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首诗的意思是: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道长多少新枝。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是最能寄托相思之情的东西。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相思》。
一、这首诗是写爱情的吗?
➡不是,这首诗是写友情的。
其实这首诗我们小学的时候就学过了,但是那个时候大家都只知道把这首诗背下来,根本不明白诗里表达的是什么感情。后来呢到了高中的时候,我大概是明白了这首诗讲的什么,当时还和我同桌争论来着,我说我查资料了,这是写友情的,我同桌反驳我说:谁会把相思用在友情上呀。当时也挺无奈。
➡其实这首诗被误以为是写爱情的,也是有原因在的。因为红豆和相思联系在一起也是因为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女子,她的丈夫驰骋沙场却战死边疆,女子每日思念自己的丈夫,都在树下哭泣,泪水流干后竟流出滴滴血珠,血珠落入泥土中化为红豆,春天的时候生根发芽,长成了大树,结出了一树的红豆,于是,人们就把它称之为相思豆。
➡但相思并不都是指男女之间的爱情,还可以表达友情,这首诗还有一个题,叫做《江上赠李龟年》,而李龟年是王维的好友,所以这首诗并不是写爱情的,而是思念友人的。
我想王维和李龟年之间是有很深友谊的,可能在思想上有很多心心相惜的地方,不然他也不会表达出这么强烈的思念。
二、王维是在什么时候作的这首诗呢?
这首诗应该是天宝年间所作。诗的开篇就讲到“红豆生南国”,南国表示江南,而李龟年也是因为安史之乱后颠沛流离到了江南,据说李龟年在流落到江南时还吟唱了这首诗。
三、王维是什么人呢?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为什么被称为“诗佛”呢?这是因为王维虔诚信佛,导致他的诗句中都带有禅意,后来也就被称为诗佛了。
王维不仅诗好,他的画也好,苏轼曾这样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他是多么多才多艺的人。
四、像王维这样有“诗佛”一类雅号的人有哪些呢?
诗仙:李白 |诗魔:白居易
诗神:苏轼 |诗圣:杜甫
诗鬼:李贺 |诗杰:王勃
诗囚:孟郊 |诗狂:贺知章
诗豪:刘禹锡 |诗奴:贾岛
诗骨:陈子昂 |诗魂:李商隐
诗绝:王桐乡 |诗妖:谭文婉
“劝君多采撷”是出自哪的诗句?
“劝君多采撷”是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相思》。原文: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释义:红豆生长在南方,春天来的时候它会发芽生长.希望你可以多采一些,因为它是思念的象征。
作者王维,盛唐诗人的代表,701年生于蒲州,他擅书画,亦通音律,多才多艺。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曾任太乐丞、右拾遗、监察御史等职。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意思
译文:希望你能尽情的采集它们,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出自王维的《相思》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白话译文
红豆生长在南国的土地上,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
希望你能尽情的采集它们,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赏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人之作。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
扩展资料
《相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创作的一首借咏物而寄相思的五绝。此诗写相思之情,却全篇不离红豆,正用其相思子之名以关合相思之情。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祖籍山西祁县。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官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接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相思》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5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