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打什么药能高产丰收呢?
小麦春季喷药防病虫害,是早春小麦管理的重要部分。小麦喷施药剂时,除了单一的使用杀虫杀菌剂,还应当搭配相应的调节剂和叶面肥,这样才能够有利于小麦抗逆和增产。那么农户在进行喷药时,应当搭配哪些叶面肥和调节剂比较合适呢?
磷酸二氢钾
首先给大家推荐的就是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钾虽然普遍,但确实对小麦的增产丰收有重要作用。钾元素有利于提高小麦抗逆性,使用过磷酸二氢钾的小麦抗冻、抗干旱能力都比较强,是预防倒春寒和干热风比较好的营养成分,除此以外,还能够提高小麦的抗倒伏能力!最重要的是磷元素和钾元素,能够促使小麦籽粒饱满,从而让小麦的品质和产量都获得提升。
磷酸二氢钾在小麦上的使用技术,建议在小麦返青前期、拨节前期、孕穗前期,扬花前期、灌浆前期,至少选择三个时期,每亩每次施用100-200克,兑100倍水溶解后喷施。另外在返青前期建议必须喷施,对倒春寒有不错的预防效果。
硅元素叶面肥
硅元素叶面肥或者硅肥,估计很多农户对此元素系列的肥料比较陌生。其实,硅元素对小麦的生长有重要作用。小麦是喜硅作物,其灰份含硅氧化物占比58.7%,是灰份中占比最大的物质!一方面,硅元素可以明显的提高小麦抗逆能力,在小麦叶片或者茎杆上形成硅质化表膜,使细胞壁增厚,从而使小麦对于干旱等逆境有较好的抵抗能力,同时对害虫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最重要的一点是,硅元素能够促使小麦分蘖增多,提高小麦品质,籽粒饱满,有利于小麦的丰产增收。
硅在小麦上的使用技术:用底肥时可以搭配水溶性硅肥二到四公斤,或者在分蘖期追肥时使用硅肥二到四公斤。同时也可以叶面喷施,在分蘖期期、孕穗期以及灌浆期均可以喷施硅叶面肥!
芸苔素内酯
芸苔素内酯,是农业上使用比较多的调节剂。芸苔素内酯具有较好的增产和提高品质的作用。不仅可以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而且还能够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调节营养分配,促进植物体内营养成分的合成、提高作物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增强作物长势。因此,通过使用芸苔素内酯能够明显的提高小麦的长势以及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还有良好的增产效果。
芸苔素内酯的使用技术:一般建议在苗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期使用,每亩地使用0.0075%芸苔素内酯10ml 左右!如果用药水平高,在生长期可以使用两到三次。
小麦灌浆期打什么药增产
补施氮肥、浇灌浆水、叶面喷肥。
小麦灌浆期是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也是形成小麦籽粒的一个阶段。在灌浆期,小麦进行光合作用后会产生淀粉,而淀粉会与转化的蛋白质通过同化作用,然后贮存在小麦的种子中。
通常宜在扬花期的时候追施氮肥,此时合理的追施氮肥,主要是为了保证小麦在灌浆期时不会早衰,通常可以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3-5kg。
需要根据土壤墒情合理的浇好灌浆水,以能在小麦开花后15天内结束浇水为佳。需注意,在风雨来临前通常不能浇水,防止发生倒伏,因此需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
合理的喷洒叶面肥,能够提高千粒重,使小麦的品质变得更好。通常可在灌浆中期,用三羊氨基酸300倍+高纯黄腐酸300倍作叶面喷洒。
春季小麦喷什么叶面肥好呢?
氨基酸类或海藻酸类微量元素叶面肥好。
麦田肥水管理
三类麦田肥水管理
1.返青期。温度低、根系弱、土壤磷活性低,趁墒(雨)亩施尿素或含腐植酸、含海藻酸尿素8至10公斤、磷酸二铵或含腐植酸、海藻酸磷铵6至8公斤,促根增蘖;喷施浓度为0.2%至0.3%磷酸二氢钾、2%尿素、氨基酸类或海藻酸类微量元素叶面肥及胺鲜酯,通过地上-地下联动促苗情转化升级,培育健壮群体。
2.起身期。叶面喷施硅酸钾(0.5%),增强小麦抗性。
3.拔节期。结合灌水(50方左右)每亩追施尿素或含腐植酸、含海藻酸尿素5至6公斤、氯化钾3公斤。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倒春寒”来临前5天左右,喷施0.2%至0.3%磷酸二氢钾(或复配氨基酸类、海藻酸类、腐植酸类叶面肥)及芸苔素内脂。
4.孕穗期。喷施硼砂(0.3%),保花增粒。
5.灌浆期。结合“一喷三防”,喷施磷酸二氢钾(0.3%)、尿素(2%)、芸苔素内酯1至2次,也可配合喷施含海藻酸、氨基酸微量元素叶面肥,可提高小麦抗干旱、抗干热风能力;强筋小麦品种可结合浇水每亩追施2至3公斤尿素,增强光合、促进灌浆、增加粒重。
二类麦田肥水管理
1.返青期。遇连续低温可能产生冻害时,可喷施浓度为0.2%至0.3%磷酸二氢钾、氨基酸类或海藻酸类微量元素叶面肥及胺鲜酯。
2.起身期。结合灌水(40方左右)亩施尿素或含腐植酸、含海藻酸尿素15至18公斤,氯化钾5公斤,促进分蘖成穗,提高亩穗数,有水肥一体化条件的地块,提倡采用水肥一体化方式管理,并适当减少肥料用量;叶面喷施硅酸钾(0.5%),增强小麦抗性;喷施矮壮素、多效唑或烯效唑化学调控剂防倒伏,小麦拔节之后禁止使用。
3.拔节期。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倒春寒”来临前5天左右,喷施0.2%至0.3%磷酸二氢钾及芸苔素内脂。
4.孕穗期。喷施硼砂(0.3%),保花增粒。
5.灌浆期。结合“一喷三防”,喷施磷酸二氢钾(0.3%)、尿素(2%)、芸苔素内酯1至2次,也可配合喷施含海藻酸、氨基酸微量元素叶面肥;强筋小麦品种可结合浇水每亩追施2至3公斤尿素或含腐植酸、含海藻酸尿素,增强光合、促进灌浆、增加粒重。
一类麦田肥水管理
1.返青期。遇连续低温可能产生冻害时,可喷施浓度为0.2%至0.3%磷酸二氢钾、氨基酸类或海藻酸类微量元素叶面肥。
2.起身期。叶面喷施硅酸钾(0.5%),增强小麦抗性;喷施矮壮素、多效唑或烯效唑化学调控剂防倒伏,小麦拔节之后禁止使用。
3.拔节期。结合浇水(50方左右),每亩追施尿素或含腐植酸、含海藻酸尿素16至18公斤,氯化钾5公斤。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倒春寒”来临前5天左右,喷施0.2%至0.3%磷酸二氢钾及芸苔素内脂。
4.孕穗期。喷施硼砂(0.3%),保花增粒。
5.灌浆期。结合“一喷三防”,喷施磷酸二氢钾(0.3%)、尿素(2%)、芸苔素内酯1至2次,也可配合喷施含海藻酸、氨基酸微量元素叶面肥;强筋小麦品种可结合浇水每亩追施2至3公斤尿素或含腐植酸、含海藻酸尿素,增强光合、促进灌浆、增加粒重。
小麦灌浆期打什么叶面肥
一般是摩尔小麦专用叶面肥。
小麦的灌浆期到成熟期一共要经历两个阶段,分别是乳熟期和面团期两个阶段,乳熟期要大概12到18天左右随着体积大不断增长,胚乳细胞中开始积攒淀粉干物重迅速增加,这是籽粒增重的主要时期,籽粒的绝对含水量比较稳定;第二个时期就是面团期,这个时期大概要3天,它是决定灌浆粒重的关键时期。
灌浆期注意事项,小麦极其容易感染小麦锈病、白粉病赤霉病这三种病菌,想要防治这三种病菌的话,需要在每亩田用20%三锉酮可湿性粉剂和水喷洒均匀。对小麦造成危害的害虫有红蜘蛛、麦穗蚜、粘虫防治方法是每亩田使用5%的啶虫脒和水喷洒均匀。在喷药的时候需要注意:叶面喷肥、防干预热、提高粒重、优化品质。
灌浆期小麦怎么样管理才能高产呢?
进入五月份后,小麦也到了灌浆的时间,小麦生长的最后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管理重点是养根,增重,也就是说,一方面要防止根系早衰,另一方面要保护好叶片,增加小麦粒数和粒重。小麦灌浆期要做好水肥管理,以及病虫害,干热风的防治。关于农户最关心的3个问题,以下答案可以作为参考。
1、进入5月份,还能不能浇水?
很多农户担心浇水之后,小麦会出现倒伏的情况,不知道能不能浇水?小麦进入灌浆期仍然需要水分和养分,浇好灌浆水,能调节土壤的湿度,保根护根,有利于养分的运输和干物质的积累,提高粒重,还能减轻干热风的危害。浇不浇水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定,缺水时是能浇水的。
小麦浇灌浆水的时间是在5月的上旬,一般扬花后10天就可以浇了,如果在浇水这个时期内,看看天气预报有连续几天的降雨,这种情况,可以不浇水,如果只是阴天,有一天是小雨,这个降雨量不足,还是要进行浇水的。大风来临之前,要停止浇水,避免发生倒伏。前期浇水量多,浇过3~4次了,田间湿度大,群体旺盛,本身就具有倒伏危险的地块,这种地块也不宜浇水。
2、灌浆期发生病虫害,还能打药吗?
很多农户认为,小麦在扬花后病虫害就没有那么严重了,但是到麦田里看看,还有一些地块有蚜虫、吸浆虫成虫的情况,还有一些农户返青期没有做好预防病害的工作,小麦下部出现很多发黄、枯叶的情况,这可能发生了纹枯病,农户一定要做好防治工作。
防治虫害可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防治病害可用吡唑醚菌酯,戊唑醇等。防治纹枯病可以用噻呋酰胺和戊唑醇,防治小麦锈病可用吡唑醚菌酯加上三唑酮,打药时水量要足,一定要打匀打透。
3、用什么叶面肥,能提高产量?
小麦灌浆后,如果没有病虫害发生,只想补充一些营养物质,可以进行叶面喷施。小麦灌浆也需要一定的氮肥,保证叶片的光合作用,增加粒重,还能改善品质。但是氮肥的浓度不宜过大,以免贪青晚熟,降低粒重。
小麦生长后期发生干热风,小麦看着像熟了一样,但是会减少产量。后期适量喷施磷酸二氢钾能减轻干热风的危害,适当补充磷、钾肥也有利于灌浆,有利于增产。农户可用1%尿素溶液加上0.3%磷酸二氢钾再加0.01%芸苔素进行喷雾。喷洒的时间在下午4点以后,在中午前后喷肥容易烧叶。
在小麦扬花后,一定要注意以上3点,根据实际情况浇水、防虫、防病,这样小麦才能有一个高的产量。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8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