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型莎草的类属、形态、习性、分布及为害情况如何?
异型莎草又名球花碱草(图24)。
图24 异型莎草学名Cyperus difformis L.科属分类莎草科,莎草属。形态特征秆丛生,扁三棱形,稍有翼,光滑,高10~80厘米。须根,淡红色。叶较小,条形,光滑或顶端稍粗糙,宽0.2~0.5厘米,常为株高的2/3,有的退化为叶鞘。叶鞘筒状、封闭,下部叶鞘黄色至褐色。长侧枝聚花序具辐射枝1~5个,花序下有叶状苞片2~3枚,常较花序长。小穗数目多,在枝头密集聚成头状球形,直径0.5~1.5厘米,小穗披针形或条形,长0.2~0.8厘米,宽0.1厘米,具10~30朵花,鳞片两列对生,膜质,近于扁圆形,顶端圆,长不到0.1厘米,小穗轴无翅。小坚果三棱状倒卵形,棱角锐,淡褐色,表面具微突起。生物学特性1)休眠与萌发异型莎草为典型的水生杂草,休眠易解除,但由于部分种子未完成后熟作用,因而休眠期不整齐,最长可达2~3月。异型莎草生活周期较短,从种子到种子,一般2~3月即可完成,但由于种子的发芽条件要求较严格,当年的种子一般不会萌发。种子萌发的起点温度为15℃,但高温、变温有利于萌发。长江流域,5月上旬虽有发生,但高峰期在6~7月,以30~40℃变温状态最有利于萌发。另外,萌发需要较高的水分,在淹水及饱水的条件下才能发生,湿润及干燥均不萌发。萌发还需要光照,土表的种子易于萌发,埋土的种子只有在耕翻见光后才能萌发,在日夜光周期的条件下萌发最好。异型莎草种子较小,千粒重仅0.02克,因此可能出芽的深度仅有0.5厘米,在1厘米以下的土层中不会萌发,但深层的种子因被迫环境休眠可保持数年的发芽力。2)营养生长异型莎草生育期短,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养料和光照。在干干湿湿的田块,异型莎草株高一般不到20厘米,而在水肥充足的稻田,株高可达80~100厘米以上。异型莎草对光照较敏感,水稻夹棵或栽插前期发生的异型莎草与水稻的相对高度可达1以上,中后期发生的异型莎草则生长矮小,很少结实,对水稻不造成为害。异型莎草在高温条件下生长较好,出芽后每生长1片叶需积温约93℃,平均气温10℃时,约4天长出1叶,平均气温在25℃以上,每1~2天长出1叶。3)开花结实异型莎草开花结实对光周期不敏感,从6月到10月均可开花结实,生活周期较短。据江苏北部定点观察,水稻栽插后2天出苗,5天进入盛期、10天进入高峰;3叶后开始分蘖,5叶进入分蘖盛期,单株分蘖8.6个,生育期为71天;每个花序结籽平均6969粒,借风、水传播,落入表土层中。
分布与为害异型莎草分布全国,尤以低洼保水的田块发生较多。由于生长期短,生长迅速。发生严重的田块往往高出水稻,构成单一群落,造成减产。
莎草的物种别称
头状穗莎草:Cyperus glomeratusL.莎草科、Cyperaceae、莎草属别名:球穗莎草、球形莎草、聚穗莎草、头状穗莎草、密穗莎草、球花莎草、三棱草、三轮草、莎草、水莎草、头穗莎草、图如特-萨哈拉-额布苏、喂香壶、沼莎草、状元花、球型莎草、头穗苔草、头状莎草。 具芒碎米莎草:Cyperus microiriaSteud.莎草科、Cyperaceae、莎草属别名:具芒碎米莎草、黄鳞莎草、黄颖莎草、回头香、三棱草、西日-萨哈拉-额布苏、小三棱草、小碎米莎草、阿穆尔莎草、黄穗莎草、具芒莎草、具芒碎米莎、莎草、水蜈蚣、旋鳞莎草。 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Linn.莎草科、Cyperaceae、莎草属别名:异型莎草、布木布格力格-萨哈拉-额布苏、叉草、鹅五子、红头草、花薃草、黄棵头、碱草、密穗莎草、球花[艹/涡]草、球花碱草、球花落[艹涡]草、球花莎草、球穗碱草、球穗莎草、三方莎草、三角草、三棱草、水蜈蚣、王母钗、咸草、异穗莎草、异形莎草、碱草、球花蔼草、球花蒿草、球花薃草、球穗苔草、莎草、五粒关、异花莎草、异形苔草、又草、variable flatsedge。 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Linn. 莎草科、Cyperaceae、莎草属
别名:香附子、草地罩草、草附子、地沟草、地赖根、地了草、地蒲草、地三草、吊马棕、姑娘草、旱三棱、回头青、九篷根、酒药芸香草、雷公头、雷公头草、棱草根、钮子七、雀头香、三棱草、三棱草根、三棱子草、三楞草、三楞草根、三稜草、三轮草、莎草、莎草根、山芽草、缩缩草、田头青、铁疙瘩草、土香草、香附、香附草、香附米、香疙瘩、香胡子、香头草、香叶、小三棱、续根草、哑妞姆、野韭菜、野菊头、芋仔草、张罗草、猪毛青、草头香、地藾根、地毛、夫须、侯莎、厚香草头、厚香头、回头茎、雷公草子、木强币、沙草、沙草根、莎草香附子、莎结、水巴戟、水莎、水香棱、水香稜、梭子草、土香、土香头、猪荸荠、猪鬃草、nutgrass。 褐果薹草 Carex brunnea Thunb.
莎草科、Cyperaceae、薹草属
别名:栗褐薹草、褐果薹草、褐果苔草、褐苔草、栗褐苔草、栗禢苔草、囊草、束草、褐苔、褐苔苹、褐薹、栗尖苔草、裸果苔草、莎草、粟褐苔草、粟褐薹草、粟苔草、棕苔、greater brown sedge.
莎草科杂草有哪些
莎草科杂草是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植物,那么常见的莎草科杂草有哪几种呢?1、异型莎草,一般分布在全国的各地,质地比较柔软,顶端多头状花序,依靠种子繁殖,发芽的适合温度在三十到四十度之间。2、香附子,蔓延速度比较快,在十三摄氏度到四十摄氏度区间都可以发芽,是一种恶性杂草。3、萤蔺,我国的南北地区都有分布,成熟的时候呈现出黑褐色,具有光泽。4、扁秆藨草,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一般在二十摄氏度到三十摄氏度区间范围内都可以发芽。5、碎米莎草,叶基生,呈三角形排列。叶片狭条形。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耐寒、耐湿性较强,为喜湿性杂草,雨季生长迅速。
问:异型莎草和香附子如何区别?有图有据最好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莎草科本科约80余属,4000多种,广布于世界各地。我国有28属,500多种,其中许多为农田杂草。 形态特征: 草本,多数具根状茎,少数块茎或球茎,茎常三棱形,多实心。叶常3列,狭长,叶鞘闭合。花小,数朵排列成很小的穗状花序,下具鳞片多数,称为小穗,再由小穗排成各种花序。每花具1苞片(鳞片或颖片),花被完全退化或成刚毛状。花多两性,雄蕊多为3;雌蕊由3或2心皮组成,子房上位,1室,1胚珠,柱头3。小坚果。 识别要点1、藨草属(Scirpus) 秆三棱形,少为圆柱形,聚伞花序简单或复出,或缩短成头状,花序下苞片似秆的延长或叶状;小穗有少数至多数花,鳞片螺旋状排列,每鳞片内包1两性花,或下面1至数个鳞片内无花;下位刚毛2-9或缺如;花柱基部不膨大。扁秆藨草 Scirpus planiculmis Fr. Schmidt.2、莎草属(Cyperus) 秆散生或丛生,通常三棱形。叶基生。聚伞花序简单或复出,有时短缩成头状,基部具叶状苞片数枚。小穗2至多数,稍压扁,小穗轴宿存;鳞片2列;无下位刚毛。柱头3,很少2。坚果三棱形。(1)香附子 Cyperus rotundus L.(2)异型莎草 Cyperus difformis L.(3)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m L. ssp. Flabelliformis (Rottb.) Kuk3、苔草属(Carex) 花单性,无花被;雄花具3雄蕊;雌花子房外包有苞片形成的囊包(即果囊),花柱突出于囊外,柱头2-3。4、荸荠属(Eleocharis) 秆丛生或单生。叶只有叶鞘而无叶片,苞片缺;小穗1,顶生,常有多数两性花;花柱基部膨大成各种形状,宿存于坚果顶端。(1)荸荠 Eleocharis tuberosa (Roxb) Roem et Schult (2)异型莎草 Cyperus difformis L. (3)牛毛毡 Eleocharis yokoscensis (Franch. Et Savat.)Tang et Wang识别要点: 草本,茎常三棱形,实心,叶常3列,叶鞘闭合;花被退化,小穗组成各种花序;小坚果。这里很全,图片很多,应该能解决你的问题(图片很多不好上传):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1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