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都有什么要求?
马铃薯是一种无性繁殖的作物,利用块茎进行种植。影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因素,除栽培技术,种薯的好坏外,栽培环境条件如土壤,肥料,温度,水分,光照等,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那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哈。
一,土壤
马铃薯的产品是块茎,块茎在土壤中形成和膨大,因此块茎的形成和膨大除了受温度和光周期的影响外,还与土壤中的营养,水分和通气状况密切相关。
马铃薯要求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疏松,透气良好,这样才能保证薯块的正常形成和快速膨大,使得马铃薯块茎整齐,薯皮光滑,产量和淀粉含量均高。
微酸性的沙壤土或壤土最适宜种植马铃薯,这样的土壤疏松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而且有利于耕作,春季播种时地温回升快,适宜于早播,雨水多时还能及时渗下,防涝性强。黏性土壤透水性差,保水保肥能力强,但土壤湿冷,播种后不易及时出苗,容易造成烂种。水多时又不容易渗下,容易造成烂薯,品质差。而碱性的土壤容易导致马铃薯出苗缓慢,缺苗断垄,块茎容易发生疮痂病,产量低。
二,温度
温度是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中外界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它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对地上部茎叶的生长,地下块茎的膨大以及病害的发生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关系到按排播期,决定种植密度及如何进行栽培管理等。
马铃薯通过休眠后,温度超过5℃就能发芽。播种后,当地温在10–13℃时,幼芽就会生长迅速,出苗快。马铃薯茎叶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1℃,当温度超过25℃以上时,茎叶生长缓慢,30℃以上时,呼吸作用增强,白天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营养就被呼吸作用所消耗,造成营养失调,当温度下降到零下1-2℃时,植株就会受冻枯亡。
地下块茎对温度的反应比茎叶更敏感,地温10℃左右时块茎膨大缓慢,其最适宜的温度为15–18℃,养分累积迅速,块茎膨大快,而且薯皮光滑,品质好。同时,温度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还体现在某些病虫害的发生上,如高温高湿适,晚疫病发生严重,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块茎的质量。
当温度过高时,尤其是当温度超过25℃时,块茎膨大缓慢,当温度超过30℃以上时,块茎停止膨大,品质下降,产量低,不耐贮藏。如果块茎停止膨大后,外界温度又下降了,条件又适宜了马铃薯的生长,就会发生次生生长,形成各种各样的畸形薯。
三,水分
水是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成分,马铃薯块茎中的水分含量较多,其又是马铃薯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一,也是马铃薯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
马铃薯与其他作物相比,是需水较多的作物,只有在各生育阶段均能满足对水分的需求,才能更有效地发挥肥料的作用,促进植株健壮生长,以达到高产的目的。马铃薯产量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与土壤水分供应状况密切相关,尤其是在块茎形成期进行合理的灌溉,可以显著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如果此期缺水或水分供应不均匀,植株生长迟缓,块茎形成数量少,畸形率高,从而影响块茎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充足和均匀的水分供给是马铃薯高产和提高品质的重要保证。
四,光照
马铃薯是喜光作物,马铃薯的生长,形态形成和产量对光照强度和光照周期有强烈反应。如果将植株长期处于光照强度弱或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植株生长细弱,叶片薄,颜色淡,光合作用低,块茎小,产量低,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长日照对马铃薯的茎叶生长和开花有利,短日照有利于养分的累积,块茎膨大。在马铃薯生长发育期间,光照充足,可使茎叶生长旺盛,光合作用强,养分累积多,块茎大而整齐,产量高,品质好。
马铃薯在发芽期,光对块茎的芽有抑制作用,在散光下催芽,可使马铃薯的幼芽粗壮,绿色短壮芽。这样的芽播种时不易损伤,出苗整齐而健壮,易获得高产。
马铃薯茎叶生长期,强光照,短日照和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幼苗期根的形成,使幼苗期根系发达,茎叶健壮。发棵期需要较强的光照,较长的日照时间和合适的温度,才能使植株生长健壮,枝繁叶茂,茎秆粗壮,为地下块茎的膨大奠定良好的基础。结薯期强光短日照,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块茎的膨大和养分的累积,薯块大,淀粉含量高,块茎产量和质量好。
马铃薯块茎形成和膨大期,日照长短不影响匍匐茎的形成,但短日照可以抑制马铃薯植株的高度,也可以抑制匍匐茎的长度,并且可以使匍匐茎的顶端提早膨大,使马铃薯成熟期提高。
五,肥料
肥料是植物的粮食,没有足够的营养,任何作物都不能获得高产。马铃薯是高产作物,对肥料的需求比较大。在马铃薯的栽培过程中,为了实现马铃薯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十多种的营养元素,这些营养元素的合理搭配,对产量的形成和品质的好坏起着重要的作用。
每一种营养元素在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能互相取代的,缺乏任何一种营养元素,都会引起马铃薯的生长失调,最终导致减产和品质的下降。
马铃薯一生中吸收最多的营养元素是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是促进根系发育,茎叶生长和块茎膨大的主要元素。马铃薯是含钾较多的作物,一生中需钾最多,其次是氮肥和磷肥。除此之外,还需要钙,镁,硫等多种微量元素。这些营养元素主要是以根系从土壤中获得,母薯提供一部分矿质营养和通过叶面补充来获得。
氮肥对马铃薯营养器官的形成和生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马铃薯的生育早期有充足的氮肥,能够促进根系的发育,增强植株的抗旱能力,提高出苗率,并能促进茎叶的快递生长,枝叶繁茂,光合作用旺盛,提高产量。但是氮肥过量又会导致植株徒长,通气不良,抑制了茎块的生长,导致产量下降。
磷肥可以促进马铃薯根系的生长,增强植株抗旱抗寒能力,增强抗逆性,从而提高产量。磷肥充足时,还能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幼苗生长健壮,可使马铃薯植株早熟,提高品质和产量,增加耐贮性。
马铃薯缺磷时,其症状表现非常明显,就是植株矮小,细弱,僵立,缺乏弹性,分枝减少,叶片和叶柄都向上竖立,叶片变小细长,叶缘向上卷曲,暗淡而无光泽,严重缺磷时,基部小叶叶尖褪绿并变褐,逐渐向全叶扩展,最后枯萎脱落。缺磷的马铃薯植株首先基部开始发生,逐步发展到全株。缺磷还会使马铃薯的根系和匍匐茎数量减少,有时块茎内部发生褐色创痕。所以我们必须要增施有机肥,补充氮磷复合肥。
马铃薯是典型的喜钾作物,钾肥对马铃薯光合作用影响很大,当钾肥充足时,植株生长健壮,茎秆结实,能减少倒伏,使叶片增厚,延缓叶片衰老,增强抗寒抗旱能力,此外,钾肥对马铃薯的品质也有重要影响。
钾肥不足时,植株生长缓慢,甚至停止停顿,节间变短,植株呈丛壮,小叶叶尖萎缩,叶片向下卷曲,粗糙,叶脉下陷,叶片古铜色。叶片暗绿色是植株缺钾的典型症状,症状从植株的基部叶片开始向上发展,当下层叶片干枯,而顶部和新叶仍然呈现正常的生长状态。
缺钾还会造成马铃薯的根系发育不良,匍匐茎缩短,块茎变小,内部呈现灰色,产量降低。
马铃薯对钙,镁,硫等微量元素的吸收也很重要,钙肥对马铃薯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作为营养元素之一,供植株吸收利用,另一方面能促进土壤有效养分的形成,中和土壤的酸性,抑制其他化学元素对马铃薯的毒害作用,从而改善土壤环境,促进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当马铃薯植株缺钙时,植株的顶叶,侧叶,根尖等部位首先出现症状,表现为叶片变小,小叶上卷而皱缩,叶缘黄化,后期坏死,茎节缩短,畸形,块茎空心或黑心。
缺镁的马铃薯植株明显缩短,叶脉坏死,影响产量的形成。在轻沙性土壤和钙质土壤中使用镁肥,对提高产量和品质有很大作用。
马铃薯对硫肥的喜欢程度也不小,缺硫的马铃薯可影响碳水化合物的形成。
六,大气
大气是我们唯一不可操从的环境因素,我们没有能力来改变大气环境,那你说咋办?唯一可形的方法就是利用大棚保护栽培,也仅限于增施气体肥料,你不可能把马铃薯栽培在太空中吧?所以说,俺无能为力啊!您有好法吗?来,来,来,分享一下吧。
好了,就这样吧,关于马铃薯栽培对水,土,温,光,肥,气等的环境要求,也就这样吧。对一个马铃薯的种植户来说,您只管做好马铃薯品种选择,切块催芽,适时播种,做好土壤选择,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其它的事情就只能听天由命了,你还能咋滴?人定胜天吗?我看够呛!
微量元素对马铃薯生长的作用
一、营养元素对马铃薯生长的重要性
1、氮素:作物产量来源于光合作用,施用氮素能促进植株生长,增大叶面积,从而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从而提高马铃薯产量。氮素过多,则茎叶徒长,熟期延长,只长秧苗不结薯;氮素缺乏,植株矮小,叶面积减少,严重影响产量。
2、钾素:钾可加强植株体内的代谢过程,增强光合作用强度,延缓叶片衰老。增施钾肥,可促进植株体内蛋白质、淀粉、纤维素及糖类的合成,使茎秆增粗、抗倒,并能增强植株抗寒性。缺钾植株节间缩短,叶面积缩小,叶片失绿、枯死。
3、磷素:磷可加强块茎中干物质和淀粉积累,提高块茎中淀粉含量和耐贮性。增施磷肥,可增强氮的增产效应,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抗寒抗旱能力。磷素缺乏,则植株矮小,叶面发皱,碳素同化作用降低,淀粉积累减少。
4、微量元素:锰、硼、锌、钼等微量元素具有加速马铃薯植株发育、延迟病害出现、改进块茎品质和提高耐贮性的作用。
二、马铃薯对肥料的需求特点
马铃薯整个生育期间,因生育阶段不同,其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幼苗期吸肥量很少,发棵期吸肥量迅速增加,到结薯初期达到最高峰,而后吸肥量急剧下降。各生育期吸收氮(N)、磷(P2O5)、钾(K2O)三要素,按占总吸肥量的百分数计算,发芽到出苗期分别为6%、8%和9%,发棵期分别为38%、34%和36%,结薯期为56%、58%和55%。三要素中马铃薯对钾的吸收量最多,其次是氮,磷最少。
想要土豆增产,应该多给它施什么肥?
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氮磷钾三种元素以及钙硼锌等微量元素来维持自身的生长。在三要素中,氮肥的作用是促进马铃薯植株伸长,增加叶面积。农民通常不需要在土豆出现之前浇水。土豆苗出来后,农民可以每亩使用5公斤尿素,可以浇水。在马铃薯苗期和马铃薯芽出现之前,种植者应保证土壤含水量。苗期是马铃薯的生长期,这一时期马铃薯植株吸收的氮、磷、钾分别占整个生长期的18%、14%和14%。前期营养物质的来源主要由马铃薯种子提供。马铃薯对氮、磷、钾的吸收率为1:0.5:2.5。马铃薯是典型的喜钾作物,需要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
所以我们在施用三元复合肥时不需要施用三种15的复合肥磷含量可以少一些。土豆使用钾肥,可以使植物健康生长,使茎秆坚实,叶子变厚,减少疾病。此外钾还能促进马铃薯淀粉的形成和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产量。马铃薯追肥一般分为两次,第一次是苗期。马铃薯最需要钾肥,其次是氮肥,磷肥等微量元素最少。磷肥只是促进了植物对氮素营养的利用,增强了氮肥的增产效果。土豆吸收磷肥少,最慢。如果土壤中的有效磷不足,马铃薯的生长就会停滞,植株就会变小。追肥宜早施晚施,尤其是后期,以免茎叶过度生长,影响块茎膨大和品质。中后期钾肥主要与金宝贝微生物肥配合施用。第一次要进行追肥,促进早期生长。
土豆的栽培其实很简单土壤一般不应选择粘土类型产量不会很高如果土壤含水,土壤比较疏松,是农村土豆的最佳选择。一般种植土豆的肥料一般含有有机肥和人工肥料,但人工肥料一般使用较少,如化肥。我们在一亩地种土豆,一般都是放脚肥,所以农民种的时候有底肥。答案很简单。基肥是猪粪、牛粪或烧杂草的灰烬,再加少量化肥,就够了。土豆种植就这么简单。一般来说,土豆的产量相对较高,但土豆所需的肥料量很大。一般来说,每生产500公斤块茎需要吸收2.5公斤氮、1.0公斤磷和4.5公斤钾。因此,为了提高马铃薯的产量,需要适当增加施肥量。
氮和钾吸收较多分别达到总吸收量的20%以上磷较少约占总吸收量的15%出芽和开花期间,吸钾量最高,达到总量的70%左右,氮磷约占总量的50%;在生育后期,氮和磷吸收较多,分别约为30%和20%,钾吸收较少,约占5%。马铃薯吸肥的总体趋势是前期和中期较多。此外由于品种不同,马铃薯的肥料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应根据各时期肥料需求的特点,选择适合各时期的肥料和施肥方法来管理马铃薯。除了在根部追肥外,叶面施肥通常在马铃薯生长期间进行,特别是在马铃薯开花后不方便在根际追肥时,或者由于土壤水分过多或田间干旱、湿度低、土壤过酸、过碱等因素导致根部吸肥供应受阻时。常用的叶面肥一般有尿素、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硫酸钾、草木灰溶液、各种微量元素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稀土元素。
氮肥、磷肥、钾肥对植物生长用什么作用?
钾肥施用适量时,能使作物茎秆长得坚强,防止倒伏,促进开花结实,增强抗旱、抗寒、抗病虫害能力,氮肥提高生物总量和经济产量;改善农产品的营养价值,特别能增加种子中蛋白质含量,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磷肥,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加速谷类作热法生产过程分蘖和促进籽粒饱满;促使棉花、瓜类、茄果类蔬菜及果树的开花结果,提高结果率;增加甜菜、甘蔗、西瓜等的糖分;油菜籽的含油量。
马铃薯需要磷肥吗?
需要,磷肥是有助于植物根生长的,马铃薯的主要收获部位就是根,当然需要了!
磷肥对作物起什么作用?
磷肥的作用有:
1、是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时的重要营养物质。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都是有细胞分裂增多而完成的,没有磷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幼苗不会生长的。
2、是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有了磷肥才能使根系生长量大而多且健壮。
3、是促进作物苗期花芽生理分化的重要元素,是花芽形态分化的重要物质,是果实形成、营养转运、积累、成熟的重要物质,参与整个生殖生长过程。
4、是协助参与氮和钾元素的代谢,提高氮肥和钾肥的利用率即利用程度,使之转化成植物体内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等物质,提高产量和品质。
5、是能够提高作物的多种抗性,如提高作物的免疫能力,抗病虫害能力,抗旱能力,抗倒伏能力等等。磷肥种类非常多,在农业生产中是氮磷钾三大主要营养物质元素肥料之一,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肥料,但是使用磷肥量要适宜,不合超量,避免抑制作物正常的生长发育。
拓展资料:
磷肥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1、苗期施磷:
农作物的苗期吸收磷最快,如果苗期缺磷,会影响后期生长。
2、筛细施磷:
过磷酸钙在贮存时易吸潮结块,在施用时,要打碎过筛,以利根系的吸收。
3、集中施磷:
磷容易被*壤中的铁、铝、钙固定而失效,故应穴施、条施,有利于植物根系吸收,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和抗逆性。
4、磷、有机肥混施:
特别是钙镁磷肥必须与有机肥混合,可使磷肥中那些难溶性的磷转化为植物能利用的有效磷,由于磷肥混合在有机肥中,可减少与土壤的接触,从而提高磷肥的肥效。
5、分层施磷:
由于磷肥在*壤中的移动性,所以在底层和浅表层都需施用磷肥,一般亩施10公斤。
6、氮、磷混用:
氮肥、磷肥混合施用,可平衡养分,促进作物根系下扎。
7、根外喷施:
植物到了生长的后期,根系老化,吸收养分能力减弱,常造成植株缺磷。这时可将水溶性的过磷酸钾喷施在叶片上,使磷通过叶片上的孔或角质层进入植物体中。
8、适量喷磷:
磷肥肥效长,基肥一次可用2至3茬作物,一般而言不必每茬作物都施磷肥,所以1至2年基肥施一次磷肥即可。同时还要根据不同植物、*壤肥力计算适用量,保证氮、磷、钾营养元素的平衡。
9、因土壤施磷:
磷肥如过磷酸钙是酸性肥料,适宜在中性、碱性*壤施用,而钙镁磷肥最好用在偏酸性*壤中施用。
10、不能与碱性肥料混施:
草木灰、石灰等均为碱性物质,若与磷肥混合使用,会使磷肥的有效性显著降低,一般应隔7至10天再施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1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