套技术进行了简单明了的说明。
重播
播放00:00/00:00正在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5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三系育种方法制种程序较为复杂,费时费工太多,所以后来又发展两系配套技术。它只有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没有保持系。科研人员通过利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可以由不育转化为可育的特点,开发了两系配套技术,省去了保持系与不育系杂交繁制不育系后代的这个环节。技术得到进一步改进。
杂交技术的研究没有止步于此,后来又有了超级杂交稻。超级杂交稻就是利用杂交优势、分子技术优势与形态改良相结合的方式培育超级杂交稻。分子技术优势就是把别的植株中有比较优势的基因转到水稻中,提高水稻品质。
我国杂交水稻经历了四个阶段,并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2022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619.06公斤,全年亩产达1530.76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袁隆平院士潜心研究杂交水稻50多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在三系杂交稻、两系杂交稻的选育与推广及超级稻的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研究和实践解决世界人民的粮食短缺,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袁隆平院士被国际同行尊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老千古。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10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