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胺鲜酯DA-6胺鲜酯DA-6不仅能有效提高植物过氧化物酶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还能提高植物叶绿素的含量,加快光合速度,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根系发育更健壮,调节体内的养分平衡。2、复硝酚钠复硝酚钠具有高效、低毒、适用作物范围广等特点,其属于强力细胞赋活剂,与植物接触后能够快速的渗透进植株体内,加快生根的速度,促进生长发育,防止落花落果的现象出现。
3、芸苔素芸苔素是公认的高效、无毒植物生长调节剂,渗透力强,植物吸收快速,即使在很低的浓度下,植物的营养体生长也能显著增加,还能够提高作物的抗寒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4、氯吡苯脲氯吡苯脲是具有细胞分裂素活性的苯脲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的应用于农业、果树和园艺,具有促进细胞分裂、扩大生长的效果,能有效增大果实体积,提高作物产量。5、赤霉素赤霉素属于一种植物激素,其品种繁多,大多被用于农业生产,不仅有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的效果,使作物提前成熟,还有减少花、果实脱落的效果,提高果实的结果率。
通过化学合成或微生物发酵等方式,研究生产出一些与天然植物激素有类似生理功能和生物学效应的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农业生产上应用的赤霉素是通过微生物发酵而制成。
芸薹素内酯有天然提取出来的,也有人工合成的。
乙烯利、2,4-D、多效唑等大多数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化学合成的产品,其中有一些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类似的有机化合物,如吲哚丙酸、吲哚丁酸等。还有一些结构与植物激素完全不同,但具有类似生理效应的有机化合物,如萘乙酸、矮壮素、三碘苯甲酸、乙烯利、多效唑、烯效唑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称为植物外源激素。1951年美国植物学会将人工合成的外源植物激素定义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中国学术界将人工合成的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激素类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农业行业标准NY/T1667.1—2008将植物生长调节剂定义为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的农药。
目前我国已将应用于农业生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列为农药。
我国目前允许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30多种,主要用于水果、蔬菜、棉花、小麦、水稻、大豆等作物。按其作用可分为四类:
(1)植物生长促进剂指可以促进细胞分裂、分化和伸长,或促进植物营养器官生长和生殖器官发育的生长调节剂。
主要包括生长素类(如吲哚乙酸)、赤霉素类(如GA3)、细胞分裂素类(如氯吡脲)、油菜素内酯类(如芸薹素内酯)等。
(2)植物生长延缓剂指对植物茎的亚顶端分生细胞或初生分生细胞的细胞分裂有抑制作用的生长调节剂,能抑制节间伸长而不抑制顶芽生长,对叶、花和果实的形成没有影响,它的抑制生长效应可被活性赤霉素所解除,如矮壮素、缩节胺等。
(3)植物生长抑制剂指能抑制植物顶端分生组织生长、干扰顶端细胞分裂的生长调节剂,能引起茎伸长的停顿和破坏顶端优势,其作用不能被赤霉素所恢复,如脱落酸、抑芽丹等。
(4)其他乙烯利等催熟剂;噻苯隆等脱叶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用量很少就能达到人工调节植物生长的要求。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万应灵药,只是起一定的辅助作用,也就是说,必须在加强综合栽培技术措施的基础上,按使用的目的,在关键时期使用,才能发挥其作用。
1.促进生根的促进植物扦插生根的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以及ABT生根粉等。
在实际选用时,由于吲哚乙酸容易分解,效果不够稳定;吲哚丁酸虽不易被氧化分解,但价格较贵;萘乙酸比较便宜,效果也较好,生产上应用较多。家庭繁殖花卉用药量很少,所以您如能买到哪一种小包装的应用都可以。
萘乙酸(NAA)别名α-萘乙酸,是一种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进植物生长,促进生根、抽芽、开花,防止落花落果,促进早熟增产的作用。市场上出售的有20%萘乙酸粉剂、0.1%萘乙酸水剂、5%萘乙酸水剂等。
用药液浸泡扦插枝条基部3~5厘米,可促进生根,提高成活率。其中用嫩枝扦插的使用浓度低,硬枝扦插的使用浓度高;浸泡时间长的使用浓度低,浸泡时间短的使用浓度高。如用0.3%~0.5%的高浓度溶液,浸蘸3~5秒钟,就能较好地促进生根。
萘乙酸对人畜低毒,但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作用,施药后要洗手洗脸,防止对皮肤损伤。
2.延缓植物生长的延缓植物生长的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比久、多效唑、矮壮素、乙烯利等。
这类药剂可控制花卉植物体内激素的合成或代谢,改变同化产物的分配,调节花卉生长发育,能使花卉的茎干变的粗短、叶子深绿、叶片加厚,可使花卉提早开花。
在应用植物生长延缓剂抑制生长时,小剂量多次施用比大剂量一次施用效果好,这样既可经常保持抑制作用,也避免对植物的毒害和其他副作用,还能增加植物对药剂的吸收。使用最适宜的时期,取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药效持续时间和使用的目的等。
(1)比久别名丁酰肼、B9。
可以被植物根、茎、叶吸收,进入体内后主要集中于顶端及亚顶端分生组织,影响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活性。从而抑制细胞分裂和纵向生长,使植物矮化粗壮,但不影响开花和结果,使植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增强。用0.1%~0.3%的药液喷洒叶片。
(2)多效唑别名PP333、氯丁唑等,是内源赤霉素合成的抑制剂,可明显减弱顶端生长优势,促进侧芽生长,茎变粗,植株矮化紧凑。
如用多效唑处理菊花、天竺葵、一品红、芸香科植物等株型明显受到抑制;能增加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的含量;可降低植株体内赤霉素物质的含量,还可降低吲哚乙酸的含量和增加乙烯的释放量。多效唑主要通过根系吸收而起作用,从叶片上吸收的量少,不足以引起形态变化,但能增产。多效唑属低毒药物。剂型有25%多效唑乳油、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
3)矮壮素别名三西、西西西、氯化氯代胆碱等。可经叶片、幼枝、芽、根系和种子进入植株体内,其作用机理是抑制植株体内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它的生理功能是控制植株的徒长。是赤霉素的拮抗剂,抑制细胞生长,而不抑制细胞分裂,使植物矮壮,茎干增粗,叶色加深,增强抗倒、抗旱、抗寒、抗盐碱等作用。促进生殖生长,从而提高坐果率,也能改善品质,提高产量,如杜鹃在生长初期可用300~500倍液喷淋土表,能矮化植株,早开花。
剂型有50%或40%矮壮素水剂、50%矮壮素乳油。各种植物对浓度要求差别较大。
是人工合成的(或从微生物中提取的天然的),具有天然植物激素相似生长发育调节作用的有机化合物。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对植物激素具有类似生理和生物学效应的物质。
发现氨基鲜酯(DA-6)、氯苯脲、二硝基苯酚钠、生长素、赤霉素、乙烯、细胞分裂素、脱落酸、油菜素内酯、水杨酸、茉莉酸、多效唑和多胺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主要用于农业生产中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按照登记批准标签上标明的使用剂量、时期和方法,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一般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如果使用不规范,作物可能生长过快,或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死亡,影响农产品质量,危害人体健康。例如,保鲜(抑制发芽)可以延长马铃薯、大蒜和洋葱的贮藏期,具有致癌作用。
扩展资料: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国家管理条例:
根据《农药管理条例》,植物生长调节剂属于农药管理范畴。
农药登记制度依法实施。所有在中国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必须注册。
申请农药登记时,必须进行药效学、毒理学、残留和环境效应等多种有效性和安全性试验。
特别是在毒理学试验中,注册产品的急性、慢性、亚慢性、致畸和致突变毒理学应由国家农药登记和评价委员会进行彻底的检测和评价,经批准后方可注册。
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葡萄不定根的形成。①ABT生根粉这是中国林业科学院研制成功的专利产品,它是由多种植物激素和微量元素制成的,具有促进木本植物扦插生根和作物种子发芽生根的功能。
ABT生根粉现有三种型号的产品,一号粉对很难生根的木本植物能起到促进生根的作用;二号粉对易生根的木本植物(如葡萄)能提高扦插发根成活率;三号粉对有根苗木的移植能促进快速形成新根。
使用浓度为50毫克/升,浸泡插条基部4~8小时。
②萘乙酸萘乙酸(NAA)或萘乙酸钠,既能促进葡萄生根,但又会抑制葡萄芽的萌发,使用时一定要使插条直立于溶液中,浸泡插条基部3~4厘米即可,顶部芽不可沾药。使用浓度为100毫克/升,浸泡8~12小时。
③吲哚丁酸(IBA)吲哚丁酸具有强烈刺激葡萄插条生根的作用,但不如使用萘乙酸经济。
方法是将插条基部浸在25毫克/升浓度药液中8~12小时。
上述植物生长调节剂都不易溶于水,配制药液时需先用少量酒精或白酒把药粉溶解,然后加清水稀释至使用浓度。浸泡插条时,把配好的药液放在平底盆或池内,可选一块平地铺上塑料,四周砌砖做池埂。
药液在盆或池内的深度约3~4厘米,然后将一小捆一小捆的插条直立于池内,使插条基部浸于药液中,按照上述不同药剂、不同浓度所需浸泡的时间操作。浸药后,拿出来用清水冲洗掉插条表面的药剂即可扦插。
药剂浸泡过的插条,再进行加温催根,扦插效果更好。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1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