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气候寒冷,冬季对仔猪护理要格外细心,注意把握要点,以提高成活率。小编鸡为大家介绍冬季仔猪如何护理,仔猪护理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猪崽生长的适宜温度是:1~3日龄34~30℃,4~7日龄为30~28℃,15~30日龄25~22℃。冬季气温低,应对猪崽采取以下防寒保暖措施:
1、栏舍应在冬前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及时修补好门窗,填补好漏风的洞、缝。敞开式农户猪舍,要用编织布或饲料编织袋逢合的挡风布帘遮挡风向的位置,尽量减少透风,防止北风、雨水从外边直接渗透入,以提高猪舍的温度。
2、母猪临产时,要专人值班接产,仔猪出生一头接产一头,马上擦干身上粘液,放置在保温栏内或带有稻草等保温材料的箩筐内,盖上麻袋保温,定时放回母猪处喂奶,喂完又放回保温处,2-3天后才让仔猪随母猪身边采食母乳。
避免仔猪为保暖紧靠母猪,而母猪在翻身、躺下时不慎压死仔猪。有条件的在栏舍设保温栏,内置250瓦红外线保温灯保温或设保温垫板,仔猪自由出入。这样对仔猪防寒保暖效果较好。
3、加强饲料供应,投喂质量好,易消化足量的饲料给母猪,使母猪奶水充足,仔猪吃得饱。另外,提高补饲,给仔猪提早补喂高质量的仔猪教槽料、乳猪料,使仔猪除母乳外,及时补充其它的营养,从而提高仔猪消化吸收机能,增加抗病力、御寒力,仔猪就能健康成长。
4、及时做好防疫工作,对常见病如伪狂犬病、大肠杆菌病、猪瘟、五号病、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等疾病,应及时按免疫程序,按时按量进行免疫注射,以及进行常规的消毒工作,一周两次喷洒百毒杀、菌毒敌、酚类、过氧化氢等消毒药物,防止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仔猪护理技术
1、适时补料
如果仔猪太多或母猪奶水不足,随着仔猪日龄的增大,母猪的泌乳量很难满足所有仔猪的需要,此时仔猪提前补料就显得至关重要。不要用颗粒饲料,颗粒饲料容易导致仔猪胃肠道受损。
汤料很好的模拟了母猪奶水,降低了仔猪的应激。我们可以在仔猪7日龄时开始补料,开始时用水按1∶5稀释,待仔猪稍大后用水1∶3稀释。使用时要注意保持料的新鲜与卫生,补料应少加、勤加。仔猪断奶后再连续使用一周,然后逐步跟换为保育料。
2、固定乳头
母猪为间歇性放奶,每次放奶时间约为3~5分钟,仔猪具有争抢奶水充足的乳头并固定为己有的习性。母猪前面两对乳头一般奶水比较充足,而后面几对乳头奶水量较少。如果仔猪吮乳的乳头不固定,则仔猪之间会因相互争抢奶头而错过放奶时间,导致身体虚弱的仔猪因吃不上奶而饿死。
在母猪放奶时,注意观察每头仔猪的吃奶情况,将初生体重大、强壮的仔猪固定在后边奶水量较少的乳头上,将初生体重小、虚弱的仔猪固定在前面几对奶水充足的乳头上,中等仔猪固定在中部乳头。
另外,强壮仔猪吮乳能力强、吮乳力度大,有利于促进后面几对乳头的放奶。
3、严格限制寄养
寄养对母猪和仔猪均是一种应激,且寄养易导致疾病交叉感染,所以应尽量减少寄养,特别要严禁跨房间寄养。当产后母猪泌乳量严重不足、产仔数过多、母性差、母猪体弱多病、有恶癖或母猪死亡时可考虑寄养,寄养应在出生后24~48小时内,并保证仔猪能吃到充足初乳后进行。
寄养可将身体强壮的仔猪寄养给其他母猪,也可将数头母猪所产弱仔集中寄养给一头奶水较好的母猪。
4、护膝、护乳头
仔猪皮肤十分娇嫩,易磨伤。为防止仔猪乳头磨伤而形成瞎乳头,仔猪出生后可用医用胶布将仔猪尤其是种母猪的肚脐至对乳头全部遮盖起来。同时贴医用胶布于仔猪前膝膝盖处,以防止仔猪前膝跪地吮乳时磨损而引发细菌感染。
5、仔猪保健
仔猪抵抗力相对较低,对于细菌性腹泻较严重的猪场,我们可以在仔猪出生后,给其灌喂恩诺沙星。初生仔猪体内铁的贮量很少,而母乳中的铁不能充分满足仔猪的需要,所以应在3日龄时采用颈部肌肉注射铁剂的方法给仔猪补铁。
补铁时要使用9号针头,缓慢注射,注射完毕后用手指按住注射处,防止铁剂倒流。在补铁的同时,给仔猪肌肉注射长效土霉素,可以有效防治各种病菌的侵袭。
6、弱仔猪的处理
出生时体重低于800克的仔猪,一般哺乳能力较差、活力弱、死亡率高,可称其为弱仔。对于精神状态很好、有吮乳能力的弱仔可通过固定乳头和人工辅助其哺乳等方法以提高其成活率。对于精神状态很差、无吮乳能力的弱仔,尤其是体重低于500克的弱仔要考虑淘汰。因为这些弱仔很难成活,且免疫能力和抵抗力差,这些弱仔在猪场里作为一种易感猪群容易感染疾病从而成为传染源,造成更大的损失。
注意事项
1、防止初生仔猪活力差
弱仔必然会出现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生长速度慢等问题,挑出初生重在0.8公斤以下或站立不稳、不会吃奶的弱仔,防止初生仔猪活力差。
给母猪怀孕期间补充足够的生殖营养,使母猪子宫的血管发育良好,分泌更多的子宫乳,促进仔猪发育,达到理想的初生重与活力,尤其是怀孕后期仔猪快速发育期。
做好母猪接产工作,防止产程过长,当仔猪与母猪连接的脐带断裂而长时间没有产出,就会出现缺氧而憋死或是活力差成为弱仔。
2、防止初生仔猪吃进粪便
仔猪一出生,天生就知道吃奶,就想着吃奶,临床生产中,母猪临产时没有进行严格的乳房与后躯清洗消毒,仔猪一出生就吃进粪便,感染病原微生物,导致腹泻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
3、防止仔猪受寒
及时擦干仔猪身上的羊水,防止羊水进入仔猪肺部而容易出现肺炎,羊水吃进肚中而影响消化能力,身上的羊水未及时擦干而受寒腹泻、发病或是活力下降。生下后尤其是前6小时,必须高度注意给予仔猪很好的保温。
4、防止仔猪脐带血丢失
仔猪生出后,应停留2分钟~10分钟再进行断脐,能有效缓解仔猪缺氧状态,仔猪的活力与体质得到很好提高,对其后期生长发育会更好;断脐时还要注意脐带的长度,一般留3厘米~5厘米,以仔猪站立时脐带不会接触地面为适宜。脐带血中含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对仔猪后期的体质、免疫力、生长速度非常关键,生产过程中一定注意脐带的处理,防止脐带血丢失。
1.具有一定饲养规模的母猪场,应有计划地按批相对集中进行分娩产仔。采取按批相对集中分娩产仔,不但便于仔猪寄养,还可以在仔猪分群后让几头母猪带养。这对提高仔猪成活率,确保仔猪全壮全活是大有好处的。
2.接产仔猪断脐不能过早,以免出血多。断脐应在仔猪出生10分钟后进行。
3.有些初产母猪分娩时,性情暴躁,还会咬死刚产下的仔猪。
对此,可把刚产下的仔猪放入护仔筐内,待母猪产下7-8头仔猪以后,再一起放到母猪腹边。此时,接产人员可轻揉母猪的乳房,使之适应授乳,且利于分娩。必要时,可对母猪肌注盐酸氯丙嗪注射液2毫升(50毫克)×5支。
4.给生后1周龄内的仔猪,每天滴服1次土霉素溶液,对预防下痢很有好处。处方为1克土霉素粉溶于100毫升冷开水中,每头每天滴服3毫升。
5.发现仔猪下痢应早治疗,投药途径以口服为好。应当选用能在肠道中保持较高浓度而很少被吸收的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
6.初生仔猪皮肤柔嫩,在晴天阳光下晒得太久会晒伤皮肤,应注意驱赶。
7.有的日龄较小的仔猪,被母猪蹂压或其他原因所致,体表出现大水疱,对此不要立即穿刺放水。因为放水后的患处又会继续出现水疱,多次放水可促使组织液的营养物质丧失,会影响仔猪的生长,不如任其自然,待其慢慢地被组织吸收。或者待日龄较大时放水,并试用钙制剂静脉注射,以减少渗出液。
8.初生仔猪的圈舍内,垫草不宜过多。因为初生仔猪弱小,行走不稳,过多的垫草会缠住仔猪,容易被母猪压死。
冬季仔猪如何护理,仔猪护理技巧,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仔猪护理是养猪生产中的首要环节,护理仔猪也是饲养人员费精力的一项工作。精心护理好仔猪,是减少仔猪死亡率,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保证。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6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