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施肥原理是什么,叶面施肥怎么施,施肥时机怎么选?
在当前,叶面施肥已被广泛用于促进作物生长,但也常常局限于作物养分缺乏表现明显是才采用或某些高经济作物,当下大力提倡精准农业、高品质农产品、保护环境、降低用药及节约能源,叶面施肥的确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手段。下面我分享下自己多年的研究及经验心得,不过也需要先提醒读者,作物的施肥往往因作物种类、土壤状况、已施肥料状况、气候状况、预期采收产量及品质、预期采收期等不同而有必要进一步调整。
作物生长调整上往往可以用肥料成分的改变来刺激作物自身分泌生长素,来改变生理作用达到促进生长的目的,虽然单用叶面肥料做为调整作物生理生长改变作用的效率远不及直接采用植物生长素,但其对施用农人人身的安全性则绝对没问题,对作物生长控制的风险也小。使用植物生长素往往需要注意其有效浓度范围,其有效浓度往往受植物本身营养及生理状况、气候状况及土壤中肥料状况影响很大,若浓度不对则作物受伤害的程度就相当严重。因此单纯用肥料做作物生理调整是首选措施,包括一般作物、蔬菜、花卉、果树等。
一、作物出现养分缺乏症状时进行叶面施肥
当施肥不当、气候不佳、土壤性质不适合作物或严重病虫害而造成作物有营养缺乏症状时,先要判定缺乏的养分种类,然后给予叶面施肥作紧急处理,最后分析了解引起造成该营养缺乏症状的原因, 以彻底解决问题。
紧急叶面施肥的手段有如医院的急救,在作物尚保有恢复生机能力之时给予叶面施肥,使叶片快速恢复机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作物所需的有机物质。熬成作物养分缺乏的因素有很多,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常常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这段期间叶面施肥是最为有效的处理措施。
【例一】水分含量过高容易造成缺氮、缺钾等症状
我们都知道,一旦土壤水分过多,土壤有效性氮尤其硝态氮就会淋洗流失,且土壤空气中氧气不足,许多硝态氮就可能因脱氮作用造成损失,大多数植物需要相当多的硝态氮,此时就造成缺氮。另外作物所需要大多数养分其吸收时都需要耗费能量,土壤氧气缺乏时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受阻,当然造成吸收的养分量不足而呈现各种缺乏症状。为此,要完全解决就是适当改善水分管理,一般来说,种植水平的高低也体现在对作物水分管理的高低上。
【例二】某农民种植菊花一直是佼佼者,然而某花商引进一相当名贵品种给其试种,可惜生长不良叶片黄化,经分析农地为钙质土壤,所引入新品种在碱性土壤中,无法诱发机制吸收铁,造成严重缺铁,在无法降低土壤磷素以提高土壤铁的有效性前(磷对铁有拮抗作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定期叶面喷施含铁较高的微量元素肥料。但是其既然铁会缺乏,在碱性土壤有效性较低的其他微量要素锰、铜、锌及硼也需同时叶面施用。也许有些人会建议这种状况下只要施用铁就可以,但笔者不这样建议的原因就如同前面所说,因为其他难溶要素也可能已经有隐藏缺乏,此时若只施用铁,可能引起其他成分因为不平衡而缺乏,待其他成分出现缺乏症状时在补充,则已经延误生长期而可能就断送收成而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例三】树势弱环刻催花造成养分缺乏
果树环刻的目的是将地上部的光合产物累积在树冠,提高碳水化合物浓度以诱发花芽分化。环刻后根部呼吸作用所需要的能量只靠原根部所储存的碳水化合物,若树势弱表示其储存能源不足,此时根部若无法吸收足量的必要养分以供树冠利用,例如缺磷,则即使树冠度累积多量的碳水化合物,依旧无法诱发花芽分化或所诱发的发芽不健全导致以后授粉不良。此时若能用叶面肥补充足量的养分,特别是高含量的磷及钾成分则环刻催花的目的就较容易达成。
二、土壤有问题时进行叶面施肥
1、土壤酸化严重
在强酸性土壤中,植物容易缺钼,此时若无乏调高土壤pH值,则要叶面补充钼肥,可用钼酸铵或钼酸钠稀释至钼含量约0.05% 浓度定期喷施。酸性土壤往往也缺乏铜、锌及硼其他微量要素,因此最好采用同时含有此等微量要素且适合该作物需要比率的综合性微量要素肥料。铜锌及硼在酸性土壤缺乏的主要问题是土壤含量低而不是溶解低。
2. 土壤碱化严重
在碱性土壤中,植物容易缺乏铁、锰、铜及锌,尤其某些较敏感作物,则需要定期或在生长关键期(如生长旺期、孕穗孕花期、成熟期) 叶面施用符合该作物的综合微量要素肥料。
3、土壤透气性不好
土壤经年久耕作且无适当补充有机肥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太低,土壤结构破坏后土壤透气性不好,根部生长不良养分吸收有障碍时可以用叶面补充肥料提升光合作用以利于作物根部生长。植物根部穿过土壤时需费相当多的能量,土壤越密实其所耗费能量越高,若能量供应不足,根部无法获得生长空间则作物不容易吸收养分而出现缺素症状,并且容易倒伏。
三、气候条件不良时可进行叶面施肥
1、降雨导致土壤养分失衡
连续大雨土壤浸水时,如同前面所说,有效性氮(尤其硝态氮)被淋洗后脱氮损失加上土壤缺氧,根系呼吸作用受阻、养分吸收不良,此时做适当叶面施肥,主要以氮、磷、钾、镁肥为主,其养分比约氮:磷酸:氧化钾:氧化镁约为5:2:4:4,养分浓度稀释到氮0.02%~0.05%。若有必要时再添加适合作物的微量要素养分。
长期土壤水分太湿所采用微量要素不必包含铁及锰,因为此时土壤有效性铁锰含量因土壤呈现还原性已经提高。这也是为何有些土壤因为水分长期太湿土壤还原性导致铁及锰中毒时需要叶面施用铜及锌微量要素以平衡微量养分的原理相同。果树果实中后期,若雨下太久往往造成钙及硼吸收不良,导致容易裂、果腐烂等问题,此种情况除补充上述主要养分外,需额外叶面补充钙及硼肥。
2、干旱导致的土壤养分失衡
土壤太干旱无足够水时作物容易缺乏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差的养分,如磷、铁、锰等,此时若能利用少许的水,通过叶面施肥提高光合作用,作物在有足量光合产物时可以提高根部吸取土壤水分的能力,提高抗旱能力。
3、霜冻引起的养分失衡
初春作物已经吐芽或开花后受“倒春寒”侵袭时会造成养分失衡,此时也需要叶面施肥补充养分,其养分比约氮:磷酸:氧化钾:氧化镁约为5:2:4:4 ,养分浓度稀释到氮0.02%~0.05%,有必要时添加适合特定作物需要的综合微量元素或适量能量养分如葡萄糖、果糖或蔗糖等,以降低低温(寒害) 的影响。
4、大风引起的养分失衡
飓风或大风侵袭尤其是伴随强降雨,常造成作物叶片不同程度的伤害,同时还会造成根部受害,这等状况下,叶部要尽快喷杀菌剂,避免病害严重发生,并要及时补充综合养分使叶片快速恢复进行光合作用,以促进作物快速恢复正常生长。其养分比约氮:磷酸:氧化钾:氧化镁约为5:2:4:4 ,养分浓度稀释到氮0.02% ~0.05%,所添综合微量元素也需适合特定作物需要。这种情况下比其它情况下更需要添加综合微量元素,喷施综合微量元素不仅可以马上提供作物叶片直接吸收利用微量元素,而且微量元素存在叶片表面也能有效降低病菌生长的作用,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四、调解作物生理状况进行叶面施肥
1. 促进幼苗生长
种植种苗的作物,以往农技技术人员建议要等到缓苗后再施肥,这种观念有必要修正,笔者建议当苗定植后,要通过灌根或叶面喷施养分比约氮:磷酸:氧化钾:氧化镁约为5:2:4:4 ,养分浓度稀释到氮0.01%~0.02%,有必要时添加适合特定作物需要的综合微量元素。
此目的是促进幼苗快速进行光合作用,有足够的光合产物才能快速修补定植时对幼苗根系组织的伤害,促进根系快速生长,则可提高苗成活率及生长速度。种植种子及块茎作物,待芽吐出土面后就可以用上述叶面肥喷施,以促进快速生长。
2、促进作物营养生长期生长
在作物的营养生长期,其生长速度往往相当快,此时地上部的生长速度往往比根部生长速度快,因此,此期间根部所吸收的养分往往不及地上部生长所需,造成植株衰弱,因此叶面施肥可以补充养分提高生长速率及提高生长的品质,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及产值。
以往农民朋友为了提高生长速率,往往土壤中施入过量肥料,此种方式的风险很大,因为有可能肥料过多造成盐害(有效养分浓度太高,水的渗透势降低,造成植物要费能量吸收水分及可能所吸收水分不足),或造成作物徒长的现象。
例如许多果树,快速生长期如果养分(尤其氮及钾) 不足则果粒会长得不够大,收成降低,但是如果养分过量, 则容易落果、腐烂且品质变差。农民朋友常常在出现果树不断抽稍时才明白是因为养分过量的原因,此时就会用各种手段(包括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硼及高磷钾肥喷施)以停稍,结果往往很不理想。
因此建议不必过量施肥,在营养生长旺期及果粒快速成长期,利用叶面补充,不仅可以达到催枝条快长及果实膨大,当生长量达到效果时又可马上停止喷施,马上停止快速的营养生长。其养分比约氮:磷酐:氧化钾:氧化镁约为5:2:4:4 者,养分浓度稀释到氮0.02%~0.05%,因为在生长旺期所以必须同时添加适合特定作物需要的综合微量元素。
3、促进作物的花芽分化
作物要进行花芽分化时叶片往往需要较高的碳氮比,以及足量的磷、钾肥,所以此时期最好叶面补充高磷、高钾肥料,此时期所用肥料其磷酸浓度要高于氧化钾。同时辅助一些其它必要措施,如低温处理、遮阴处理、土壤干燥处理等,则效果会更好。其养分比约氮:磷酸:氧化钾:氧化镁约为1:6:4:3 ,养分浓度稀释到氮0.02%~0.05%,必要时添加适合特定作物需要的综合微量元素。
4、防止裂果等现象的发生
有些作物的果实在近成熟期时常有裂果或裂萼现象,这往往是由于农民朋友认为要开多花所以开花期不施肥料,尤其不敢施氮肥,因此所长出的花苞期胚株太小,在果实膨大期,如果果实长得太大则产生裂果。最有效的方法是当花芽已经分化好后,就可以利用高氮高钾比率肥料促进花苞长大。其养分比约氮:磷酸: 氧化钾:氧化镁约为5:2:4:4 ,养分浓度稀释到氮0.02%~0.05%,因为生长旺期所以必须同时添加适合特定作物需要的综合微量元素。有些果树期花芽在前一年就分化完全的在抽发芽时就可以使用上述肥料以促进花苞生长。
5. 促进果实快速膨大
促进果实快速膨大的配方及原因上述已经说明。
6、促进果实成熟和提高甜度
当果粒经膨大处理后,需要尽快上市, 就可以用高磷、高钾肥料做催熟处理,紧接者用高磷、高钾肥做催甜处理。催熟处理配方同催花处理, 其磷酸含量要比氧化钾高,催甜处理则氧化钾含量要比磷酸高。催熟肥料养分比为氮:磷酸:氧化钾:氧化镁约为1:6:5:3 ;催甜肥料养分比约氮:磷酸:氧化钾:氧化镁约为1:6:7:4 ,养分浓度稀释到氮0.02%~0.05%。
催熟期不一定要添加微量元素,但是催甜期则必须要添加适合特定作物需要的综合微量元素。果树生长后期,有许多养分会转到种子,此时如果能叶面补充足量养分(包括镁及微量元素) 则果树会降低从叶片中转送养分到果实,叶片可以持继续进行光合作用,如果养分不足则叶片提早黄化,不仅降低光合作用,同时也较容易产生病害,果实品质自然也会下降。
7、多年生作物
多年生作物采收果实或采花或采枝条,往往造成伤害,因此建议采收后应立即叶面喷施平衡养分,使叶部快速合成光合产物及修补所需养分。落叶果树经此处理使叶片在未落叶前能多合成植物养分以便回流储存到茎及根部,不仅可以提高抗寒更可确保隔年的生长势正常。
五、病虫害严重时进行叶面施肥
作物发生严重病虫害时,叶片生长受阻后连带影响根部生长,根部生长受阻时也连带降低叶片光合能力,此种情况下除需要做对症下药防治病虫害的同时,叶面喷施上述的促进营养生长配方及综合微量元素,有益作物快速恢复生机。
六、果树环剥处理
环剥促进花苞形成之原理上面已经简述过,此时若能叶面喷施催花肥,不但能够确保催花效果而且可以确保所生花苞是健康花苞。对果树经喷催花肥,可以确保花苞有足够的雌蕊,否则往往只有雄蕊。
环剥后开花期,若能叶面补充促进生长配方肥,有利确保开花及授粉成功。
有些农民朋友利用环剥预防落果,如果树势太弱常无法达成效果,此时可以利用前述催花配方肥喷施,以确保处理效果。其时大多数果树,若氮肥部施用过多及可能其他养分过量造成养分不平衡, 基本上不必利用环剥以控制落果。
在进行叶面施肥时,不能看别人施肥就盲目的跟从,在喷施叶面肥之前,一定要问问为什么要施肥?施肥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利用叶面肥的特性,对作物的生长发育起到促进作用。
冬季蔬菜叶面肥施用要注意哪些
一、叶肥选择要有针对性
根据基肥的施用情况和植株的生长状况确定叶肥的种类。一般来说,在基肥施用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选用氮、磷、钾为主的叶面肥,如可用碳补饱叶面肥1000倍进行喷施;在基肥施用充足时,可以选用以微量元素为主的叶面肥。如蔬菜顶叶黄叶,可用含锌、含铁的叶肥进行喷施。
二、叶肥的浓度要适当
由于叶面肥是直接喷施于叶片上,而不是施入土壤中,没有土壤的缓冲作用,浓度大易发生肥害,灼伤叶片;浓度小,效果差。因此一定要掌握好叶肥的喷施浓度“如我用碳补饱叶面肥喷施无刺小黄瓜时,第一次因浓度用到了500倍,叶片边缘出现干边现象,后我又将其浓度恢复为1000倍,结果就避免了灼伤叶片的情况,并且小黄瓜长势良好。”
另外,更应说明的是微量元素叶面肥更应注意其浓度,因为作物本身需求微量元素少,若一次性喷施过量不仅难以起到补充作用,而且还会对作物产生严重的毒害作用,而使蔬菜生长表现异常,如碳补饱硼肥,喷施浓度应以1500-2000倍为宜,若加大用量叶片会表现为蕨叶、皱缩等异常症状。
三、叶肥喷施时间要合适
喷施叶肥一定要均匀,特别是叶片背面。并且喷施叶肥后,叶肥在叶面上的湿润时间长,有利于元素的被吸收,因此,冬季喷施叶肥时最好选在晴天下午2-3时。
“叶肥虽具有良好的作用,但它只是基肥和追肥的一种补充。在冬季地温低,根系生长慢吸收营养少的情况下,正确使用追肥的同时,合理使用叶肥具有迅速补充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增强植株抗性、提高蔬菜产量的作用。”
要想蔬菜长势旺、产量高,正确的施肥方法是什么?
菌肥在播种前作基肥,移栽种植时蘸根,种植后淋根,缓苗,或在根系发育不良或根系发病初期灌水,一般效果都很好。菌肥在土壤中繁殖通常需要7-10天,因此菌肥应在蔬菜养分吸收高峰前1周左右施入地面。当土壤温度为15-25℃,土壤湿度为40-60%左右时,菌肥效果最好,可以提高菌肥中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和生物活性。当温度低于10℃或高于35℃时,土壤太干或太湿,使用效果会很差。喷施叶面肥时,应避开中午高温强光的时间段,选择叶片完全干燥无水分的晴天上午或下午。
喷施叶面肥时,茄果类蔬菜、瓜果类作物、地下根茎类作物、豆类作物等最适合在生育中后期喷施,而茎叶生长的作物的最佳使用时期为生育前期至生育中期。当土壤湿度不是很高时,可以及时浇水稀释缓解。当土壤湿度过高时,浇水容易加剧蔬菜根腐病问题。由于多年种植和长期使用大量化肥,棚内土壤出现土壤盐渍化、土壤酸化、土壤板结、土传疾病增加、根腐病和枯树等严重问题。冬季气温低,光照弱,土壤中微生物活性弱,作物根系吸收能力差。如果是温室,很容易造成肥害或气害。因此,在冬季施肥管理中,应注意肥料的正确选择和使用。
化肥溶解快,溶解度高。施入土壤后,土壤溶液的浓度会迅速增加,导致渗透压升高,影响作物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增加养分流失的机会。有机肥和化肥混合使用可以克服土壤溶液突然增加的缺点。同时,有机肥可以改善作物的养分吸收条件,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防止和减少化肥养分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控释肥是用来控制氮肥在基肥中的释放速率,以避免高温和根部病害。坐果后,含氮、磷、钾的全元素肥料要分几次用水冲洗。根部通风不良,苗床潮湿,导致幼苗生长弱,容易引起根腐病。一般症状是根部锈腐,出土后幼苗生长缓慢,没有新根,有的甚至停止生长,叶片灰绿色,逐渐变黄,导致全株枯萎死亡。
巧施蔬菜叶面肥的方法有那些?
一看蔬菜类型:不同蔬菜类型其需肥特性不同,如叶菜类喜氮,豆类喜磷钾,大白菜、花椰菜、萝卜等对棚肥较敏感,豆科与十字花科对钼肥较敏感,短期类蔬菜需肥量少,连续开花结果类蔬菜需肥量多,薯芋类蔬菜忌氯,葱蒜类蔬菜忌钼等。因此,给蔬菜施肥叶面肥要因不同种类而异,做到科学选肥,趋利弊害。
二看蔬菜生育期:蔬菜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成分的需求比例和需求量是有区别的。一般苗期需肥量少,开花结果期需肥量大,因此,在追施叶面肥时应做到前期苗小叶小适量喷,补足养分促苗壮,生长中后期多喷防早衰促高产。
三看蔬菜长势长相:蔬菜生长枝繁叶茂、花多果壮,说明肥水供应充足,长势好,可少施追肥;若出现黄化、矮花、花少果小、病虫害严重、生长受阻、长势差,则说明蔬菜缺肥缺素,这时应认真查找原因,对症下肥,及时补充所需养分,如番茄发生脐腐病应考虑补施钙肥,黄瓜出现徒长瓜少,应采取控氮补磷肥
四看天气状况:露天蔬菜生长受光、温、气、热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要想提高叶面喷肥效果,必须掌握好喷肥时的温度、湿度和风向,一般喷肥适宜温度为20——30℃,空气湿度为60——70%,这时蔬菜叶片气孔全部张开,叶片吸收养分多且快,若温度高、湿度小,肥液在叶片上迅速被蒸发变干,不但吸收效果差,而且易发生肥害灼叶。所以,叶面喷肥宜在上午的7——10时和下午的16时后傍晚喷施,最好选择无风阴天喷施。此外,在冬春低温多雨季节,应选用抗寒热性肥喷施如植物动力2003等,夏秋高温干旱季节应选择抗旱降温肥料喷施,如奥普尔、植物氨基酸、腐植酸等叶面肥。
五看叶面肥品种:目前市场上叶面肥种类繁多,其化学成分不同,性质用途各异,适用蔬菜范围自然有所区别,应详细了解叶面肥性质特点,明确适用范围,准确掌握叶面肥的浓度与用量,熟悉配液操作规程,尤其是混配,防止各种不恰当的肥药混配,避免造成降低肥效与药效,甚至肥害药害。熟练掌握喷雾技巧,一般每亩用肥液50——75公斤喷施,以能使蔬菜茎叶(包括正反面)均匀沾液为宜。
满意请采纳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3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