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光明日报记者耿建扩 陈元秋光明日报通讯员韩琳
春节期间,一辆辆崭新的轿车穿梭在河北省无极县七汲镇王村蔬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蔬菜大棚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这辆小轿车可是从大棚里‘种’出来的。2022年我种植了两亩多的黄瓜,一年两茬黄瓜下来,亩产量6万斤左右,收入不错,我一高兴就添了这个新家当。正在棚里忙活的王村村民席立涛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席立涛一家四口人,两个孩子在上学,他和妻子在家种植两个蔬菜大棚。如今技术也赶上了趟,通过改善传统种植方法,采用现代化的棚间管理,使用智能水肥一体化物联网系统,可以节省1/4的人工,达到了省工、增产、增效的目的。而且新鲜的黄瓜一摘下来就在村口的交易市场装车发货,错茬季还种植油麦菜、生菜等叶菜,这样一年四季收入不断,2022年大棚黄瓜长势喜人,而且价格稳定,一年下来收入达到30多万元。
无极县七汲镇王村种植大棚蔬菜已有30多年,现有温室大棚1500座,占地2500多亩,主要种植黄瓜,辅种西红柿、生菜、油麦菜等,蔬菜年产量2.8万多吨,产值6000余万元,带动当地人均增收5万元。
以前出门打工挣钱,主要是用于孩子读书和老人看病。现在农村义务教育不用交学费,到60周岁还能领养老金,生活困难有低保,看病有医保农民负担轻了,生活自然就幸福了。王村党支部书记张书宾说,从以前外出打工到如今开着轿车在村里种大棚,无不折射出新时代农民从业观念正悄然发生变化。
产业长久发展,关键要打开市场。城乡配送、订单农业、入驻电商平台无极县不断开拓蔬菜销售渠道。2022年谋划启动了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商场、超市都成了我们的客户,北京、保定、太原等地来村里拉菜的货车一辆接一辆。七汲镇党委书记赵君明介绍。
棚外寒风凛冽,棚内生机盎然。连片的黄瓜溢绿淌翠,金黄色的花朵在繁叶处此隐彼现,一根根湛绿的黄瓜缀满藤蔓,菜农们通过辛勤劳作,在满足市民节日餐桌需求的同时,也让自己品尝到了收获满满的幸福年味儿。一座座生机盎然的设施大棚在王村内遍地开花,广大农民在大棚里种出自己的致富路,续写着致富靠勤劳的崭新图景。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14日 02版)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6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