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的种植技术,适合栽培在哪些地区
1、适合在湿润荫蔽、土壤质地疏松、保水力好的壤土或者砂质壤土种植。
2、根状茎繁殖在晚秋或者早春3月下旬前后挖取黄精的地下根茎,进行处理后等地表温度回升后即可进行种植。种子繁殖在8月份种子成熟后,立即进行砂藏处理,在来年3月下旬的时候筛出种子进行播种。
3、种植后需进行中耕除草,及时浇水和及时处理虫害。
一、黄精的种植技术
1、黄精在我国南北方都有种植,但以种植在湿润荫蔽、土壤质地疏松、保水力好的壤土或者砂质壤土上比较好,种植前土壤要进行耕翻。
2、黄精的种植方法有根状茎繁殖和种子繁殖,根状茎繁殖在晚秋或者早春3月下旬前后挖取黄精的地下根茎,选择比较幼嫩的部分截开数段,截开的伤口进行晾晒,按照行距50-50厘米、株距50-50厘米、深12厘米进行种植,然后覆盖5-7厘米的土,土壤要保持湿润。
3、种子繁殖在8月份种子成熟后,立即进行砂藏处理,在来年3月下旬的时候筛出种子,按照行距12-15厘米均匀撒播到畦面的浅沟内,然后覆盖上约1.5厘米的土,浇上水后盖一层草,在出苗前要及时去掉盖草,当苗长到6-9厘米的时候,适当的进行间苗,经过1年之后进行移栽。
4、黄精种子前期需要经常中耕除草,后期拔草即可,如果比较干旱要及时浇水,有条件可以施用饼肥。定期观察黄精生长情况,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避免造成大量损失。
二、黄精适合栽培在哪些地区
黄精适合种植在我国的湖北、四川、贵州、湖南、浙江、广东、江苏、江西等地区,因为这些地区气候温暖且湿润,冬季无严寒现象,有利于黄精生长发育,种植黄精需要选择土层深厚的偏酸性砂质壤土。
如何种植黄精技术 黄精怎么种植
1、选地整地
种植黄精的时候要选择湿润、荫蔽的地块。黄精不喜欢光照,地块不可长时间有直射光。土壤最好是松软、保水能力好的。地块选好之后还要整地,先翻耕土壤,将土壤整皮,并作畦。
2、种植方法
(1)根状茎繁殖:在晚秋或者是春季3月前后种植。先挖取地下的黄精根茎,选幼嫩部分,截成小段,每段上面要有三四个节。截好之后需要将伤口晾干再入土。种植的时候按照株行距50-50厘米进行。种植的深度控制在12厘米。种下后覆盖土壤,并浇水让土壤湿润些。若是选秋季末种植的,上冻之后需盖一层牲畜粪来保温。
(2)播种繁殖:黄精还可用播种法种植。种子成熟之后需先沙藏,等第二年三月下旬再入土播种。播种的时候按照行距12-15厘米均匀的将种子撒在畦面的浅沟内,及时覆盖土,浇水保湿,并覆盖一层干草。种下后大概一年后再移栽。
3、田间管理
种植前期要经常除草,必要的时候还要培土。如果遇到连续的干旱天气,需要及时浇水。生长季还要勤追肥,用饼肥就行。此外,还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黄精种植技术
种植黄精的土地以坡地或林地为主,选用砂质壤土最为栽培基质。根状茎繁殖和种子繁殖是两种常用栽培方式,黄精栽培前中期翻土除草,后期以除草追肥为主。水分适当施加,遇到病虫害要尽快喷洒药剂清除。
1、种植整地
黄精的种植园地,应当以土质疏松保水性好的砂质壤土为宜,坡地或者林地比较合适。在播种前,养殖者应当对土壤翻耕作畦,耙细整平。
2、繁殖方式
早春3月和晚秋时节可以使用根状茎繁殖的方式栽植,挖取地下根茎处理后栽植到5厘米深的畦内。种子繁殖则在8月收集储藏,一年后催芽种植。
3、翻土施肥
种植前中期除草翻耕,种植后期则以除草为主。前期施肥配合土壤翻耕进行,用农家肥稀释后填入土壤中。有条件时可施饼肥,每亩50-80公斤,分2次施下。
4、田间管理
遇到干旱情况要及时给水补充水分,但不要施加过多造成积水,很容易引起黑斑病等,影响黄精生长。对于病害和虫害,要及时喷洒消毒杀菌药剂断绝危害。
地黄精种植技术
黄精的种植方式有两种,一种播种种植,另一种根茎繁殖。播种种植在八月份进行,种植时种子和砂土的比例应为1:3,播种行距为12-15㎝。根茎繁殖选择长势良好的根茎,使用多菌灵消毒后耕种,播种间距保持在15-20㎝之间,覆盖土壤后,使用稀释的氮肥为茎块提供养分,浇水500m左右,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黄精对光照的要求是每天保证5小时以上的光照时间。温度在20度以上即可。夏季气温高,应避开高温直射的阳光。冬季气温低,可让其在正午时刻接受光照,以进行光合作用。温度不可低于10度,避免发生冻害问题。
一、选地整地
选择湿润、荫蔽的、松软、保水能力好的地块。地块选好后整地,翻耕土壤,将土壤整皮,作畦。
二、种植方法
在晚秋或者是春季3月前后种植。先挖取地下的黄精根茎,选幼嫩部分,截成小段,每段上面要有三四个节。截好之后需要将伤口晾干再入土。种植的时候按照株行距50-50厘米进行。种植的深度控制在12厘米。种下后覆盖土壤,并浇水让土壤湿润些。若是选秋季末种植的,上冻之后需盖一层牲畜粪来保温。
三、田间管理
种植前期经常除草,必要的时候培土。遇到连续的干旱天气,及时浇水。生长季勤追肥,用饼肥就行。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种植黄精技术
中药黄精的种植技术?
黄精是一种中草药植物,可以滋润脾肺,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1 育苗
黄精的繁殖包括有性繁殖(种子繁殖)与无性繁殖(根茎繁殖、细胞培养、组培繁殖)两种形式。
进行种子育苗,首先要消除种子表皮上的病菌,避免种子存在侵染病源。给种子消毒可以采用热水变温浸种法。将采收的种子放入50。C温水中浸泡10min后,再放入55。C热水中浸泡5min,然后放入冷水中降温。将消毒后的黄精种子拌上3倍体积的湿沙,然后放人3—7。C的温控箱中进行低温沙藏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在黄精种子吸胀12h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植入细腻的沙质土壤的发芽槽细沟中,控制好植入的距离,使其保持均匀,然后覆平细沟,并用木板将沟口处压实,浇人充足的水,覆盖一层短碎的秸秆。或者采用矮棚塑膜的方式进行育苗。棚内温度控制在23—27。C,晴天可以适当进行通风,夜间及阴雨天要做好封膜保温工作。出苗后,揭开表面覆盖的秸秆,进行除草工作,当苗长到5~8cm时进行间苗工作,保留强壮的幼苗,以备移栽。
2.移栽
黄精一般在春季或者秋季进行移栽,根据不同的地域气候环境确定具体的移栽时间。在预先准备好的地块上做畦,畦宽1.00—1.20 m,高约0.25一0.30 m,沟宽约0.50 m,长度不可过长,应保持在50.00 m内,便于管理。栽植的密度应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来确定。栽植时,要施鸡鸭粪便或者人粪尿。依据行距开沟,并根据株距移栽种苗,每穴栽植一株,然后盖土压实,浇透水,固定植株根部,再盖上一层土,保持畦面平整。移栽后根据土壤及气候情况制订浇水策略,开始田间管理工作。
3 田间管理
3.1 除草。
在幼苗期,杂草生长速度比较快,土壤在雨水的冲刷作用下会发生板结现象,要适当地松土并除草,避免草荒给黄精幼苗造成危害。除草工作可以在栽植后每个月进行一次,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除草的时间和频率。在除草过程中,不能将土翻得过深,避免伤害黄精的根部。或者使用生物除草剂进行除草,不可使用化学除草剂。在生长过程中,要做好根部的清沟培土工作,避免根部见光或吹风。
3.2 施肥。
应以有机肥料为主,不可施化肥、复合肥,基肥的类型主要包括土杂肥、厩肥、饼粕肥。定植前,每667m施人200kg腐熟肥、3000kg厩肥、1500kg天然骨粉肥。在黄精生长过程中,根据黄精的生长情况进行施肥,采用勤施、薄施的方法,将动物的粪尿或腐熟的人粪尿掺水浇施,有条件的可以施沼气液肥。施肥要保证氮、磷、钾的配比符合黄精的生长需求,保证施肥工作适当、合理,并能最大限度地促进黄精生长。
3.3 遮阴。
黄精是一种喜阴喜湿的植物,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根据天气情况对黄精苗进行遮阴处理,避免曝晒。研究表明,12:00—15:00是黄精的光照敏感阶段,过强的光照会影响黄精的光合作用。在移植的第一年,日平均光照率应保持在30% ~35%。生长在林下及灌丛中的黄精,通过天然的光照调节,在长期的自然训化后,长势茂盛,叶色浓绿,其茎秆也很粗壮,不需要人工遮阴处理。
3.4 修剪打顶。
在黄精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定期修剪打顶。根据不同的收获目的,需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技术。除了获得种子外,大多数都是以获得优质的根茎为目的 。因此,需要通过人工方式控制其生长状态。黄精的生长周期比较长,营养耗费量也比较大,对于想要收获根茎的黄精可以在花蕾形成时将其摘除,在顶部最后一片叶子展开时进行打顶工作,促进养分向根茎部位聚集。通过采蕾和打顶能够有效控制黄精的生长状态。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9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