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一亩大豆要用多少肥料
种植大豆:底肥每亩地施农家有机肥400公斤、钙镁磷肥36公斤,瘠薄土壤还需施尿素100公斤。农家有机肥在整地前施入,通过翻地和耕地将肥料翻入耕作层中,化肥在整地时施用,并使之与土壤融合。间作套种或因农事季节安排的关系,不便给大豆施用底肥时,也可以有计划地把底肥施在大豆的前作上。种肥每亩施腐熟农家有机肥150公斤、尿素4.6公斤、氯化钾10公斤。土壤肥力较高或者已施入大量优质农家肥的地,可不施氮素化肥。施用方法是将肥料施入播种穴内,施入深度为8厘米~10厘米,肥料与种子要被土壤隔开,这样既可防止烧种、烧苗,又能为大豆苗期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早发。或将肥料与土杂肥堆制后作盖籽肥。中下肥力水平的土壤,苗期追肥结合第一次中耕除草时进行,每亩施尿素5公斤,或氮、磷、钾复合肥10公斤,或施人粪 250公斤,也可在雨前或雨后将氮素化肥撒施在距大豆植株四五厘米远的行穴间,但切忌肥料直接接触大豆植株,以防烧苗。生长较弱的大豆,开花前或始花期追肥效果较好。每亩追施尿素75公斤,氮素化肥应抢在雨前或雨后追施,但应注意防止肥料与植株直接接触。
种植大豆这一粮油类作物的话使用生物有机肥做底肥得怎么用量?
楼主用生物有机肥作底肥是个不错的选择。
推荐用秀谷的生物有机肥做底肥,每亩60-100公斤。
生物有机肥是不能替代化学肥料的,但可以减少化学肥料用量的30%左右,这样比单纯使用化学肥料要环保得多。建议配合氮磷钾肥料使用,施用后覆土浇水即可。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种植大豆需要上多少肥?需要什么肥?
大豆按产地的农业生态条件和种植时期,可分为春大豆和夏大豆,施肥和管理既要考虑其共同的需肥特点和施肥原则,又要结合当地具体生产条件,做到因地制宜。
需肥特点
花荚期是养分吸收高峰花荚期既是干物质累积的高峰期,又是氮、磷、钾养分吸收的高峰期,例如从分枝末期至鼓粒前期,干物质和氮(N)、磷(P2O5)养分累计量分别占全生育期总量的58.7%、60.8%,因此初花是追肥的关键期。
需氮量大,但根瘤能固氮大豆需氮量较大,是需磷量的4.5~5倍;由于根瘤能固氮,可满足自身需要量的40%~60%,所以氮肥可以少施。但不能不施,因为根瘤长成之前缺乏固氮能力。需要注意施氮量不宜过大,否则会对生物固氮起到抑制作用。
需钙量大,喜硫,对缺钼敏感大豆对钙需求量较大,其籽粒钙含量是小麦籽粒钙含量的10多倍;大豆喜硫,施用硫酸钾较氯化钾更能提高大豆品质;钼有助于根瘤形成和提高固氮作用,大豆对缺钼敏感。所以要注意钙、硫、钼等中微量元素的缺乏和施肥矫正。
与禾本科作物间套作可防治缺铁以豆科和玉米间套作为例,大豆根瘤能固氮,除了自用外还可以供应玉米。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的根系能分泌麦根酸,活化土壤中难溶性铁的能力较强,不但自身不缺铁,根系活化土壤铁能力较弱的大豆也跟着受益。
忌重迎茬重迎茬抑制根瘤固氮,并造成对土壤养分偏畸吸收,再加上根系分泌物的自毒作用(即化感作用),很容易使大豆缺素和感染病虫害。这些问题在黑龙江省等大豆集中产区尤为突出。
施肥原则
提高施肥技术大豆施肥应该氮、磷、钾配合,氮肥适当少施,追肥应以初花期为重点;要注意钙、硫和钼等中、微量元素的缺乏,可采取叶面施肥、微肥拌种等措施解决;提倡根瘤菌剂混合拌种,以提高结瘤效率;注意大豆重迎茬问题及其与施肥的关系。对重迎茬严重又难以避免的地块,可适当增加氮肥施用量或选用通用型复合肥,以弥补大豆重迎茬造成的固氮能力下降。但施氮量不可过多,否则反而抑制固氮作用。
加强综合管理提倡结合深耕整地施用有机肥。春大豆可在前茬秋收后深耕(20厘米左右),春季播种;夏大豆可在种麦前深耕,种豆前浅耕抢种;东北春大豆和黄淮海地区夏大豆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机械化条件,采用不同的耕作、播种、施肥等管理模式,除非机械化分层施肥,应该在初花期施用适量氮肥;苗期要进行中耕培土和除草;花荚期如遇干旱要适当灌水;通过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防治霜霉病、病毒病、豆天蛾、食心虫、造桥虫、蚜虫、菟丝子等病虫草害。
春大豆和夏大豆
产地和播种春大豆主产区包括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尤以黑龙江省种植面积较大。春大豆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9月上旬至下旬收获;麦茬夏大豆以黄淮海地区为主,一般在6月上旬至中旬抢时播完,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收获。
施肥技术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省的土壤肥力较高,施肥量相对较少;一般都有机械化播种和施肥条件,可进行一次性分层施肥。即将全部化肥在播种时与种子隔开,分别侧深施到5厘米和10厘米以下土层,上、下土层的施肥量分别约占1/3和2/3。初花期再酌情喷施几次尿素溶液(0.5%)、磷酸二氢钾溶液(0.1%~0.2%)和微肥溶液(0.05%钼酸铵等)等叶面肥;黄淮海地区夏大豆的施肥技术可参考东北地区春大豆,但其土壤肥力,特别是钾含量较低,又多在冬小麦收获后夏播,在秋季收获。夏大豆与春大豆相比,生育期短开花早,要求抢时早播,因此施肥量要适当增加,除基肥或种肥外,在初花期每亩酌情追肥尿素3~5公斤;或用以下微肥或生长素:1、植物动力2003 1000倍叶面喷雾和灌根,2、0.15%天然芸苔素乳油6000-10000倍叶面喷雾和灌根,3、科宝植物优生素1500-3000倍(移栽作物、药害和肥害、冻害、涝害、强根壮苗、控旺使用1500倍)叶面喷雾和灌根,4、绿风95 600倍叶面喷雾和灌根,5、金邦1号植物健生素500倍叶面喷雾和灌根,6、绿亨天宝高效植物增产剂1500倍叶面喷雾和灌根,7、新自然含氨基酸叶面肥300~500倍叶面喷雾和灌根,8.奇茵植物基因活化剂1500倍叶面喷雾和灌根即可。上述方法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已经证明效果很好。
。
如何高效种植大豆?种植过程中要注意哪方面的问题呢?
根据本人多年的种植经验,总结出提升大豆种植效益的措施如下:
一、科学选种
要获得高产大豆,选择和选育优质种子是关键。因此,选择的种子应符合土壤和气候条件,尤其是耐盐性好、使用方便的种子。同时种子饱满,成活率高,油脂和蛋白质含量高,使种植的品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有利于扩大种植的经济效益。
二、建立适当的轮作制度
早期主要利用深层土壤,结合土壤、剪切和耙耕,改善土壤性质,促进土壤生长。同时,注意不要种植连作作物,不要种植坡地,不要种植虫害威胁严重的地块。不断更新品种,尝试在同一地块上使用不同的新皮重,对于缓解重复种植的危机也有很好的效果。良好的营养调控,大量施用有机肥,科学使用生物菌肥,注重土壤肥力,激活土壤结构,保证充足的营养价值,增强植物抗性,激发高产潜力。
三、虫害综合防治
病虫害防治要树立“预防重于治疗”的理念。按照减少农药使用的原则,有效控制病虫害。农业防治的主要措施是选择和种植抗病品种,增加抗病潜力。合理轮作,降低产量,满足作物生长。打扫花园。专注于治疗。此外,注重优化现场管理也非常重要。只需选择种植的时间和深度。当温度保持在10℃左右时,开始播种。播种时可根据品种特点合理密植。适当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均衡施用氮、磷、钾肥。不要过量施用氮肥,以免晚熟。
四、科学施肥
施肥为了满足养分供应,应根据不同的生育期确定合适的施肥模式。使用基肥,大豆会长得长,一定要用足基肥。缺钾地区应使用有机肥、磷肥,部分使用氮钾肥。有机肥用量为每亩2~3m3。磷肥与磷酸钙粉混合,深沟施入,满足生长养分需求。使用种肥,满足苗期的营养需求。肥料以速效磷肥为主,含少量氮肥和微肥。磷肥和钙肥,每亩10-20公斤,深沟播种。微量肥料,钼酸铵。固氮后,种子和根瘤菌以200-250克/亩的比例混合,产量显著提高。追肥、基肥、肥必须协调,一般不需要追肥。但后期生长旺盛,需要大量养分。为了增花保荚,可根据生长情况适当施用氮肥。使用尿素,每亩5公斤。
以上就是关于高效种植大豆的方法和技巧,供大家了解参考和学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种植大豆的肥料用量每亩用氮磷钾各多少公斤是最合理的?
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其种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还含有氨基酸、脂肪酸和维生素,这些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很容易为人体吸收利用。可以说,大豆是改善人们物质生活,提高现代食品质量的重要物质。
一、
需肥特性
大豆是需肥较多的作物,因为形成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尤其是氮、磷、钾。一般认为,每生产100Kg大豆,需吸收氮(N)5.3-7.2Kg,磷(P2O5)1-1.8Kg,钾(K2O)1.3-4.0Kg,与其他作物相比,大豆籽粒中氮、钾含量是小麦的两倍多,是水稻的四倍多,磷含量比小麦多30%,比水稻多40%。
由于大豆根部生有根瘤,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可供给大豆生长发育所需,因此,大豆生长所需的氮素并不完全需要根系从土壤中吸收,而仅需吸收1/3的氮素,其余的2/3则由根瘤菌固氮来满足大豆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为获得大豆高产,应重视大豆施肥。
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大豆需肥的数量不同。一般讲,苗期是由种子营养转为靠自身根系吸收营养时期,此时植株小,生长量少,对养分的需求量少,但此期为促进根系生长及根瘤的形成,应供应充足的磷素,并施入少量氮肥。一般在形成第一夏叶以前,根瘤菌从根毛侵入根部而迅速繁殖,根部受到刺激形成根瘤,通过根部疏导组织,作物将糖类运送给根瘤菌,根瘤菌将其固定的硝态氮供给大豆,随着大豆的生长、根瘤增大、数量增多,根瘤菌固氮能力逐渐增强,供给大豆氮素能力增多。开花结荚期为大豆营养与生殖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大豆对养分的吸收达到高峰,充足养分供应可提高单株结荚率,明显提高大豆产量。鼓粒期以后,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能力降低,吸收量明显减少。有资料表明,大豆开花以前,氮素吸收量仅占全年生育期总吸收量的16.6%,磷(P2O5)占
2.4-12.4%,钾(K2O)占25.6%。到开花结荚期则分别吸收N73.4%、P2O5、K2O82.1%。
二、
施肥技术
1.
基肥
施基肥是大豆高产的基础,尤其是春播大豆,生育期较长。基肥应该包括全部有机肥、磷肥及部分氮肥,缺钾地块应施用钾肥。有机肥充足,可满足大豆对多种元素需要,尤其是钾及微量元素。有机肥每亩用量为2-3m3,磷肥可用普钙与磷矿粉结合。磷矿粉开沟施于深层,供大豆全生育期生长需要。
2.
种肥
种肥要满足于苗期对养分的需要。由于苗期根少根小,对养分吸收能力弱,应供应足够的养分。种肥以速效性磷肥为主,配合少量微肥及氮肥。地力高的地块可不施氮肥;磷肥每亩用普钙10-20
Kg,开沟施于种子附近;微肥可采用钼酸铵拌种。为促进大豆根瘤菌的形成,提高根瘤数量,早固氮多固氮,可采用根瘤菌剂拌种,每亩用根瘤菌剂
200-250g,增产效果显著。
3.
追肥
在施足基肥与种肥的情况下,一般大豆苗期不需要追肥。开花结荚期,由于植株生长旺盛,需要大量养分,此时为满足大豆生长发育的需要,增花保荚,提高大豆产量,应在此期追施适量氮肥,一般每亩用尿素5-10
Kg,时间掌握在开花前或初花期,肥地、长势强的地块为防止植株徒长,用量宜少或不施,肥力低、生长弱的地块宜早施、多施。
另外,可在花荚期页面喷施1-3%的过磷酸钙或0.15%的钼酸铵溶液,或0.1-0.15%的硼酸溶液375–750
Kg/hm2,可改善大豆品质并促进大豆早熟。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3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