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减量相关技术工作示范方案 化肥减量技术讲座ppt

解决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造成的农田环境污染等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

1、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合理布局畜禽养殖场,治理养殖业粪便污染。

2、加强规范农村塑料、医疗废弃物的回收工作。加强对秸秆的综合利用,充分利用生物技术对秸秆进行综合处理。

3、加快对农村旱厕改造的步伐,尽快给农村排水渠加盖板。

4、针对性地进行土壤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的有效措施要基于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例如就农业发展带来的土地污染而言,要针对化学污染的主要化学元素进行分析,充分利用化学中和反应原理使得土壤中的有害元素或者过剩元素进行中和吸收,达到化学除污的效果。

5、重视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民本身对于农业有自己独特的经验与认识,除污意识的引导以及科学有效的除污方式引导能更有效地防治土壤污染和进行农业环境保护。所以加强农民农业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对于农业土地污染防治和农业环境保护而言将事半功倍。

扩展资料:

农田环境污染的表现:

1、影响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在一些农村,农药瓶、化肥袋、塑料薄膜、塑料袋等到处乱扔,“白色污染”严重。由于不按科学配制,超标使用大量高毒、剧毒农药和化肥,致使农田中鸟类、青蛙、蚯蚓等益虫、益鸟数量大量减少,河流内鱼虾遭受毁灭性毒害,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使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2、影响耕地质量

轻视有机肥的使用,长期过量地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减少、地力下降。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渣不适当的使用,对土壤理化性质造成很大影响。一些农村做饭用柴,砍伐树木现象严重,好多地方变得满目疮痍,严重破坏了植被,造成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

化肥减量相关技术工作示范方案 化肥减量技术讲座ppt

如何减少农药化肥造成的污染,请给出可行性方案

1、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控制使用量,不超标超量使用,最好选择生物制剂;

2、合理轮作,控制病虫害的发现,以此也可以控制农药的使用量;

3、对土壤中的未被吸收和分解的化肥农药残留进行激活再次利用,如此不仅可以避免土壤污染,还可以节省成本。

当然还有很多的方面,你可以多查一些权威的资料。

乡村农药减量增效的典型

乡村农药减量增效的典型有:江西省永修县推进的统防绿防融合。

其基本做法是:

大力发展统防统治。以植保装备现代化为突破口,整合水稻病虫疫情控制、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和全程社会化补助项目,实施购机奖补和作业补贴政策,推进大型植保机械快速增长。

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以水稻、柑橘、蔬菜、茶叶等主要农作物为重点,以物理诱控、生态调控、生物防治、安全用药技术为核心,集成推广适合不同作物、不同生态区域、不同层级农产品生产的简便易行、绿色环保、生态安全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推动统防绿防融合发展。通过技术融合,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宜大面积推广的绿防统防融合技术,在水稻上重点融合应用稻田耕沤和种子消毒预防、灯诱性诱控虫、稻鸭(鳖、虾)综合种养治虫控草、生物农药及高效低毒农药控害、植保无人机和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统防,做到农作物病虫害立体综合防控多措并举、协调配合。

为什么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 白由路答记者问

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的工作主线,大力推进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积极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农业部制定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实施方案,加大工作力度,强化责任落实,有力有序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农业部

2015年2月17日

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粮食的“粮食”。化肥在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也存在化肥过量施用、盲目施用等问题,带来了成本的增加和环境的污染,亟需改进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不合理投入,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此,农业部制订《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一、现状和形势

(一)化肥施用现状。我国是化肥生产和使用大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化肥生产量7037万吨(折纯,下同),农用化肥施用量5912万吨。专家分析,我国耕地基础地力偏低,化肥施用对粮食增产的贡献较大,大体在40%以上。当前我国化肥施用存在四个方面问题:一是亩均施用量偏高。我国农作物亩均化肥用量21.9公斤,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每亩8公斤),是美国的2.6倍,欧盟的2.5倍。二是施肥不均衡现象突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长江下游地区和城市郊区施肥量偏高,蔬菜、果树等附加值较高的经济园艺作物过量施肥比较普遍。三是有机肥资源利用率低。目前,我国有机肥资源总养分约7000多万吨,实际利用不足40%。其中,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为50%左右,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为35%左右。四是施肥结构不平衡。重化肥、轻有机肥,重大量元素肥料、轻中微量元素肥料,重氮肥、轻磷钾肥“三重三轻”问题突出。传统人工施肥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化肥撒施、表施现象比较普遍,机械施肥仅占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30%左右。

(二)面临的形势。化肥施用不合理问题与我国粮食增产压力大、耕地基础地力低、耕地利用强度高、农户生产规模小等相关,也与肥料生产经营脱离农业需求、肥料品种结构不合理、施肥技术落后、肥料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相关。过量施肥、盲目施肥不仅增加农业生产成本、浪费资源,也造成耕地板结、土壤酸化。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是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措施,也是促进节本增效、节能减排的现实需要,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实施可行性。从国外的经验看,欧盟、北美、亚洲、中东部分发达国家的化肥施用量都呈现先快速增长、达到峰值后保持稳中有降或持续下降的趋势,逐步走上了减肥增效、高产高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从我国的实际看,通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目前三大粮食作物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达到33%、24%和42%,比项目实施前(2005年)分别提高了5、12和10个百分点。在肥料利用率提高的同时,化肥用量增幅出现下降趋势。2013年全国化肥用量增长1.3%,分别比2012年和2005年低1.1和1.5个百分点。如果科学施肥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耕地质量水平不断提升,肥料利用率逐步提高,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二、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

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牢固树立“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理念,依靠科技进步,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和专业化农化服务组织,集中连片整体实施,加快转变施肥方式,深入推进科学施肥,大力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增加有机肥资源利用,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加强宣传培训和肥料使用管理,走高产高效、优质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安全。

(二)基本原则

一是保障生产、节本增效。在减少化肥不合理投入的同时,通过转变肥料利用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生产实际和施肥需要,加强分类指导,制定分阶段、分区域、分作物控肥目标任务,稳步推动各项措施落实。

三是统筹兼顾、综合施策。统筹考虑土肥水种等生产要素和耕作制度,按照农机农艺结合的要求,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技术、法律等手段,有效推进科学施肥。

四是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企业主推、社会参与,创新实施方式,充分调动推广、科研、教学、企业和农民积极性,构建合力推进的长效机制。

(三)目标任务

到2020年,初步建立科学施肥管理和技术体系,科学施肥水平明显提升。2015年到2019年,逐步将化肥使用量年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力争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一是施肥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20年,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等养分结构趋于合理,有机肥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达到60%、提高10个百分点;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达到60%、提高25个百分点。

二是施肥方式进一步改进。到2020年,盲目施肥和过量施肥现象基本得到遏制,传统施肥方式得到改变。机械施肥占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40%以上、提高10个百分点;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1.5亿亩、增加8000万亩。

三是肥料利用率稳步提高。从2015年起,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平均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以上,力争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到40%以上。

三、技术路径和区域重点

(一)技术路径

一是精,即是推进精准施肥。根据不同区域土壤条件、作物产量潜力和养分综合管理要求,合理制定各区域、作物单位面积施肥限量标准,减少盲目施肥行为。

二是调,即是调整化肥使用结构。优化氮、磷、钾配比,促进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配合。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引导肥料产品优化升级,大力推广高效新型肥料。

三是改,即是改进施肥方式。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意识和技能。研发推广适用施肥设备,改表施、撒施为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叶面喷施等方式。

四是替,即是有机肥替代化肥。通过合理利用有机养分资源,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实现有机无机相结合。提升耕地基础地力,用耕地内在养分替代外来化肥养分投入。

(二)区域重点

东北地区。施肥原则:控氮、减磷、稳钾,补锌、硼、铁、钼等微量元素肥料。主要措施:结合深松整地和保护性耕作,加大秸秆还田力度,增施有机肥;适宜区域实行大豆、玉米合理轮作,在大豆、花生等作物推广根瘤菌;推广化肥机械深施技术,适时适量追肥;干旱地区玉米推广高效缓释肥料和水肥一体化技术。

黄淮海地区。施肥原则:减氮、控磷、稳钾,补充硫、锌、铁、锰、硼等中微量元素。主要措施:周期性深耕深松和保护性耕作,实施小麦、玉米秸秆还田,推广配方肥、增施有机肥,推广玉米种肥同播,棉花机械追肥,注重小麦水肥耦合,推广氮肥后移和“一喷三防”技术;蔬菜、果树注重有机无机肥配合,有效控制氮磷肥用量;设施农业应用秸秆和调理剂等改良盐渍化土壤,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使用石灰等调理剂改良酸化土壤,发展果园绿肥。

长江中下游地区。施肥原则:减氮、控磷、稳钾,配合施用硫、锌、硼等中微量元素。主要措施: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推广配方肥、增施有机肥,恢复发展冬闲田绿肥,推广果茶园绿肥;利用钙镁磷肥、石灰、硅钙等碱性调理剂改良酸化土壤,高效经济园艺作物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

华南地区。施肥原则:减氮、稳磷、稳钾,配合施用钙、镁、锌、硼等中微量元素。主要措施: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推广配方肥、增施有机肥,适宜区域恢复发展冬闲田绿肥种植;注重利用钙镁磷肥、石灰、硅钙等碱性调理剂改良酸化土壤;注重施肥技术与轻简栽培技术结合,高效经济园艺作物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

西南地区。施肥原则:稳氮、调磷、补钾,配合施用硼、钼、镁、硫、锌、钙等中微量元素。主要措施: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注重沼肥、畜禽粪便合理利用,恢复发展冬闲田绿肥种植;推广配方肥、增施有机肥,注重利用钙镁磷肥、石灰、硅钙等碱性调理剂改良酸化土壤,山地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作物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

西北地区。施肥原则:统筹水肥资源,以水定肥、以肥调水,稳氮、稳磷、调钾,配合施用锌、硼等中微量元素。主要措施:配合覆膜种植推广高效缓释肥料,实施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推广配方肥、增施有机肥;在棉花、果树、马铃薯等作物推广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结合工程措施利用石膏等调理剂改良盐碱地。

四、重点任务

(一)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实施方式,加快成果应用,在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上推进测土配方施肥。一是拓展实施范围。在巩固基础工作、继续做好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的同时,扩大在设施农业及蔬菜、果树、茶叶等经济园艺作物上的应用,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二是强化农企对接。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测土配方施肥的积极性,筛选一批信誉好、实力强的企业深入开展合作,按照“按方抓药”“中成药”“中草药代煎”“私人医生”等四种模式推进配方肥进村入户到田。三是创新服务机制。积极探索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结合、政府购买服务的有效模式,支持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向农民提供统测、统配、统供、统施“四统一”服务。创新肥料配方制定发布机制,完善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

(二)推进施肥方式转变。充分发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头作用,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施肥方式转变。一是推进机械施肥。按照农艺农机融合、基肥追肥统筹的原则,加快施肥机械研发,因地制宜推进化肥机械深施、机械追肥、种肥同播等技术,减少养分挥发和流失。二是推广水肥一体化。结合高效节水灌溉,示范推广滴灌施肥、喷灌施肥等技术,促进水肥一体下地,提高肥料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三是推广适期施肥技术。合理确定基肥施用比例,推广因地、因苗、因水、因时分期施肥技术。因地制宜推广小麦、水稻叶面喷施和果树根外施肥技术。

(三)推进新肥料新技术应用。立足农业生产需求,整合科研、教学、推广、企业力量,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追踪国际前沿技术,开展联合攻关。一是加强技术研发。组建一批产学研推相结合的研发平台,重点开展农作物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研究,速效与缓效、大量与中微量元素、有机与无机、养分形态与功能融合的新产品及装备研发。二是加快新产品推广。示范推广缓释肥料、水溶性肥料、液体肥料、叶面肥、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高效新型肥料,不断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动肥料产业转型升级。三是集成推广高效施肥技术模式。结合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按照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肥规律,分区域、分作物制定科学施肥指导手册,集成推广一批高产、高效、生态施肥技术模式。

(四)推进有机肥资源利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特点,积极探索有机养分资源利用的有效模式,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一是推进有机肥资源化利用。支持规模化养殖企业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推广规模化养殖+沼气+社会化出渣运肥模式,支持农民积造农家肥,施用商品有机肥。二是推进秸秆养分还田。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快速腐熟还田、过腹还田等技术,研发具有秸秆粉碎、腐熟剂施用、土壤翻耕、土地平整等功能的复式作业机具,使秸秆取之于田、用之于田。三是因地制宜种植绿肥。充分利用南方冬闲田和果茶园土肥水光热资源,推广种植绿肥。在有条件的地区,引导农民施用根瘤菌剂,促进花生、大豆和苜蓿等豆科作物固氮肥田。

(五)提高耕地质量水平。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水利配套设施,改善耕地基础条件。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控污修复、治理盐碱、改造中低产田,普遍提高耕地地力等级。力争到2020年,耕地基础地力提高0.5个等级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2个百分点,耕地酸化、盐渍化、污染等问题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耕地基础生产能力,确保在减少化肥投入的同时,保持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农业部成立由部领导任组长的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协调指导组,部内有关司局和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种植业管理司负责具体工作。各省(区、市)成立由农业厅(委、局)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推进落实领导小组,加强协调指导,推进各项措施落实。

(二)上下联动推进。结合实施延伸绩效考核,建立上下联动、多方协作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整合力量、加强督查。重点实施区域要建立协作机制,相互交流、共同促进。充分发挥教学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的技术信息优势,鼓励开展技术推广、政策宣传、技术培训、服务指导等工作。

(三)完善扶持政策。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规模,支持秸秆还田、绿肥种植、增施有机肥和水肥一体化、机械施肥等技术推广。对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提供科学施肥服务和施用有机肥、配方肥、高效缓释肥料予以补助。积极争取金融、保险、税收等政策,支持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开展。

(四)强化技术支撑。农业部成立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专家指导组,提出具体技术方案,开展指导服务,把各项关键技术落实到位。落实好化肥农药减施综合技术研发重大专项。推动建立全国肥效监测网络,完善肥料使用调查统计制度,及时、准确掌握肥料使用和效应评价数据。地方各级农业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专家团队,围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五)加强宣传培训。开展“科学施肥进万家”主题宣传活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大力宣传科学施肥知识,增强农民科学用肥意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训力度,着力提高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科学施肥技术水平。

(六)加强法制保障。抓紧制定出台《耕地质量保护条例》和《肥料管理条例》,加快建立健全耕地质量保护和肥料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肥料使用管理,规范农业生产过程,加强肥料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利益。

如何实现化肥零增长和化肥减施?

要实现化肥零增长和化肥减施,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和方法:

1. 科学施肥。合理选用药肥配比,充分利用农业技术手段,实行施肥的精准化,最大限度减少循环盐分的量,增加作物的吸肥利用效率。

2. 善用生肥。利用有机肥、人工肥、土壤绿肥等生态肥育种,营造健康的微生物群落,促进土壤肥力的提高,减少化肥排放。

3. 优化土壤肥力。采取封禁恢复农业、物理整地、紫色土培育等措施,合理开垦、利用农田,强化农田保护,减轻化肥对农田的损害。

4. 植物源绿肥。采用扩大绿肥、增加有机肥使用和适度施肥等成效显著的生态措施,来减少化肥使用。

5. 种植适应性强的品种。在育种选择上,注重选育适应性强、生长势旺、抗旱抗病的新品种,有利于单亩产量的增加,减少化肥的使用。

6. 推行精准农业。通过农情监测、综合调查、监测分析,科学选用肥料种类和施肥量,减少化肥的浪费。

需要注意的是,化肥零增长和化肥减施需要同时注重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提升,采用多种措施结合,多方面推进,建立健全的评估体系,才能够实现化肥减施和减少污染的目标。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3616.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3年4月5日 上午9:02
下一篇 2023年4月5日 上午9:03

相关推荐

  • 提前预警小麦播种后多久使用除草剂效果最好顺口溜里有答案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提前预警:小麦播种后多久使用除草剂效果最好顺口溜里有答案!   要想小麦收成好   既没病虫又没草   除草必须要斩根   用药时间早知道   收种实行机械化   秸杆还田进万家   杂草种子埋地里   温湿适宜就发芽   小麦田里杂草多   难防要数禾本科   硬草雀麦野燕麦   节草菵草早熟禾   及时防除阔叶…

    肥料资讯 2023年2月8日
    00
  • 乙二胺四乙酸螯合铁PH(乙二胺金属螯合物)

    EDTA二钠盐溶液呈酸性还是碱性?PH值是多少? 呈酸性,PH值为4.7。 EDTA是指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分子式为 Na2H2Y·2H2O,可简写成 H2Y2-。Na2H2Y·2H2O水溶液pH约为4.7。酸性。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又叫做EDTA-2Na。EDTA二钠22℃时,100mL水中可溶解11.1g,此溶液的浓度约为0.3mol/L。 中文名称:ED…

    肥料资讯 2022年9月4日
    00
  • 柠檬氨基酸叶面肥在农业中的应用:一种高效的植物营养补给方式

    柠檬氨基酸叶面肥在农业中的应用:一种高效的植物营养补给方式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农民需要采用各种方法来改善土壤质量和增加植物营养。柠檬氨基酸叶面肥是一种高效的植物营养补给方式,它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抗逆能力,增加产量和品质。 一、柠檬氨基酸叶面肥的优点 1.提高光合作用 柠檬氨基酸叶…

    肥料资讯 2023年3月22日
    00
  • 2022农村养鱼前景如何附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鱼肉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肉类,可以说是老少皆宜,因此在市场上一直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食材,而现在农村搞养殖项目是目前非常火热的,所以很多农民都开始打算养鱼来增加收入。那么农村养鱼前景如何?附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一、2022农村养鱼前景如何?   在农村养鱼在农村养鱼优势比较多,因为农村的老水塘比较多,养殖者可以承包后简单整挖一下就可以做成新的池塘投放鱼苗…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2日
    00
  • 虎眼万年青(海葱)的养殖养护方法有哪些呢

      海葱鳞茎卵球形,绿色,具膜质鳞茎皮。叶数枚,基生,带状或条形,有时稍带肉质。花葶长或短;花多数,排成顶生的总状花序或伞房花序,具苞片;花被片6,离生,宿存;雄蕊6,花丝扁平,基部扩大,花药背着,内向开裂;子房2—3室,胚珠多数,花柱短圆柱状或丝状,柱头不裂或浅3裂。   蒴果倒卵状球形,具3棱或3浅裂。种子几颗至多数,具黑色种皮。 海葱性喜阳光,亦耐半阴…

    肥料资讯 2023年3月22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