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草酮不能和那些小麦田除草剂混
1.唑草酮可以和防除阔叶杂草的苯磺隆、双氟磺草胺、二甲四氯钠、苄嘧磺隆等除草剂混用。
2.唑草酮不可以和乳油剂型产品混用,如本文开头提到的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使用中,不能加洗衣粉、有机硅、展着剂等助剂,否则容易对作物产生药害。
3.唑草酮和防除禾本科杂草除草剂的混用问题:唑草酮不能和3%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6.9%精恶唑禾草灵乳油、8%炔草酯乳油混用 ;至于唑草酮能不能和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15%炔草酯水乳剂除草剂混用,建议先小面积实验,确认安全性后再大面积应用(我个人不建议混用)。
4.唑草酮,不建议和其他杀虫剂、杀菌剂及控旺剂混用,特别是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混用。
唑草酮的作用特点
唑草酮是一种除草药,除草快,受温度影响小,药效好,许多地方能用到,
唑草酮有良好的耐低温和耐雨水冲刷效应,抢在雨天间隙及时用药,而且对后茬作物十分安全,是麦田春季化除的优良除草剂。
唑草酮的药效发挥与光照条件有一定的关系,施药后光照条件好,有利于药效充分发挥,阴天不利于药效正常发挥。
气温在10℃以上时杀草速度快,2—3天即见效,低温期施药杀草速度会变慢。
唑草酮主要治什么草,怎么用呢
唑草酮主要治阔叶杂草和莎草如猪殃殃、野芝麻、婆婆纳、苘麻、扁蓄、藜、红心藜、空管牵牛、鼬瓣花、酸模叶蓼、柳叶刺蓼、卷茎蓼、反枝苋 、铁苋菜、宝盖菜、苣荬菜、野芝麻、小果亚麻、地肤、龙葵、白芥等杂草。对猪殃殃、苘麻、红心藜、荠、泽漆、麦家公、空管牵牛等杂草具有优异的防效,对磺酰脲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杂草等具有很好的活性。
应用技术
唑草酮的使用应选准时机,以更好发挥药效。施药应选在早晚气温低和风小之时;晴天上午8点钟以前、下午4点以后、施药时气温不要超过30℃但不要低于5℃、空气相对湿度高于60%、风速不超过4m/s,否则应停止施药。适宜施药时期:杂草2至3叶期为最佳用药时期,小麦拔节期后禁止施药,由于唑草酮受作用机理(无内吸活性)所限,喷雾时力求全面、均匀,使全部杂草充分着药,其对施药后长出的杂草无效,切记不能将该药剂应用于阔叶作物。
使用方法
苗后茎叶处理,使用剂量通常为9至35g/hm[亩用量0.6至2.4g],
适宜亩用量为1.6至2克。
唑草酮在冬前化除使用时,每亩用量一般为0.8克,每亩用水量30公斤即可;到春季化除时由于杂草草龄较大,唑草酮亩用量一般为1.6克,提倡加足水量喷雾,每亩用水量最好在50至60公斤,这样一方面能将麦田中的杂草喷湿喷透,提高除草效果(喷到草上才能发挥除草作用);另一方面施药浓度不至于太大。
注意事项
1 、唑草酮为超高效除草剂,但小麦对唑草酮的耐药性较强,在小麦三叶期至拔节前(一般为11月至次年3月)均可使用,但如果施药不当,施药后麦苗叶片上会产生黄色灼伤斑,用药量大、用药浓度高,则灼伤斑大,药害明显。因此施药时药量一定要准确,最好将药剂配成母液,再加入喷雾器。喷雾应均匀,不可重喷,以免造成作物的严重药害。
2 、唑草酮只对杂草有触杀作用,没有土壤封闭作用,在用药时期上应尽量在田间杂草大部分出苗后进行。
3 、小麦在拔节期至孕穗期喷药后,叶片上会出现黄色斑点,但施药后1周就可恢复正常绿色,不影响产量。
4 、喷施过唑草酮的药械要彻底清洗,以免药剂残留药效其它作物。
唑草酮与麦田其他除草剂混用应注意问题
1、喷施唑草酮及其与苯磺隆、2甲4氯、苄嘧磺隆的复配剂时,药液中不能加洗衣粉、有机硅等助剂,否则容易对作物产生药害。
2、含唑草酮的药剂不宜与骠马(精恶唑禾草灵)等乳油制剂混用,否则可能会影响唑草酮在药液中的分散性,喷药后药物在叶片上的分布不均,着药多的部位容易受到药害,但可分开使用,例如:头天打一种药,第二天打另一种药,就不会出现药害,但考虑到苯磺隆、苄嘧磺隆、2甲4氯等药剂会影响精恶唑禾草灵的防效,最好相隔一周左右使用。
3、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生的田块,可以将炔草酸与唑草酮及其与苯磺隆、苄嘧磺隆的复配剂混用,兼除两类杂草。
唑草酮除草剂几天有效果?
唑草酮,又叫做福农、快灭灵等,是麦田里常用的除草剂,外观是上看,它是一种具有粘性的黄色液体。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一、适用的作物
可以用在小麦田间除草、以及大麦、水稻、玉米等等。主要是用来打掉阔叶杂草和莎草,比如猪殃殃、野燕麦、扁蓄、铁苋菜、宝盖草等等。
二、作用机理
唑草酮作为一种触杀型的除草剂,通过抑制叶绿素合成过程中的的氧化酶,从而有毒物质会不断积累,破坏杂草的细胞膜结构,最后叶片干枯,杂草死亡。
三、唑草酮的特点
(1)杀草速度快,一般情况下,在喷药15分钟内,杂草就可吸收唑草酮,并且在期间没有下雨,那么杂草在3-4小时之内就会中毒,在2-4天后死亡。
(2)唑草酮可以耐低温,在温度不低于5℃的时候,对药效的影响不大。
(3)耐雨水的冲刷,可以在冬前气温很低的时候用药。
(4)唑草酮的作用还与光照条件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唑草酮是通过影响光合作用,从而使得杂草死亡。所以光照会影响唑草酮的,在阴天不利于唑草酮的药效发挥。
(5)唑草酮没有内吸传导作用,通常不会引起植株的全株死亡。
(6)小麦拔节期后不要用药,而且不要用于阔叶作物田间。
(7)唑草酮没有土壤封闭作用,所以在杂草出苗后再使用更佳。
唑草酮在实际应用中产生很多问题,以案例形式做详细注意事项分析。
唑草酮使用注意事项一:
唑草酮见效快,但是遇到雨水多的情况,特别是在春季,使用后,后期容易反弹。
原因:
唑草酮通过破坏杂草的细胞膜,叶片迅速干枯、死亡,3-4小时后杂草就出现中毒症状,2-4天死亡,这就是农户朋友们所说的“速效”。唑草酮作为触杀型除草剂,没有内吸性,不死根,雨水多、喷不透,均易造成杂草复活。
建议:
1.唑草酮内吸性差,可以混用内吸性强的除草剂,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如:唑草酮双氟磺草胺;唑草酮二甲四氯钠等。
2.用药时一定要一亩地两桶–三桶水,喷匀、喷透(唑草酮作为触杀型除草剂,只有杂草叶子均匀沾上药液,才会起到杀草作用)。
唑草酮使用注意事项二:
唑草酮有时候效果不好,特别是在阴天、低温条件下,还容易产生药害。
原因:
唑草酮的药效发挥与光照条件有一定的关系,施药后光照条件好,有利于药效充分发挥,阴天不利于药效正常发挥。气温在10℃以上时杀草速度快,低温期施药杀草速度会变慢。
建议:
选择天气晴朗,无风或者微风,上午十点至下午三点(中午温度相对高)时,温度8℃–25℃,喷药。注意温度过低(5摄氏度以下)、过高都容易产生药害。
唑草酮使用注意事项三:
在小麦花生轮作区,农户朋友们喜欢用唑草酮,对于使用多年的苯磺隆,不再是用药选择,反映苯磺隆会影响花生结果。
原因:
唑草酮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仅为几个小时,安全性很好,对后茬作物安全性高。苯磺隆由于多年使用,杂草产生抗药性,用量越来越大,对后茬花生产生残留药害。有资料显示苯磺隆使用后间隔期4个月,才能种植花生。
唑草酮使用注意事项四:
有些农民朋友,知道唑草酮安全性高,为了提高除草效果,用药时加量使用,反而会容易造成药害。
原因:
唑草酮的安全性是相对的,一般在小麦三叶一心后至拔节前,杂草基本出齐时用药。用药量过多、药液浓度多大,会产生烧叶现象,一般亩有效用量为1克–1.8克左右。
建议:
年前冬季用药,由于小麦苗龄小,杂草抗药性差,唑草酮推荐用低量1克即可,一亩地两桶水(15kg一桶);年后小麦返青后至拔节前,由于小麦叶子多,杂草抗药性大,推荐用高量1.5克左右,一亩地两–三桶水(15kg一桶)。
唑草酮使用注意事项五:
唑草酮效果好,但混用需要注意的事项比较多,部分农户朋友对此如坠雾里,模糊不清。
原因:
唑草酮触杀型除草剂,如果混用不当,会产生触杀药害。
建议:
1.唑草酮可以和防除阔叶杂草的苯磺隆、双氟磺草胺、二甲四氯钠、苄嘧磺隆等除草剂混用。
2.唑草酮不可以和乳油剂型产品混用,如本文开头提到的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使用中,不能加洗衣粉、有机硅、展着剂等助剂,否则容易对作物产生药害。
3.唑草酮和防除禾本科杂草除草剂的混用问题:唑草酮不能和3%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6.9%精恶唑禾草灵乳油、15%炔草酯乳油混用;至于唑草酮能不能和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15%炔草酯水乳剂除草剂混用,建议先小面积实验,确认安全性后再大面积应用(个人不建议混用)。
4.唑草酮,不建议和其他杀虫剂、杀菌剂及控旺剂混用,特别是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混用。
唑草酮使用注意事项六:
唑草酮在低温(5℃以下)、重喷、不二次稀释等情况下,出现药害,怎么办建议:
1.小麦药害症状轻微,不严重的,一般一周自行恢复,不影响产量。
2.小麦药害症状比较重的,无需过度担心,追施尿素5-10公斤/亩,以促进小麦分蘖。
唑草酮使用注意事项七:
有些农户认为唑草酮安全性比较高,不管麦苗长势如何,随意用药。
建议:
对于长势弱、有病虫害的小麦,谨慎用药,先提高麦苗长势为好。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10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