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复混肥料?
商品化肥中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称为复混肥料。磷酸二铵中既含有氮,又含有磷,所以是氮磷二元复合肥料;而硫酸铵虽然含有氮和硫,按上述定义,硫不能计算在内,所以不是复混肥料,只是单质的氮肥;钙镁磷肥虽然有钙、镁和磷,也只能认为是单质的磷肥。
按照复混肥料的制造工艺,可以分成化学合成型复合肥料和掺混型复混肥料两大类,后者又可分成团粒型和掺混型两种。化学合成型复合肥料可以用磷酸二铵和磷酸一铵为代表,它们是用磷矿粉制取磷酸后,加入氨经化学反应而合成的,所以称为化学合成复合肥料。将氮、磷、钾单质肥料,如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等机械混合、造粒而成的称为团粒型复混肥料,而只将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等机械混合而不造粒的,则称为掺混型复合肥料。
复混肥料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养分的称为三元肥料,只含两种养分,如氮磷、氮钾、磷钾,则称为二元肥料,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等都是二元肥料。按照我国国家规定,复混肥料中氮、磷、钾三种养分之和达到或超过40%的称为高浓度肥料,达到或超过30%的称为中浓度肥料,达到或超过25%的,或者二元肥料达到或超过20%的称为低浓度肥料。商品复混肥料氮、磷、钾三种养分的浓度达不到25%,或者二元复混肥两种养分浓度达不到20%的就是不合格产品。必须说明国家标准所列养分浓度只指氮、磷、钾三种养分,其他的养分如钙、镁、硫或微量元素,或有机质等等都不能计算在内。
因此,在商品复混肥料的包装口袋上除了标明商标和生产厂家外,必须标明氮、磷、钾养分含量,如N—P2O5—K2O 15—15—15,或12—8—5等等。它说明在100千克复混肥料中前者含有15千克氮素、15千克磷素和15千克钾素,后者则为含氮12千克、磷8千克和钾5千克。这两种复混肥料前者是高浓度的,因其养分总和达到45%(15+15+15),而后者是低浓度的,其氮、磷、钾养分总和为25%(12+8+5)。
复混肥料中除氮、磷、钾之外还含有其他养分时,可以用标称含量之后附加的方式表示,如12—8—5—1(Zn)%,15—15—15—2(Mg)%,10—10—10—2(S)%等等,表示第一种复混肥料中含有1%的锌,第二种含有2%的镁,第三种含有2%的硫。但是这三种复混肥料的养分总含量仍是25%、45%和30%,锌、镁、硫的养分含量不能计入。
什么是复混肥料,其种类有哪些?
答:复混肥料是指氮、磷、钾3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由化学方法和(或)掺混方法制成的肥料。含氮、磷、钾任何两种元素的肥料称为二元复混肥。同时含有氮、磷、钾3种元素的复混肥称为三元复混肥,并用N-P2O5-K2O的配合式表示相应氮、磷、钾的百分比含量。
复混肥料根据氮、磷、钾总养分含量不同,可分为低浓度(总养分≥25%)、中浓度(总养分≥30%)和高浓度(总养分≥40%)复混肥。根据其制造工艺和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复合肥料、复混肥料和掺混肥料。
①复合肥料。单独由化学反应而制成的,含有氮磷钾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肥料。有固定的分子式的化合物,具有固定的养分含量和比例。如磷酸二氢钾、硝酸钾、磷酸一铵、二铵等。
②复混肥料。是以现成的单质肥料(如尿素、磷酸铵、氯化钾、硫酸钾、普钙、硫酸铵、氯化铵等)为原料,辅之以添加物,按一定的配方配制、混合、加工造粒而制成的肥料。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复混肥料绝大部分都是这类肥料。
③掺混肥料。又称配方肥、BB肥,它是由两种以上粒径相近的单质肥料或复合肥料为原料,按一定比例,通过简单的机械掺混而成,是各种原料的混合物。这种肥料一般是农户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要随混随用。
什么是复混肥料?它的有效成分是怎样表示的?
复混肥料是指同时含有氮(N)、磷(P2O5)、钾(K2O)三要素或只含其中任何两种要素的化学肥料。如含三要素中任何两种要素的复混肥称为二元复混肥料,同时含有氮、磷、钾三要素的肥料称为三元复混肥料。
复混肥料的有效成分,一般用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即N-P2O5-K2O)的相应百分含量来表示。如含N10%、P2O510%、K2O10%的三元复混肥料,其有效成分可顺序表示为10-10-10。如果某种二元复混肥料含N 20%、P2O5 15%,而不含钾,其有效成分则表示为20-15-0。复混肥料中如果含有中量或微量元素时,则在K2O后面的位置上标明其含量,并加括号注明元素符号。如16-8-16-2(Mg),表示含中量元素镁的三元复混肥料;16-8-16-1(B),表示含微量元素硼的三元复混肥料。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10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