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肥过量会导致什么后果?
磷肥有助于作物植株体内养分的转化、分解和合成,可使作物早成熟、子粒饱满,千粒重增加,产量提高。但施用磷肥也和施用氮、钾、钙、镁等肥料一样,施过量了会有以下害处: 1、磷肥过量,会使作物呼吸作用过于旺盛,干物质的生成小于消耗,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调,生殖生长加快,使作物植株矮小、早衰,无效分蘖增多,秕粒增加,产量下降。 2、磷肥与锌具有抵抗作用。作物缺锌后生长素会减少,水稻出现“僵苗”、“红苗”现象,玉米易患“花白苗”,果树易患“小叶病”。当然,造成土壤缺锌有多种原因,但与过量施用磷肥有一定关系。我省有些地方玉米缺锌就是与磷肥用量过多有关。过量的磷会与锌化合生成锌盐沉淀或氢氧化锌沉淀,而这两种结合物溶解度都很低,从而降低了锌的有效性,使作物“得磷缺锌”,生长不良,难以高产。 3、过量的磷会造成水稻缺硅症。水稻喜硅,缺硅则叶变脆,茎秆纤细,易倒伏,抗病能力降低,过量的磷能降低硅的有效性,因为硅能将土壤颗料下吸附的磷代换下来,这虽然增加了土壤中磷的有效性,但硅却被土壤胶体吸附固定,降低了有效性,结果使水稻缺硅。 4、导致作物缺钼。在作物正常营养中,磷和钼具有相互促进作用,磷可以促进作物对钼的吸收,二者科学配施;具有良好的增产效果,但过量的磷肥能加剧钼的缺乏,会导致作物缺钼症。因为磷肥肥效慢,后劲大,后放长,所以不必每茬作物都施用,最好根据当地土壤含磷情况来确定施用量。
不是越多越好,一亩玉米施多少肥最合适?
这是农村常说的一句话。
肥料,对于农作物来说,自然是非常重要的。
玉米种植生长过程之中对氮肥的需求量最大,其次是钾肥,然后是磷肥。其中氮钾肥需求量最多接近一比一,磷肥相对少接近0.5。按照教科书式的玉米种植方式来看,在玉米种植前期需要对土壤的肥料成分做出检测,然后依照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肥。
但是就当前的普通农户种植玉米来看,很少有测量土地肥力的过程,直接都是一亩地多少斤玉米复合肥来使用。普通玉米复合肥是八十斤,一亩地折合一袋,也就是一亩地施肥八十斤,当然有些种植户还会掺杂少量尿素、二胺,多是心理因素,期盼高产。
只是,并不是肥料用得越多越好,有些农作物,比如玉米,如果施肥过多的话,不仅仅不会增产,反而会引发这三大严重的后果。
玉米施肥过多的话,会造成玉米的抗性下降,容易得病,还容易倒伏。
这就好天天吃补药的人,一旦停药,可能各种病就来了是一个道理。
给玉米灌多了肥料,也会让玉米变得更脆落。
玉米施肥过多,会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玉米的产量下降。
有些农民经常抱怨肥料上了那么多,产量也不长,其实就是肥料上得过多了,反而减产了。
这样一来,肥料花了不少钱,玉米又卖不了几个钱,结果只能赔钱了。
三、造成土壤水分污染
过度施肥,会造成一定的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严重时,将影响地下水和大气,对作物和人都是有危害的。
让玉米变得不健康、不绿色,难入消费者的发言。
以上三个,是玉米过量施肥的严重后果,你知道了么?
说了这么多,那么一亩地玉米到底该上多少肥呢?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是非常复杂的。
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情况、气候情况、玉米品种、玉米的生长发育时节来确定!
磷肥施得多有什么害处?为什么呢?
虽然磷是农作物不可缺少的,但无论如何要把握一个度,如果大量使用会导致农作物吸收过多的磷而造成危害,造成农作物过早衰老,种子小而扁,生长缓慢,抗病力差,产量低。还会造成有害元素在土壤中的积累和钙化、硬化。
磷肥的施肥原则是尽量减少与雨水土壤的直接接触,特别是接触的表面积,所以在我的农村老家甘肃,在给苹果树上施磷肥时都是采用 “穴施 “的方法,尽量减少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所以磷肥与作物根部的接触是最好的,这直接有利于作物的吸收。在种植冬小麦、玉米、大豆等最常见的作物时,由于过量施用磷肥,这些粮食作物生长初期的出苗率会直接下降。如果在生长初期过量施用磷肥,分蘖就会提前膨胀过快,这在蔬菜上表现得非常突出。
当然也会造成烧苗,比如你种芹菜,当然在我们甘肃这边种芹菜一开始就需要长苗,所以在长苗的时候如果磷肥过量,就会导致烧苗现象,所以在辣椒、茄子、黄瓜的苗期都会有这种现象。根据磷肥与土壤尽量接触的原则,如果磷肥过量,势必造成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增大,这样就会使土壤中的磷固化,所以在农作物生长的时候,土壤中的养分就会转移不到根茎里面来,造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烧苗、叶子干黄、细茎坏等现象。还有就是大家在磷肥中会混入锌肥,这也是大忌。当然,这无关紧要,只是在这里提一下,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注意。
结论不管任何一种肥料都要合理使用,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在我看来,太多损害远大于一点损害。具体表现在土壤和农作物的生长上面,所以土壤固化和盐碱化,土壤微量元素不平衡都是由此造成的,至于农作物就会烧苗,生长不良,最后直接减产。
玉米生长中磷肥能起到什么作用
增施磷肥有利于壮苗早发、壮株大穗、提高粒叶比、增加粒数和粒重,是提高群体质量的重要条件。但磷肥施用后,大部分被土壤吸收固定,当季吸收利用率低,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差,不易流失,其肥效长达数年之久,因此,为提高磷肥的当季吸收利用率,一次施用应作基肥的形式施于播种行内,这样效果最好,有利于玉米吸收利用,促进高产形成。
磷肥施用效果因土壤速效含量有很大差异,因此,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调整施用量和方法,这样才能提高磷肥的利用率。
玉米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土质疏松,土质深厚,有机质丰富的黑钙土、栗钙土和砂质壤土,PH值在6一8范围内都可以种植玉米。玉米苗期能生长在含NaCl 0.21%的土壤中,过高会导致植株死亡。玉米植株含有16种元素,大部分都要从土壤中吸收。
玉米需要量较大的有N、P、K、S、Ca和Mg等,需要量较少的有Fe、Mn、Zn、Cu、Ba和Cl2等。玉米从抽雄前10天到抽雄后25—30天是玉米于物质积累最快、吸肥最多的阶段,这个阶段吸收占总吸肥量 70—75%的N、60—70%的 P和 65%的K。每生产 100斤玉米籽粒需 NI.75一2.22kg、H2PO40.59–0.85kg和K2o1.5—1.84kg。三要素的比例为2.6:1:2。
玉米后期用什么肥料好
玉米生长过程中,需要多次追肥,最后一次追肥时间应在玉米雌穗花丝开始拔出授粉之前。此时应以磷钾肥为主。这个阶段合理施肥,既能促进雌穗分化,又能提高玉米的光合作用,更有利于玉米的生长。玉米施肥时,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什么时候追肥,施肥都不要摊在面上。最好选择沟施或穴施,施肥后合理浇水,更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应使用钾肥和磷肥。其中,钾肥影响作物的千粒重,钾肥不足,玉米籽粒会变白,千粒重低。磷肥会影响农作物的成熟。磷肥不足时,玉米穗粒疏松。但不是越多越好。磷肥过量会减产。
玉米施肥过多会造成哪些危害?有没有什么补救的方法?
施用农家肥是非常占用时间和劳动力的,从装车运输到卸车撒施,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体力,所以农民也不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盲目的使用有机肥。肥料是玉米的必需品,而化肥则很多庄稼人的首选,合理施用化肥对农作物有增产的效果,但是如果过量施用化肥,就会适得其反,不仅对农作物产生危害同时也会危机土壤。我认为农家肥没有过量一说,原因是,现在农民没有数量充足的农家肥,只有少量的资源。另外,凡是农民都知道,农家肥都必须经过发醇才施用,没有用生粪的。所以就不会产生危害。
种植在旱地上的蔬菜,农村人通常是用液态农家肥来浇淋,荔浦青山可以明确的告诉您,原来一畦菜地只需要一担液态农家肥浇淋的,若用二担的量来浇淋,蔬菜不会出现任何问题。重则会造成不发芽,即使有发芽出土的也会慢慢的死去,最后变得光秃秃的连一根苗子也没有了,使土壤出现盐碱过量的现象第三没有均匀的撒开,或凉晒好而出现重对植物生长不利的因素。正常情况下轻微过量使用对土壤是没有危害的,反而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对于通透土壤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有很好的改良作用。
农家肥过量一方面会促使农作物疯长,使农物不抗风害,另一方面还会烧坏农作物种子和幼苗,同时还会增加害虫数量和诱发病毒。有机质是形成土壤团粒结构的保证,优良的土壤团粒结构对于维持水、肥、气的平衡有重要意义;这主要要看土地肥沃程度来衡量,如果土壤过于肥沃的农家肥和化学肥料都应少用。如果农家肥施用过量,就应当减少化学肥料(复合肥和尿素)的使用量。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4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