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利复合肥多少钱一袋
您好:
复合肥料属于大宗商品,一般来说,厂家的利润每吨只有40-50元/吨,在这么低的利润的情况下,复合肥料的出厂价是经不起原料的任何涨跌的。所以说,复合肥料是没有固定价格的。原料涨价格就涨,原料跌价格就跌。在原料行情不稳的时间,有些厂家是每天都要更新一次价格,更极端情况下,一天会更新三次价格。
所以说,除了史丹利公司之外,其他人是没有办法提供他这个厂最新的价格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与厂家联系。
化肥属于农副产品吗?
不是的,化肥不是农副产品
应该是属于工业产品,
提供给农村用的东西,
属于农业生产需要的原料
化肥价格暴涨,涨幅达60%,未来会下跌吗?
会下跌,如今化肥上涨是因为俄罗斯的进口化肥减少所导致的,目前我国已经开始了化肥方面的控制,价格应该很快就会稳定下来,毕竟马上就要到种地的季节了,农民是整个国家的根本所在,国家不可能让农民因为种地而愁眉不展的。
化肥是用化学方法制造或者开采矿石,经过加工制成的肥料,也称无机肥料。所以化肥的的价格是与大宗商品尤其与矿产的价格挂钩的,尤其是与煤炭、天然气、硫磺等有关,而这些原材料去年开始,因为美国的大放水,价格上涨较大,化肥跟随上行。
而且这种化肥上涨最终会传导到下游产业链,比如粮食价格有可能会跟着上涨,另外饲料价格也会跟着上涨,食品工业价格也有可能跟着上涨。
我国化肥分为两种,一种是国内能够自主生产的,比如单质化肥类似氮肥、磷肥国内都能够自主生产,大家不用担心化肥供应不足的问题。但是对于钾肥目前我国仍然依赖进口。比如2021年我国钾肥进口达到784.6万吨,扣除53.6万吨的出口之后,净进口额达到731万吨,当前我国钾肥进口依赖度达到50%左右。
国家是很重视大宗商品的价格的,频繁调控,煤炭等已经明显回落,但仍处于高位,近期俄乌冲突又将本已经降温的大宗商品推高,国际矿石又大幅上涨,引发国内跟涨,估计矿石价格回落可能还要一段时间。另外,国际化肥供应也偏紧,需求较大而产量有限,也加剧了供应紧张。
对于化肥价格,发改委已经很重视,也多次调控,同时国家也通过发放补贴等方法来补贴农民。但最后有一点,化肥后期肯定要降价,只是时间问题。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还是会下调价格的。
cpl数据对期货大宗商品的影响
CPL是化肥产品的代表性期货品种,对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农业品市场影响:CPL作为一种化肥产品,对农业品市场的影响比较显著。化肥价格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供给量,从而对农产品价格产生影响。
2. 能源市场影响:CPL的生产和运输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因此CPL价格的变化也会对能源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3. 宏观经济影响:CPL期货价格的变化也会对宏观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CPL价格的上涨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加剧,从而对整个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总的来说,CPL作为一种重要的化肥产品,对农业品市场和能源市场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宏观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化肥属于哪个行业?
化肥属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行业分类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
根据最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化肥生产属于:
C门类制造业, 本门类包括13~43大类,指经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后成为新的产品,不论是动力机械制造,还是手工制作;也不论产品是批发销售,还是零
售,均视为制造建筑物中的各种制成品、零部件的生产应视为制造,但在建筑预制品工地,把主要部件组装成桥梁、仓库设备、铁路与高架公路、升降机与电
梯、管道设备、喷水设备、暖气设备、通风设备与空调设备,照明与安装电线等组装活动,以及建筑物的装置,均列为建筑活动本门类包括机电产品的再制造,指将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的批量化生产过程,再制造的产品达到与原有新产品相同的质量和性能。
26大类: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62中类: 肥料制造业, 指化学肥料、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的制造;
2621小类: 氮肥制造 ,指矿物氮肥及用化学方法制成含有作物营养元素氮的化肥的生产活动;
2622 小类:磷肥制造, 指以磷矿石为主要原料,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制成含有作物营养元素磷的化肥的生产活动;
2623小类: 钾肥制造 ,指用天然钾盐矿经富集精制加工制成含有作物营养元素钾的化肥的生产活动;
2624小类: 复混肥料制造 指经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加工制成的,含有两种以上作物所需主要营养元素(氮、磷、钾)的化肥的生产活动;包括通用型复混肥料和专用型复混肥料。
请根据具体生产的明细化肥种类归入上述明细小类。
化学试剂和助剂制造属于哪个行业
百度百科
目录
声明:百度百科是免费编辑平台,无收费代编服务
详情
1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利用化学工艺生产经济社会所需的各种化学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的总称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工业,习惯上称为“化学工业”(Chemical Industry),是指利用化学工艺生产经济社会所需的各种化学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的总称。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工业的国标代码是26,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中文名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外文名
Chemical Industry
简称
化学工艺
国标代码
26
依据标准
国家统计局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7)
快速
导航
子行业
行业趋势
细分行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工业共包括基础化学原料制造、肥料制造、农药制造、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合成材料制造、专用化学产品制造及日用化学产品制造7个子行业。[1]
子行业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制造业行业分类标准,基础化学原料制造行业包括:无机酸、无机碱、无机盐、有机化学原料制造和其他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五个细分子行业。主要产品包括“三酸两碱”(硫酸、硝酸、盐酸、烧碱、纯碱),电石、三烯、三苯、乙炔、萘等产品。基础化学原料上游主要是原油、天然气、煤炭、原盐等大宗商品,本身主要作为生产下游衍生化工产品的中间投入。
我国是全球基础化学原料制造大国。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纯碱、烧碱、硫酸、电石、甲醇、对苯二甲酸、聚氯乙烯等多个产品均位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国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面临的结构性和不可持续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大宗产品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十一五”期间,电石、乙醇、二甲醚、醋酸四种产品的开工率分别只有60.9%,40%,25%和61%。第二,资源环境代价过高。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是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在国家公布的废水、废气重点监控企业中,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企业占比超过五分之一。2013年,国家先后多次提高基础化学原料行业准入条件,并下大力气淘汰落后产能,但由于稳定经济增长、民间资本欠缺投资渠道等因素影响,企业数量过多、产能过剩等基本格局并未改变。
从需求层面来看,我国对基础化学原料的消耗没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之分,但是存在一定的周期性。表现在企业运行绩效上,通常是绩效变动,如毛利率、工业销售产值增速以及利润增速领先宏观经济变动。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引导基础化学原料制造行业优化升级。根据《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对部分产能过剩产业实施严格的总量控制措施,力争使得烧碱、纯碱、甲醇、电石的产能分别控制在3100万吨/年、3000 万吨/年、4000万吨/年、2800万吨/年。鼓励基础化工原料企业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在双酚A、多乙烯多胺、己二酸、脂肪族和脂环族二异氰酸酯(ADI)、环氧丙烷(过氧化氢法)等高端石化产品生产中取得突破。同时,鼓励企业实施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能量系统优化项目,减少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肥料制造
肥料制造行业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料、有机肥料、生物肥料和其他肥料制造六个细分行业。由于有机肥料、生物肥料及其他肥料占比低于2%,通常肥料制造业是指以氮肥、磷肥、钾肥及复合肥料为主的化肥工业。化肥工业上游主要是煤炭、天然气、钾矿、磷矿等大宗商品,产品90%用于农业,10%用于工业。其中,农用化肥氮、磷、钾施用比例为 1∶0.36∶0.18。
查看更多
词条目录
百科名片
细分行业
子行业
行业趋势
发展形势
经济效益
TA说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3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