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技术有哪些
节水灌溉技术包括哪些?
一、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又称管道输水灌溉,是通过机泵(或利用天然水头)和管道系统直接将低压水引入田间进行灌溉的方法。这种利用管道代替渠道进行输水灌溉的技术,避免了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漏损失,节省了渠道占地,能克服地形变化的不利影响,省工省力,一般可节水30%,增产20%,省地5%,且投资不大,普遍适用于我国北方井灌区。
二、喷灌:俗称人工降雨,是利用专门设备将水喷射到空中分散成细小的水滴,形成类似下雨效果的一种灌溉方法。喷灌受地形条件的限制小,在砂土或地形坡度达到5%等地面灌溉有困难的地方都可以采用,一般能增产15%,节水40%,提高工效20倍-30倍、提高耕地利用率7%。但喷灌受风力影响大,且容易产生蒸发损失,不适宜空气特别干旱、风力较大的地区。由于喷灌设备投资较高,目前多用在水资源缺乏的经济较发达地区。
三、微灌:是利用专用设备将有压水输送分配到田间,通过灌水器以微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局部灌溉技术。微灌是目前节水、增产、优质效果最好的一种节水灌溉技术,但由于其投资较高,目前仅限于经济作物中使用。微灌通常分为滴灌、微喷灌、小管出流灌和渗灌四种形式。
1.滴灌:是利用滴头(滴灌带)将压力水以水滴状或连续细流状湿润土壤进行灌溉的方法。常见滴头有孔口滴头、发丝管滴头、内镶式滴灌管、双上孔滴灌带、迷宫式滴灌带等。滴灌主要用在果园、花卉、保护地栽培中。
2.微喷灌:是利用微喷头将压力水以喷洒状湿润土壤进行灌溉的方法。常见微喷头有固定式微喷头、旋转式微喷头、多孔式微喷带、脉冲式微喷头等。微喷灌主要用在果树、花卉、园林、草地、保护地栽培中。
3.小管出流灌溉:是利用直径ф4毫米的塑料管作为灌水器,以细流状湿润土壤进行灌溉的方法。这种方式投资较低,主要用于果树的节水灌溉。
4.渗灌:是利用一种特制的渗灌毛管埋入地表以下30-40厘米,压力水通过渗水毛管管壁的毛细孔以渗流形式湿润周围土壤的灌溉方法。
四、改进沟畦灌溉:对传统的沟灌和畦面灌溉适当改进,能节水10%-20%,增产10%-15%。基本原则是平整土地,加大灌水流量,将长沟、大畦改为较短沟、小畦,并采用合适的流量和引水时间进行灌溉。适宜沟灌的地面坡度为0.003-0.008,灌水沟长度不大于100米,宽度0.3米-0.8米,入沟流量控制在0.5升-3升/秒。畦灌要求地面平整,适宜的地面坡度为0.001-0.003,自流灌区取畦长50米-75米、井灌区25米-40米,畦的宽度不大于3米,并与农机具作业要求相适宜,入畦单宽流量(每米畦宽的流量)3升-6升/秒·米。
五、膜上灌:又称膜孔灌,是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利用膜上行水,通过放苗孔和专用灌水孔向作物供水的灌溉方法,可节水25%-35%,增产15%-20%。采用该技术需要平整土地,田块长度不超过75米,宽度不大于3米,覆膜后在膜两侧筑起畦梗,并把地膜两边翘起埋入畦便中,将水完全约束在膜上流动,完全通过膜孔灌水。单定流量控制在0.3升-0.6升/秒·米,每次亩灌水量10方-40方。
六、坐水种:又称注水灌,是将一定量的水注入局部土壤中,以满足种子发芽和保苗需水最低限度的一种局部灌溉方法,它简便易行,适宜于北方旱区播种时土壤含水率低、不能确保全苗时应用。采用坐水种播种前应先进行浸种或用保水剂、抗旱剂处理种子,使种子吸足水,亩灌水量控制在3方-5方(每坑中灌水2公斤-2.5公斤;或沟灌水深度控制在3厘米左右)。有条件的地方可使用抗旱保苗灌水机实施坐水种,能一次完成开沟、注水、播种、施肥、覆土、覆膜等工作。
七、窑窖节水灌溉:利用窑窖、水池等蓄水设施,将天空降雨集蓄起来作为灌溉水源时,由于蓄水量有限,应该采用覆膜保墒并配合坐水种、地膜穴灌、膜上灌、地面移动管道灌溉、微灌等节水灌溉措施。窑窖节水灌溉一般适宜于宽行距的作物,一个盛水60吨的水窖可保证2亩地的灌溉要求。
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有哪些?
目前推广应用的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
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技术
。是提高渠渠道水利用有效系数的工程措施,可采用混凝土衬砌,塑料薄膜防渗等,
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技术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
也有明显的节水、节地、节能和增产效果。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
喷灌技术
。有山丘地区自压喷灌系统、移动或小型喷灌机组、圆形喷灌机组等。
喷灌技术
微灌技术(滴灌与雾灌)
。与地面喷灌相比,节水50%~60%增产效果更显著。雾灌技术,比喷灌更节能节水,比滴灌抗堵塞,供水快,也用于茶园、果园、蔬菜、树木、花卉等作物的节水灌溉。
微灌技术(滴灌与雾灌)
节水灌溉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约用水。在农业节水方面还有节水农业技术和节水农艺技术。
农业节水技术
有:
农业节水技术
选用抗早节水的作物品种。这是一项投资少、易推广、增产节水效果明显的措施。
农田秸秆覆盖技术。能抑制土壤蒸发,同时兼有增加土壤养分的作用。小麦、玉米田用秸秆覆盖后,每公顷增产375-750千克。
少耕、免耕技术。具有增肥地力,省工,省时、节能和节水的效果,如结合秸秆覆盖技术,增产效果更显著。
节水栽培技术,是因地制宜地采用调整种植结构、调整播种期、改变播种深度和施肥量以及田间管理技术,能起到保墒、促全苗、壮苗、增产的效果。
此外,还有应用抗旱剂、保收剂及蒸发制剂等化学节水抗旱措施。如利用保水剂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用于种子包衣、苗木灌根有较好的保苗效果;抗早剂有调节作物生长功能、减少叶面蒸腾量的作用;土面、水面抑制蒸发剂能有效减少蒸发和保水增温的效果。
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包括哪两个部分,节水灌溉有哪几种
节水灌溉技术通常主要包括了渠道防渗与管道输水这两个部分,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即能减轻渠道输水时的渗漏损失,节约灌溉用水,也能减少占地面积并防止渠道冲淤和坍塌,而采用管道输水技术则能够减轻沿途的渗漏损失和蒸发损失,若管道质量好,能做到基本无损失。之所以要在进行农田灌水时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是因为要减少无效耗水,缓解水资源供应紧张的问题,而且还要给农村的经济发展节省劳动力,促使农村产业结构能更加的完善。
一、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包括哪两个部分
1、有哪两个部分
(1)节水灌溉技术一般主要包括了渠道防渗与管道输水这两个部分,其中渠道防渗能够减少渠道输水时的渗漏损失,具有节约灌溉用水、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等优点,而且还能够节省占地,防止渠道的冲淤与坍塌。
(2)管道输水(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是用管道代替了土渠输水,利用管道将水直接送到田间进行灌溉,不仅能够减少沿途渗漏损失与蒸发损失,而且若是质量好的管道,一般能够做到基本无损失,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
2、为什么要采用节水灌溉技术
(1)在利用水资源的时候,农田灌溉用水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比例,而在这部分的比例中,有一部分又为无效用水,即在使用的时候被浪费掉了,若是合理的采用节水灌溉技术,通常能够减少无效耗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以此来缓解水资源供应紧张的问题。
(2)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于水分的需求量均有些不同,若是采用人工浇水的方式,不仅很难及时为作物浇水,延缓它的生长速度,同时也会消耗掉大量的时间,而节水灌溉技术是利用先进的设备与技术,并根据农作物不同的生长阶段为它提供合适的水分,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及品质,也可以省时,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在农业灌溉中的人工投入量,以此来为农村的经济发展节省掉更多的劳动力,从而能够使得农村产业结构更加的完善。
二、节水灌溉有哪几种
1、微灌
(1)微灌是利用低压管道系统,并用小流量的方式将水喷洒至土壤的表面中,传统的地面灌和喷灌通常能够湿润全面积的土壤,而微灌只是以一种较小的流量湿润部分土壤,所以它属于一种局部灌溉。
(2)微灌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能均匀的灌水,且省水、省工、节能以及能让作物增产,而缺点则是,打造它的投入量通常会远高于地面灌溉,而且灌水器出口很小,容易被水中的矿物质或者有机物质堵住,若使用不当或者没有好好的维护,那么便会导致整个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甚至造成报废,从而带来损失。
2、滴灌
(1)滴灌属于一种局部灌溉,是结合作物对于水分的需求,把水分和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从管道系统、安装在毛管上的灌水器中,一滴一滴,均匀且缓慢的滴入作物根部附近土壤中的一种方法。
(2)对于采用传统沟灌的大棚,一次大量的灌水,通常能够让地表长时间都保持着湿润,然后便会加快棚温、地温的下降速度,延缓增温的速度,再加上它们的蒸发量大,导致棚内湿气太高,从而便会加大病虫害的发生几率。而滴灌能够让大部分的土壤表面保持干燥,使得水分流入需水的作物根部中,通常能够保持地温,利于地温的回升,并减少水分蒸发量,降低棚内的湿度,从而减轻病虫害。
3、膜下滴灌
(1)膜下滴灌指的是在膜下应用滴灌技术的一种节水方法,即把地膜覆盖在滴灌毛管或者滴灌带上,然后再让毛管上的滴水器一滴一滴、均匀、定时、定量的湿润作物的根系发育区,使得根系能够吸收到足够的水分,然后让作物生长。
(2)因为膜下滴灌属于局部灌溉,滴水强度小于土壤的入渗速度,所以不会形成径流并造成土壤板结,而且还可以在里面加入易溶肥料,利用滴灌,使得肥料能够随着水滴,滴入作物根系的土壤中,从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利于作物的增产。
4、喷灌
(1)喷灌是利用水泵与管道系统(或者自然水源的落差),把带有一定压力的水喷到空中,使它们散成小水滴或者形成弥雾,然后降落至植物上、地面上,具有省水、省工的优点,不过它也有缺点,即在环境十分干燥的时候,会加大蒸发损失量,降低使用效果。
(2)喷灌对于各种地形的适应性也比较强,例如,在使用地面灌溉的时候,需要先将土地整平,然后再使用,而喷灌却更为简便一些,在坡地、起伏不平的地面上均能使用,而且它还不会对土壤产生冲刷等破坏作用,可以保持土壤的团粒结构,使得土壤疏松多孔,具有良好通气性,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
节水灌溉技术有哪些?
你好,目前节水灌溉主要的方式有:沟灌、喷灌、滴灌(膜下灌、渗灌和滴灌原理一样)、智能灌溉这几种。对这些灌溉的应用,简单介绍一下!
沟灌:这大家都不陌生,就是在田间挖沟渠,在沟渠浇水实现灌溉。
喷灌:目前喷灌应用最多,比如农田种植、城市绿化、景区园林等都有应用。
滴灌:滴灌起源于以色列,也是很多人都认可的最节水的灌溉,在缺水地区应用较多。
智能灌溉:这个是最有潜力的一个灌溉方式,在原有灌溉的基础上增加智能控制,可以通过监测土壤水分,根据土壤水分实现自动灌溉,在保证土壤水分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节省灌溉水。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措施?
节水灌溉技术是比传统的灌溉技术明显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的灌水方法。本文就从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的重要性为切入点,结合农业节水灌溉的基本原则,详细剖析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措施,为同行共勉。
一、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的重要性
我国是农业大国,同时又是一个极度缺水的国家,按各地耕地对睡的需求量来看,我国包括东北、华北、华东在内的地区都出现了严重缺水的情况。缺水情况的普遍存在,决定了我国大面积的灌溉需求量,然而由于缺水严重,灌溉量也已经越来越难以达到要求。水资源的匮乏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为了以最少的水资源实现最大农田面积的灌溉,提高水资源的灌溉效率,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农田灌溉工作当中。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的情况,还能够实现对农作物的科学灌溉,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对于我国环保工作和农业工作都有着重要贡献,是我国农田灌溉的主要发展目标。
二、农业节水灌溉的基本原则
1、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节水灌溉是为农业建设服务的,因此,它只能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另一方面,节水灌溉的发展本身是有阶段性的,国家、地方、农民的投人能力和灌区的管理水平均有阶段性。无论是工程措施,还是非工程措施,都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都要处理好先进性与实用性以及速度与效率的关系,并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2、因地制宜,讲究实效
发展节水灌溉。首先要有科学的态度。否则,不可能体现科学性。应该避免唯节水论、唯工程论,更应避免搞运动、走形式。我国的灌溉排水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我国的节水灌溉也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并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这些经验正是因地制宜的产物。在农业节水灌溉中,不仅不应照搬国外经验,南方灌区与北方灌区、山丘区灌区与平原区灌区、自流灌区与提水灌区、水稻为主的灌区与旱作物为主的灌区,其节水策略、节水技术措施的运用均应有区别。在大型灌区内部,灌区上、下游的节水策略也不尽相同。
3、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并重
灌区本身的生命力不仅取决于灌溉管理部门的经济效益.也取决于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灌区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在节水灌溉中,水土资源的配置、节水技术的采用均应充分考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措施
1、输水过程的节约措施
在长期农业生产过程中,农田灌溉采取的方法一般是挖土成渠,然后把水输送到灌溉地头。但在输送过程中,有的水资源已经被白白蒸发掉,造成水量流失。据专家调研统计,当前农业生产中的灌溉渠道未能得到充分运用,仅有50%~60%的水被用于农田灌溉,这表明节约农田用水的重点要搞好输水环节,制定正确的方案实施节水策略,这对于节约农业成本非常关键。
(1)对渠道防渗而言,可用的材料有很多种,每种材料都会发挥出自己的性能。一般运用较多的有干砌块石、浆砌块石、混凝土预制块、现浇混凝土护面等。当前运用较多的则是“三面光”渠道。在运用混凝土护面过程中,发现渠道较小时,可选择用U型混凝土渠,这种渠道能有效改善输水流量,使过水断面变小。
(2)渠输水不仅存在渠床渗漏现象,在输水环节中也会出现水面蒸发或者渠床上杂草的蒸腾,若采取管道输水,就能显著减少输水损耗。而当喷灌、滴灌和微灌等要求较严格时,进行地面灌溉则要选择低压输水管。
2、节水灌溉方法
(1)微灌。现代农业生产中对于微灌技术的运用,常会涉及到的技术有滴灌、脉冲灌溉、微喷雾等。若参照微灌设备性能进行划分,又包括常压微灌和重力微灌;若参照灌溉设备的情况,则包括铺设于地下灌溉和地面灌溉。微灌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对作物灌溉水量消耗进行严格控制,其包含灌溉控制系统、水过滤系统、输水管道等结构。
(2)喷灌。选择喷灌技术则必须要结合相应的设备进行操作,一般采用的有加压水泵、动力机等,有时也可采取水自然下降的势能把水压缩在管道里进行田间输送,再经过喷嘴把水喷到空气中,最后再完整的布置在整个田里,为农作物提供水源。在现有的节水技术中,喷灌技术运用范围最广泛。
(3)灌溉渠道防渗。灌溉渠道防渗技术通常包含混凝土衬砌、石头衬砌、浆砌、塑料薄膜材料防渗等。
(4)步行式灌溉。设备在拆装改进方面操作便捷,能够快速组装的灌溉设备组,运用于拖拉机实施灌溉。步行式灌溉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改善灌溉效率,从根本上实现节水的目标。
(5)低压管道输水。使用低压管道输水技术过程中,常常采取的方式是对井内的水源实施提取,并且运用灌溉管道系统把水传输至灌溉区域内部。
3、耕作与栽培技术
(1)土壤蓄水工程。任何来源的水,都是经过土壤这个特殊的载体,为作物生长提供水源,所以土壤实际上是一个看不见自由水面的浩大水库,而且具有极大的蓄水容量。粗略计算,1m深厚度的土体的蓄水量可相当于半湿润气候条件下的全年降水量,其调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所以人们把它当成继地面水库、地下水库之后的第三大调蓄手段。
(2)耕作与覆盖保墒。这是传统旱作农业中应用最广泛的农业节水措施。抗旱保墒技术,即通过地表土壤耕作或增加地面覆盖,切断土壤毛细管作用,减少地面蒸发、控制田间杂草和田间湿度,特别是其所降低的棵间蒸发部分,恰好是农业节水目标所要降低的田间蒸腾蒸发量中的无效蒸腾蒸发量的部分,所以是降低田间耗水量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通过耕作与覆盖保墒,可有效地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天然降水与灌溉用水的水分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
(3)节水种植制度与种植结构。这也是当前节水农业措施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本着优质高效的市场效益原则,以及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选择并设计优质、高效节水的种植制度和作物结构。在资源性缺水地区,适当压缩并控制灌溉面积,恢复部分旱作作物,减少部分高耗水、低效益的作物栽培。各地区可根据自己地区的条件,选择最理想的模式。
总之,节水灌溉技术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技术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每个地方、每一种条件都可以选择合适的节水灌溉技术,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农民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大力发展高效益节水型农业,应合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大力推行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方式,进行节水灌溉技术改造,逐步消除大水漫灌的现象。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6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