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貂毛皮具有针毛挺直、灵活华丽、绒毛丰厚、保暖性强、皮板轻薄、柔韧结实等诸多优点,因而成小毛细毛类毛皮中的当家品。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水貂 饲养 的 方法 ,一起来看看。
水貂饲养的方法 (一)饲料种类 1.动物性饲料及利用 (1)鱼类 是水貂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
新鲜的海杂鱼和淡水鱼都可以做水貂饲料,新鲜的海杂鱼,可以全部生喂,但必须剔除河豚、马面豚等毒鱼。长期单喂明太鱼和鳕鱼,会引起贫血及绒毛呈棉絮状,这与缺铁有关。所以,喂明太鱼时每日还应补加20mg硫酸亚铁和2mg硫酸铜。繁殖期的日粮中,明太鱼的比例不能超过35%,适宜搭配10%~13%的畜禽下水或20~25g/只的血粉。
鲤鱼等要熟制后喂给,以蒸熟为宜。 (2)肉类及其副产品 所有动物的肉及其副产品,只要新鲜、无病、无毒,均可作为水貂的饲料。但是,在不同的生物学时期,其用量和用法不同。
新鲜、健康的动物肉可以生喂。不新鲜的肉应熟制后喂给。病畜肉和可疑肉类,应经过安全卫生检验或无害处理后方可利用。
痘猪肉要进行高温、高压处理,用时可适当搭配鱼粉、兔头、兔骨架等含脂肪低的饲料。夏季,在日粮中可搭配35%的处理痘猪肉;秋季,则可搭配15%,并在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和酵母。 肉类副产品可占动物性饲料的40%~50%。
占日粮5%~10%的新鲜肝脏可以代替鱼肝油,但不要超过30g。猪的胃和兔子的胃,要进行熟制后使用。兔头、兔骨架、兔耳可占繁殖期动物的动物性饲料的15%~25%,在育成期,则为40%。个体平均用量不超过80g。
健康动物的血,采血4h以内可以生喂(20~30g/只)。但是,猪血必须经过高温处理后使用,否则,易感染伪狂犬病。脑对生殖器官的发育有促进作用,1—2月份,每只动物的日喂量在3~5g。食道、肺、气管等器官都要熟喂,其比例为占动物性饲料的10%~15%,同时,要注意摘除甲状腺。
鸡的内脏要全部熟喂,可占动物性饲料的60%~70%。 (3)动物性干饲料 鱼粉、干鱼、肝渣粉、血粉等都可以利用。干鱼要先用水浸软除盐,熟制后饲用。鱼粉要先用水浸泡24h,其间换水3~4次,用时拌入其他饲料中饲用。
羽毛粉可混在谷物饲料内蒸熟喂饲。 (4)乳蛋类 本类饲料为优质饲料,用于较为重要的生产季节。鲜乳能提高适口性,可用于妊娠期。
使用前,鲜乳要经70~80℃消毒10min。乳粉可代替鲜乳使用,用开水按1∶8稀释喂给。蛋类应熟喂,但长期喂生蛋,动物易患皮炎、毛绒脱落等症。
2.植物性饲料 常用的谷物(玉米、豆饼、小麦等),要加工成细粉,蒸熟后饲喂,每日饲喂量为50g。常用的蔬菜(白菜、甘蓝、瓜类等)和果类要洗净后生喂,用量占日粮的10%~15%。 3.添加饲料 添加饲料主要包括维生素类、矿物质添加剂、食盐、酵母及各种抗生素类等。4.配合饲料 根据水貂不同生物学时期的营养需要,按照科学的饲料配方均匀混合或再加工而制成的商品饲料,即为配合饲料。
每吨配合饲料能生产约52张貂皮。 配合饲料可直接投放,或用冷水浸泡1~2h至糊状后饲喂。其使用比例为60%~80%。
在重要的生产阶段如繁殖期等,要适当搭配肉、鱼、乳、蛋及畜禽下水等新鲜动物性饲料。水貂在不同季节的配合饲料日喂量见表3-2。 在使用配合饲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由鲜饲料更换为配合饲料的过程要逐渐进行,一般从5~10g/(只·d)逐渐增加,过渡期为7~10d。
其次,使用配合饲料时,要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 (二)饲料加工与调制 饲料加工与调制是否适当,直接影响水貂的食欲和生产效果。饲料的加工方法应根据动物的需要和饲料的自身特点而合理选择。
饲料调制要求速度快、搅拌均匀、浓度适宜、下料和分饲量准确。一般,调制工作在饲喂前15~20min完成。 1.肉、鱼类饲料 新?。
随着水貂养殖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人 饲养 水貂了,在水貂饲养方面有什么技术要求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水貂的饲养技术 方法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水貂饲养技术 1、准备配种期 抓紧时间(12月末至元月初)注射犬瘟热和传染性肠炎疫苗,并对种貂的膘情进行严格的检查,以加强运动的方式,减少脂肪的积累。
特别是公貂,要养成戏耍的习惯;保持7、8成膘(体重指数以24~26为宜)。
进入配种期,可在饲料中添加大蒜、大葱、胡萝卜等。 2、配种期 准确时间是2月中旬到3月中旬,此期的貂饲料营养要求全面。公貂饲养期短,饲料中添加瘦肉、鸡蛋补充氨基酸。近些年,在配种结束的4月就开始杀配完种的公貂卖皮,貂场开始只饲养母貂。
3、怀孕期 怀孕期又称为妊娠期,管理上要求精细。饲料防霉菌、防中毒;防激素化胎,防惊吓、防流产,防化胎空怀貂,在饲料里添加保胎药ve及黄体酮。 4、产仔期 貂进入4月中旬开始产仔,又叫产仔哺乳期。
产仔期及哺乳期是养貂最难管理的时期及死亡率最高的时期。近几年的产仔情况都是产得多、活得少,每只貂产仔数量差距很大,1只母貂最多产12只,少的产4只,平均产6~8只,但死亡率高,特别是产后不足2周死亡率达50%,还有的死亡率达73%。平均产3只不挣钱,只能保本;平均产4只以上有利可图。
为达到这个目标,许多养殖户用奶粉、豆浆、鸡蛋喂仔貂和母貂。 5、分窝期 到6月底仔貂能自食饲料,体重近0.5kg(40~45月龄)就可断奶分窝,进入幼貂饲养管理期。分窝期管理得好坏影响成活率,采取二级、三级分窝法(根据仔貂发育状况,大小分批断乳),可提高成活率20%。
6、防疫 7月初注射犬瘟热和传染性肠炎疫苗,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7、选种 当年的幼貂到9月份体成熟,体重达1.5~2.0kg就可以选种(为初选)。母貂选留自己场母性好、奶水足、其所产仔貂成活率高的优秀个体;种公貂与外场调换,相隔的越远越好。初选留种数量要比实际选的数量多出30%,到9~10月份再定下留种的个体。
留种的貂要分开饲养;不做种用的貂增加脂肪和含硫氨基酸饲料的供给,促进换毛,使其皮张增大。种貂的品质好坏关系到受胎率、产仔率、成活率,而三率直接影响到翌年的生产经济效益,好品种与劣质品种个体皮张能差1个等级,差1个等级就少收入几十元。目前的品种以锦州黑、美国短毛黑、胶州黑、红眼白等为优,多数以、饲养黑貂为主,很少有彩貂,彩貂的价格要比黑貂高出20%。种用标准最重要的是公貂体重达2kg以上,不超过2.5kg;母貂体重1.2kg以上,不超过2kg。
体长:公貂鼻尖至尾根45cm以上,母貂38cm以上。健康无疫病:头眼灵活、好动戏耍、吃料饮水正常,无残疾、生殖器官无畸形、无患病史、无食毛症及咬尾病。繁殖能力:母貂产仔数在6只以上,且母性好;公貂配种能力在10次以上。达不到体长标准、出生晚的不能做种用;用过激素的貂不应留种;夏毛未退全不可选为种用,头体比例失常,有咬尾、食毛症不可选为种用。
选种还要仔细调查引进的品种系谱,避免近亲。 8、自然熟皮 在饲料里添加脂肪和含硫氨基酸的饲料,可选用猪下水油脂、鸡肠及各种肉类、鱼等促进换毛速度,喂3个多月就可出皮,以11月至12月初为集中采皮时间。 夏季水貂养殖的主要任务及注意事项 1、我们要给幼貂分窝(按照往年 经验 ,2只同性幼貂一笼饲养效果较好,采食量增加,还能减少自咬症的发生),并且要做好水貂的初选工作,包括水貂的阿留申检测,阳性貂就要淘汰。
2、绝窝、空怀的老母要淘汰,埋植褪黑激素,提早取皮。 3、分窝后的仔貂驱虫,包括疥螨、消化道线虫、附红细胞体。(金海三维立体驱虫组合推荐:金乐清+金舒乐+金常乐)。
4、分窝后的仔貂接种疫苗,包括犬瘟热、病毒性肠炎、出血性肺炎、肉毒梭菌(鉴于以往水貂发病情况,建议犬瘟热在接种14天后进行二次加强免疫,效果更好) 5、夏天温度较高,细菌大量繁殖,蚊蝇滋生,传染病易盛行,水貂会大量腹泻,一定要加强消毒,一周至少三次;饲料办入环丙氨嗪,并喷洒蚊蝇通灭,消灭蝇蛆,同时做好肠道保健,投放益生菌(金海金常乐)。 6、防饲料酸食,温度升高,饲料也很容易酸败,水貂食用后也容易腹泻,呕吐,严重的死亡,所以饲料要做保鲜处理(建议拌入金海金立酸),调节饲料ph为6.0,抑制细菌繁殖的同时,还能促进营养物质吸收,促进钙形成络合物,防止水貂尿结石的发生。 7、正直育成期,水貂长个头,这是决定皮张大小的关键时期,此时水貂营养需求大,采食量逐渐增多,一定要给够食量,合理搭配营养,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促进仔貂的生长发育(建议饲料拌入加多宝,1%貂狐貉预混料) 光照与水貂的养殖 水貂生长发育与光照密切相关,生产中如果注意对光照进行控制,充分利用光照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的有利影响,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所谓光照控制,就是采用人工或者现代电子技术,模拟自然光照周期的变化,为水貂的繁殖、换毛提供适宜的光照时间和强度,以便使水貂生产向着适应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水貂的生长发育和配种繁殖已经与自然光周期的变化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自然状态下,水貂随季节更替,即随自然光周期的变化每年繁殖一次,换毛两次。而在人工控光状态下,可以使水貂在一年的任何时期均能进行繁殖,并可以有效地缩短繁殖周期,实现两年产三胎。
同时可以使水貂冬皮提前成熟,提前屠宰,节省饲料开支和管理费用,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人工控光方案与开始缩短日照的日期无关。即使在炎热的夏季,给予水貂短日照也可促其夏季长冬毛。但在生产中应注意,水貂的冬毛生长有一个无应期。
冬毛成熟后,延长光照时间,虽可加速性器官的发育,但并不引起夏毛的生长,直至进入妊娠期后,夏毛才开始生长。如果在冬毛成熟前延长光照,会阻止冬毛发育,抑制性器官的生长。因此,养殖场户应注意掌握好人工控光的最佳时期。
生产中一般从12月21日开始进行控光饲养,开始每天给予1小时光照,至1月1日延长到每日8个小时,之后每隔5天增加15分钟―30分钟,至次年5月1日,日照时数达到15小时25分钟。采用此种方法,可明显提高水貂的配种受胎率。如要促进冬毛成熟,生产中一般在6月21日开始进行控光饲养,大多采用40瓦日光灯照明,人工光照周期变化为本地自然光周期变。
小型养殖场投入比较少的,购种、基建、后期养殖成本等综合大概在20万左右。 水貂的养殖技术:水貂的生活习性水貂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哺乳纲、食肉目、鼬属的小型珍贵毛皮动物。
在野生状态下,有美洲小貂和欧洲水貂两种。
现在世界各国人工饲养的均为美欧水貂的后代。 水貂的食物品种来源:动物性饲料:包括畜禽肉、鱼类、乳品、蛋类、蚕蛹及其它小动物。植物性饲料:包括谷物类、豆类、果菜类。维生素饲料:常指鱼肝油、VE、VB、VC等。
矿物类饲料:多指骨粉、食盐等。代替食品:为了降低成本,可采用大豆粉、花生饼代替部分肉食,用地瓜秧代替部分蔬菜,搭配新鲜猪血、蛋、奶拌和,以增强适口性。 水貂养殖场设备和建造:设备:貂棚、貂笼、小室、食碗、水杯、捕捉网及貂箱等。
水貂笼舍要求结实、耐用,多采用电焊网或铁丝编织而成。一般长70厘米、宽50厘米、高40厘米,大小与貂笼相似的小室,多数做成水箱,也可用砖砌成仔貂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技术从断奶分窝到冬季取皮为仔貂育成期。从分窝到9月末为仔貂个体发育最快时期,这一时期应保证幼貂吃饱、喝足,但不要剩食。
幼貂常见的疾病有饲料腐败中毒、慢性胃肠炎、佝偻病等。这些病多因饲料质量差、搭配不合理引起。预防让述病症首先应把好饲料质量关和卫生关。
在炎热夏天要认真防暑,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在饲养好仔貂的同时,要注意恢复母貂的体质。当体况普遍恢复之后,再转入常规饲养。 水貂抗病能力很强,可能发生的传染病有狂犬病、犬瘟热、病毒性肠炎。
这些病目前都有疫苗,一年防疫一次即可。另外平时要注意场地卫生、饲料卫生、食具卫生。 2、水貂的繁殖管理技术 A、配种 一般从9月份开始到翌年2月止。这一时期要供给足够的全价饲料,满足生长发育、换毛、生殖器官发育所需的营养。
特别是要保证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酵母及维生素的供应。动物性饲料要占65%,谷物性饲料占10%~15%,果菜占10%~12%,同时每只要补给麦芽10克,棉油0.5克、酵母粉3克,鱼肝油500 国际单位~1000国际单位,VE25毫克。同时要认真选留种貂,选毛色好、食欲旺盛、性情温顺的留种 从配种开始到配种结束,时间一般在3月上中旬。在配种季节母貂可以出现2~3个发情周期。
一个发情周期通常是6~9天,发情持续1~3天,间情期是5~6天。 从冬至后70天左右,当日照延长到11小时以上时,就具备了配种能力。 日照在11.5~12小时是发情旺期,即3月上中旬。
在这一时期配种的母貂空怀少,产仔多, 仔貂死亡率低,此时要做到适时配种。发情鉴定要做到看、检、放。“看”是观察母貂发情表现。
发情的母貂往往兴奋、活跃,常在笼内来回走动,时而在笼网上攀立四望,时而坐蹭外阴部,尿液呈绿色。性情温和,捕捉时温顺。“检”是检查母貂外阴部的变化和阴道分泌物的变化。正常情况下,发情母貂外阴部变化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阴毛略分开,阴唇微开张,呈淡粉红色;第二阶段,阴毛明显分开倒向两侧,阴唇肿胀突出,有的外翻,有的呈现几瓣,呈乳白色;第三阶段,阴唇肿胀,但有皱纹,较干燥,呈苍白色。
镜检阴道分泌物,发情的母貂与公貂放在一起,观察它们的表现。发情的母貂愿意进入公貂笼,当公貂追逐时,兴奋地与其周旋嬉戏,且发出咕咕的叫声。水貂的配种方式有两种,即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发情周期内达到2个或2个以上交配。
周期复配可以分为;第一,两个周期两次配种。即前一个周期达成初配,间隔6~9天达成复配;第二,两个周期三次配种。即第一个发情周期达成初配,间隔6~9天连续2天达成2次交配。 交配期的公、母貂食欲下降,应喂给营养水平较高的饲料。
饲料要新鲜、适口性强,尽量使其多吃,保持体力 B、妊娠 从最后一次受配到产仔, 这段时期营养水平应是全年最高的。要求饲料新鲜、多样,而且搭配合理,供应相对稳定。日粮中蛋白质供给应达到25~30克。
在孕期前10~15天里供给配种期的饲料量,以后逐渐增加。除保证蛋白质供给外,每日还要供给VA750国际单位~1500?。
水貂是一种重要的毛皮动物,其生长发育与光照密切相关,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水貂的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水貂的饲养方法 一、选好场址,引进优质种貂 通过大地走访和外地考察,貂场最好选择建在坐北朝南的平地或港台地上,要求不积水,便于排水,交通运输方便。
选购优质种貂要以市场销量大,易饲养的品种为首选,其次要以毛色纯正,光泽性强,针毛毛峰平齐无弯曲,全身被毛致密蓬松为原则,在要求貂体宽大,体长 40cm 以上,尾蓬松粗大,产子率高,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好。
目前,较适合百姓养殖的有标准黑貂,金州黑貂,改良貂(美国短毛黑貂和金州黑貂杂交的后代)及少数彩貂,目前尤以改良貂种走俏市场,深受皮商青睐。是的大规模推广普及。养殖户因重要精心挑选,避开亲缘关系。 二、做好配种前的准备工作,适时配种 母貂发情配种期每年只有一次,即 3月至3月末约21天左右,配种期较短,时间性较强,误时将造成空怀,养殖户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准备配种期:此期的中心任务促进种貂的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使种貂体况达到中上等肥度,提高越冬能力,在 2月中旬,当环境温度达到 -14℃ 以下是,要将小室内填满防寒草,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当环境温度过低时( -28℃ 以下),要用稻草帘等保暖物将小室和笼的顶、侧面遮好,提高防寒效果,每天加水 2-3次,冬季可加温水,做好配种计划。 配种期:此期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公貂性欲旺盛,精神活跃,配种能力强,产生品质优良的精子;母貂发情集中,性欲旺盛。在配种期,大部分水貂由于性欲冲动而食欲普遍下降,在日粮中谷物性饲料(或膨化料)占 30%-40%( 50克 左右),最好选用鱼、肉、肝、蛋、牛奶等易消化、适口性好的新鲜饲料。
配种期一天喂两次,早饲时间 8时,饲喂日粮的60%;种公貂在中午补饲 50克 饲料,要注意观察貂群的食欲、活动和粪便等情况,正确区分发情貂和病貂,对冰雕及时治疗,经常检查笼舍和小门,防止跑貂。每天要保证供给充足的水,小室、饲具、水和、地面都要保持清洁干燥。 配种:每年 3月5日至25日是我区最佳配种期,养殖户必须掌握母貂排卵周期。
及时、准确地给母貂配种,根据母貂7~8天为一个发情周期的特点,采用周期复配和同期复配两种方式的结合办法,对貂实施配种。即:在一个发情期内的头两天,每天早晨配种一次,随后隔7~8天再复配一次;或在头一个发情期内头一天早配种一次,隔7~8天后连续配种两次。配种时,要将母貂放入公貂笼内,待公貂叼住母貂后,顺势将母貂放入公貂身下,让其爬跨,当公母貂连为一体后,母貂发出低微的叫声时,证明公母貂交配成功。
公母貂交配时间长短不一样,短的20~30分钟,长的可达2个小时、交配时,人不能离开,及时把母貂抓回放回原笼,防止公母貂互相咬伤。配种完成后,要给些水饮貂,让其安静休息。 三、抓好饲养管理 水貂的饲养管理,通常把整个生产周期分为8个阶段实施管理。即:准配配种期(9月中旬至第二年2月)、配种期 3月5日 至 25日)、妊娠期(3月末至5月末)、产子哺乳期(4月下旬至6月末)育成期(子貂分窝到8月末)(公貂由3月末到8月末,母貂由5月末到9月末〕、冬毛期(9月到11月初),取皮期(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
水貂各生产时期有着内在联系,不能突然分开,每个时期都已前一时期为基础。第二部分已讲述了准备配种期和配种期,本部分将重点讲述妊娠期、产仔哺乳期、育成期和恢复期,以便饲养人员掌握饲养管理特点。 妊娠期:主要任务是满足配种后的水貂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确保胎儿和乳腺的正常发育。一股妊娠期为 47~52天。
妊娠母貂饲料中应减少体积大的饲料成分,体积大的饲料可以使胃肠过满,压迫子宫妨碍胎儿发育。此期较理想的搭配比例是植物性饲料 20~30%,动物性饲料中的肉类和副产品30~40%、鱼、蛋类30%~40%。妊娠期每天应饲喂2次,早喂日粮的35%~40%,晚喂日量食的60%~65%;从4月中旬(妊娠后期)左右可改喂3次,早喂30%、午喂20%、晚喂50%。产前一周左右适当减量,妊娠母貂过肥时,前期可稍加控制,后期则不应控制,以免影响胎儿的发育。
妊娠期要给母貂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要有保证 4~6小时/天的光照,要经常保持笼舍、地面和各种用具的清洁卫生。食具要每次喂后刷洗,经常消毒,要保持水盆内有充足的清洁饮水,要在产前一周做好小室的消毒和续草保暖工作,妊娠后期要注意观察和照顾母貂,特别是临产前停食的母貂。 产仔哺乳期:主要是保证母貂健康,提高仔貂成活率。
产仔哺乳期的饲料要求必须全价优质,适口性强。日粮中必须有足够的蛋白质,蛋白质不足,会使母貂营养不良,直接影响仔貂的成活和生长。泌乳母貂对钙、磷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对钙(骨粉)的供给十分重要,若骨粉供给不足,常引起貂患 “佝偻病”。
哺乳期母貂前期可日喂两次,日喂干料 50~80克,动物性饲料60~90克。早喂日粮的35%~40%,晚喂日粮的60%~65%。25日龄以后仔貂开始采食,要逐日接配比增加饲料量,午间要补喂一次,喂量为早喂量,饲料要稀些,有条件可多加些牛奶、肝、蛋等。 母貂产仔时间多在傍晚、夜间和清晨,临产前一周左右母貂开始拔掉****周围的毛,露出乳头。
产前活动较少,常卧于小室内,时常发出“咕咕”的叫声,绝大多数母貂产前拒食,母貂正常产仔过程为2~4小时,产仔时间超过8小时为难产,难产的母貂可注射临产素0.3~0.4毫升,注射后2~3小时仍产不出来时,要进行难产手术。 母貂产仔后立即咬断脐带,吃掉胎盘。舔干仔貂身上的羊水,3~5小时后产仔母貂排出黑黄色的粪便,说明产仔结束。
母貂产仔后10~15小时要检查仔貂情况。先引出母貂打开小室盖用垫草搓手,扒开窝顶取出在貂检查。要清点数,检查脐带咬断情况和仔貂健康状况,如有死仔貂立即取出处理,对胎产9只以上者,采取代养,一般每只母貂能哺活8只仔貂。 对5日龄以内仔貂的护理很重要,要细心观察,适时检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可减少仔貂的死亡;对5~25日龄仔貂,饲养管理要放在母貂上,要供给充足的营养,减少人为干扰;25日龄后的仔貂开始采食,要调配好饲料,逐日增加饲料量,保证母貂和仔貂的营养需要。
同时,要保持小室内干燥卫生,定期更换垫草,要做好保暖降温工作。 育成期:主要是满足仔貂的营养需要,为培养优质的种貂和标准皮貂打好基础。当仔貂 50日龄断乳分窝后,到8月末为育成前期,育成前期仔貂生长发育快;仔貂9~11月末为育成后期,育成后期主要是换毛,也是冬毛生长期。
仔貂断乳的方法很多,要依据实际情现而定。目前,常用方法有集中断乳法、分批断乳法、母?。
水貂又名美洲水貂,为世界裘皮市场的三大支柱商品。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水貂的养殖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水貂的养殖技术 水貂又名美洲水貂,它的体形细长,雄性体长38-42厘米,尾长20厘米,体重1.6-2.2公斤,雌性较小。
水貂体毛黄褐色,颌部有白斑,头小,眼圆,耳呈半圆形,稍高出头部并倾向前方,不能摆动。其颈部粗短,四肢粗壮,前肢比后肢略短,指、趾间具蹼,后趾间的蹼较明显,足底有肉垫。水貂主要在夜间活动,吃小型啮齿动物,也吃蝼蛄、蛙类和鱼。水貂的主要商品部分是皮。
水貂皮、狐狸皮与波斯羔羊皮,为世界裘皮市场的三大支柱商品。现已经列入国家濒危物种数据库。 水貂的生活习性 水貂水貂栖息于河边及湖边等地带。
居住在岸边的天然洞穴中。行动敏捷,善于游泳和潜水。
以鼠、兔、蛙、鱼,以及植物果实等为食。[2] 水貂是一种半水栖动物,善于游泳、潜水,夏天更喜欢嬉水。野生水貂多在近水地带,利用天然洞穴营巢,洞口在岸边或水下,附近多有草丛或树丛作掩护。水貂是肉食动物,喜食鱼、虾、蛙、蛇、野鼠、野兔、鸟类,除交配和哺乳期外,多单独散居。[3] 繁殖 水貂为季节性繁殖动物,每年在2~3月发情、交配,4月末或5月初产仔,一般每胎平均产仔5~6只。
仔兽10~11个月龄达到性成熟,6.5~7.5个月龄毛皮成熟。在野生条件下,大部分水貂的寿命只有1.5~2.5年,个别可达6年以上。家养水貂寿命可达12~15年,有8~10年的生殖能力,种用水貂一般可利用年限为3~5年。 配种 水貂一般从9月份开始到翌年2月止。
这一时期要供给足够的全价饲料,满足生长发育、换毛、生殖器官发育所需的营养。特别是要保证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酵母及维生素的供应。动物性饲料要占65%,谷物性饲料占10%~15%,果菜占10%~12%,同时每只要补给麦芽10克,棉油0.5克、酵母粉3克,鱼肝油500国际单位~1000国际单位,VE25毫克。同时要认真选留种貂,选毛色好、食欲旺盛、性情温顺的留种。
从配种开始到配种结束,时间一般在3月上中旬。在配种季节母貂可以出现2~3个发情周期。一个发情周期通常是6~9天,发情持续1~3天,间情期是5~6天。
从冬至后70天左右,当日照延长到11小时以上时,就具备了配种能力。日照在11.5~12小时是发情旺期,即3月上中旬。在这一时期配种的母貂空怀少,产仔多,仔貂死亡率低,此时要做到适时配种。
发情鉴定要做到看、检、放。 “ 看”是观察母貂发情表现。发情的母貂往往兴奋、活跃,常在笼内来回走动,时而在笼网上攀立四望,时而坐蹭外阴部,尿液呈绿色。性情温和,捕捉时温顺。
“检”是检查母貂外阴部的变化和阴道分泌物的变化。正常情况下,发情母貂外阴部变化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阴毛略分开,阴唇微开张,呈淡粉红色; 第二阶段,阴毛明显分开倒向两侧,阴唇肿胀突出,有的外翻,有的呈现几瓣,呈乳白色; 第三阶段,阴唇肿胀,但有皱纹,较干燥,呈苍白色。镜检阴道分泌物,发情的母貂与公貂放在一起,观察它们的表现。
发情的母貂愿意进入公貂笼,当公貂追逐时,兴奋地与其周旋嬉戏,且发出咕咕的叫声。水貂的配种方式有两种,即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发情周期内达到2个或2个以上交配。周期复配可以分为: 第一,两个周期两次配种。即前一个周期达成初配,间隔6~9天达成复配; 第二,两个周期三次配种。
即第一个发情周期达成初配,间隔6~9天连续2天达成2次交配。 交配期的公、母貂食欲下降,应喂给营养水平较高的饲料。饲料要新鲜、适口性强,尽量使其多吃,保持体力。
妊娠 从最后一次受配到产仔,这段时期营养水平应是全年最高的。要求饲料新鲜、多样,而且搭配合理,供应相对稳定。日粮中蛋白质供给?。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8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