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称,其养殖初期(1998年前后)成鱼的市场售价曾达到200-400元/500g,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下,近几年鲟鱼养殖发展之快令人始料莫及,大大增加了市场供给量。本文为您介绍一下鲟鱼养殖技术,内容如下:
鲟鱼养殖技术
鲟鱼幼鱼养殖
可采用室外水泥池,使用流水养殖。水泥池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正方形叨去四角的,这样池中的水流旋转无死角。池底应为锥形底,坡度为1%-2%,排水口设在锥底部,再通过可调节高度的管道排水。要保证洗刷水池时能彻底排干池水。池规格在9米2以内,深度1米便可,池壁要光滑,以免刮伤鱼苗。
水池上应设遮荫网。对于未开口的水花,水温应保持在18-20℃,水深0.6米左右,溶解氧不低于6毫克/升,流速不超过0.1米/秒。放养密度初期为10000尾/米3。开口饵料可采用卤虫无节幼体、轮虫、小型枝角类等,开口两天后可改喂剁碎的水蚯蚓和碎鱼虾。要少量多次投喂,初10-12次/天,1周后可改为8次/天。鲟鱼喜弱光,灯光下摄食积极,故夜间必须投喂。随着鱼苗长大必须注意及时分池,这样还可以减少幼鱼互噬的机会。
鱼苗长到8-10厘米后便可开始转喂人工配合饲料。可以采用逐渐增加配合饲料投喂次数、相应减少活饵投喂次数的办法,直至取消活饵投喂。此时要注意配合饲料的粒径必须适应鱼苗的口径。对于在此过程中生长停滞的鱼苗,应及时捞出再次投喂活饵,待体质恢复后重新进行饲料转口。大苗适应性强,水温18-28%均可,水深可在0.8-1米。
鲟鱼成鱼养殖
(1)水泥池养殖:可采用鳗鱼池或经改造的甲鱼池,面积从100-400米2均可,水深在1.5-2米之间,不必过深。流水养殖可高密度放养,15克/尾鱼苗(体长15厘米)可放养500尾/米2随长随分池。投喂次数可减至4-6次/天,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随鱼生长逐渐降低到1%。
(2)网箱养殖:鲟鱼可在水库中进行网箱养殖。采用双层网箱,在保证网箱内外水交换良好的基础上,侧网孔径的选用应考虑到鱼苗的逃逸问题,底部的网孔应小于饲料粒径。15克/尾的鱼苗的放养密度可在200尾/米2,随长随分散。投饵次数和投饵率可参照水泥池流水养殖。
(3)池塘养殖:应放养较大规格鱼种,如100克/尾以上的鱼种(体长30厘米)放养密度初可在2000尾/亩,随长随分塘,养成密度可在500尾/亩。投饵可采用三定法。日常管理方面,应密切关注溶解氧指标,采取增氧措施,还要注意防治寄生虫病害。
鲟鱼养殖饲料
鲟鱼口下位,故适于食用沉性颗粒饲料。饵料粒径因鱼个体大小而异。与一般淡水鱼相比,其对蛋白含量要求较高。苗种饲料的粗蛋白含量在50%以上,并适当增加鱼油含量。成鱼饲料的粗蛋白含量也应保持在40%以上,并适量加入维生素等,保持营养均衡。我国南方地区也有使用鳗鱼饲料喂养鲟鱼的,但据反映长期投喂会使鲟鱼身体过于短胖,不利于进一步生长。
鲟鱼养殖病害防治
在病害方面,由于鲟鱼个体大,多数具骨板,自然敌少。又由于尚未有大规模人工养殖的历史,故人工养殖带来的流性、暴发性疾病比一般养殖品种要少得多,国内外无论有关鱼病报道还是在治疗方法上的文献都很少。有文章称其如饲养得当,是一种“不知鱼病的鱼种”。其在养殖过程中常见病大多由水质恶化引起,故“水产养殖,养水为本”用在鲟鱼养殖上极为确切,这也是迄今多数人坚持采用流水养殖鲟鱼的主要原因。
但在水温低和水质差的条件下,仍会发生细菌病,因此应经常洗刷池子,并定期用鲟鱼专用消毒剂消毒。可能的细菌病有:
1、细菌性肠炎,表现为肛门,肠道有粘液,严重时发生死亡,可在饲料中添加鲟鱼康制成药饵进行治疗。
2、吻下端和嘴四周,严重时发生死亡,―般由细菌引起,可投鲟鱼康药饵,同时用强氯多鲟鱼专用消毒剂进行浴。
3、越冬期间,由于水温低,可能出现鱼体发白和霉菌病。为预防此病,可在越冬前投喂加有安特鲟鱼免疫剂的饲料。如有疾病发生,可用强氯多鲟鱼专用消毒剂进行药浴。
在所有药物的使用上,一定要坚持首先用少量鱼做剂量试验,以免因药物过量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鲟鱼养殖效益
鲟鱼养殖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终年水温高,鲟鱼生长快,如管理得当,仅1周年(12个月)便可从水花养到1公斤以上,广东地区有欧洲鲟×小体鲟的杂交种养殖一周年体重3公斤的例子。
经济效益分析:一条鲟鱼种12M约4~4.5元/尾,养一斤鲟鱼饲料成本约6元。综合考虑鲟鱼养殖成本,按成活率90%计,每尾鱼体重1.3斤,养1斤鲟鱼的综合成本为9~10元,市场价格每斤15元,22元,其利润也比较可观的。
至于销售价格,塘边价1998年达到800元/公斤以上,1999年底为260-360,元/公斤,其中尤以1公斤/尾左右规格售价,这主要是因为饭店售价太高(1999年底达800元/公斤),消费者不得已只能倾向于消费小规格鱼。出口价格一般也在300元/公斤。这种高价格直接影响了销售量。随着养殖量的增加,2000年塘边价格会进一步下降,销售量则会相应大增。但养殖者的经济效益仍然会相当可观。
鲟鱼的养殖成本主要为鱼种费、饲料费、人工费和设备沂1日费等。若以放养30克/尾(体长20厘米)的鱼种、饲料价格10元/公斤、饲料系数1.5、一周年长到1公斤计算,则每尾鱼的成本为鱼种费25元、饲料费15元、人工和设备折合10元,共计50元。若商品鱼售价在100元/公斤,则每尾鱼可售100元,禾润仍可达50元,利润率达。
鲟鱼养殖前景
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鲟鱼养殖规模无扩大的可能,而且由于受到苗种来源的影响,养殖成本在短期内也不可能有较大降幅。随着人们对鲟鱼的认知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消费群体将有逐步扩大的可能。另外,目前鲟鱼的市场没有出现供过于求,相反还有很大缺口,关键是看经营者怎么去开拓市场。预计今后一段时间鲟鱼市场将保持相对稳定,养殖前景广阔。
以上就是鲟鱼养殖技术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鲟鱼养殖以其良好的经济效益正在全国各地兴起,成为当前淡水养殖的一颗新星,感兴趣的朋友赶紧行动吧。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2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