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栖菜是什么
羊栖菜是马尾藻科的藻类植物,其别名为鹿角尖、海大麦、海菜芽等,羊栖菜呈现黄褐色,高度可达3米,其叶片形状多样,肥厚多汁,并且羊栖菜是雌雄异株,多生长在低潮带的岩石上,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
羊栖菜是哪种菜
羊栖菜是褐藻门墨角藻目马尾藻科的藻类植物,其别名为鹿角菜、灯笼菜、玉海草等,且羊栖菜整体呈现黄褐色,高度通常为40厘米,最高可达3米,其叶片的形状较为多样,口感细腻,富含丰富的汁水。
羊栖菜的形态特征
羊栖菜分为叶片、茎、气囊和假根四个品种,其外形因生长环境不同而各异,南方羊栖菜枝叶稀疏且细长,气囊呈现长线性,而北方羊栖菜的枝叶密集,气囊和叶片较为宽大,且羊栖菜通常是由顶端细胞进行分裂而繁殖。
羊栖菜的生长习性
羊栖菜主要生长在低潮带的岩石上,其成熟季节会因生长地区不同而各异,且在黄海和渤海时,羊栖菜会在每年的5月至10月时成熟,在东海时,羊栖菜会在每年的4月至8月时成熟,而在南海时,羊栖菜会在每年的2月至6月时成熟。
洋西菜是什么?
洋西菜就是羊栖菜,一种藻类植物,别名鹿角尖、海菜芽、羊奶子、海大麦等。圆子纲,马尾藻科。藻体黄褐色,肥厚多汁,叶状体的变异很大,形状各种各样。株高30-50cm,最长达3m以上。分假根、主干、叶与气囊。圆柱状假根具分枝。
“茎”下方初生叶扁厚,卵圆形,“茎”上部后生“叶”棒状或茄形。气囊纺锤形,生于叶腋。雌雄异株,生殖托内分别形成卵囊和精子囊。生长在低潮带岩石上,中国南方沿海生长繁茂,山东、辽宁等地也有分布。
扩展资料
羊栖菜生长习性:羊栖菜的生长和发育季节随着生长的地区而不同,黄、渤海产幼苗初见8~11月,次年 5~10月成熟;东海产幼苗见于9月至次年 2月,4~8月间成熟;南海产幼苗成熟期很早,一般为2~6月(曾呈奎等 2000)。繁殖期一般在 5~10月,南方由于气温较高,比北方要提前些。
羊栖菜的藻体生长及发育明显受温度、光照、盐度及潮汐、营养盐等环境因子的影响。其中温度和光照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羊栖菜
羊栖菜是什么?羊栖菜好吃吗
羊栖菜,你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吧。它是一种藻类植物,是从日本开始流行起来的,经常作为日本的餐前小菜或者配备拌饭一起食用。羊栖菜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丰富的食物,我和你一起去了解吧。
羊栖菜是什么
羊栖菜,一种藻类植物,别名鹿角尖、海菜芽、羊奶子、海大麦等。藻体黄褐色,肥厚多汁,叶状体的变异很大,形状各种各样。生长在低潮带岩石上。研究发现羊栖菜含有人体所需的18种重要氨基酸(包括8种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14种重要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日本称其为“长寿菜”,每年大量从我国进口。
羊栖菜好吃吗
羊栖菜是一种藻类植物,因此会有新鲜的羊栖菜和干羊栖菜两种在市场上售卖。新鲜的口感会比较像海藻和木耳丝,会稍微有点脆。干的羊栖菜就会比较干,不会具有一样的营养价值。羊栖菜是公认的最有营养的海洋藻类,同时也是“降三高”的保健食品。羊栖菜广泛分布在我们东部沿海地区,最常见的是浙江沿海。
羊栖菜的营养
羊栖菜中所含丰富的多糖、食物纤维素、B族维生素、褐藻酸、甘露醇及人体必须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其多糖具有抗肿瘤作用,有促进造血功能和增强免疫功能的功效,防止血栓形成,降低胆固醇和防止高血压;
食物纤维素对大便秘结有明显好处,有效地防止肛肠疾病的发生,对高血压、大肠癌、贫血、骨质疏松、糖尿病、肥胖症、动脉硬化有特殊疗效
而其所含丰富的钙、碘、铁、钾、锌等,更是人们强身健体的必需物质;
羊栖菜的含碘量很高,能预防缺碘而引起的甲状腺肿大及儿童智力低下,痴呆等症的发生;
由于羊栖菜所含的热量较低,为此还是一种极好的低热减肥食品。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3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