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瓜子这种食物,很容易让人上瘾,一旦开始就很难停下来。
一时嗑一时爽,一直嗑一直爽。
而且就算你平时并不是很喜欢它,但只要一开嗑,就会非常「自觉」地坚持下去,一颗,两颗,三颗越嗑越多,直到眼前堆起小山般的瓜子壳。
哪怕中间会临时去做一些别的事情,比如去趟洗手间,或者回个电话什么的,但只要回到座位上,就会继续嗑嗑嗑,完全不需要被提醒或被督促。
而大多数情况下,这个进程会持续到吃光一袋瓜子为止。
这其中,可能是多巴胺在起作用(没错,又是多巴胺,但不是你以为的「带来快乐」)。
多巴胺实际是和奖赏预期误差(reward prediction error, RPE)有关,当实际得到的回报或奖励高于心理预期时,多巴胺会大量分泌。
相比于花生、松子、南瓜子瓜子可谓是种子界「开壳友好」的天花板,薄而脆的壳轻轻一咬就轻松崩裂,让你瞬间捕获香喷喷的果仁。
嗑瓜子这个轻松获取劳动成果的小举动,合并果实本身脂肪的香气,可以轻松迅速地给到口腔和大脑刺激,让我们即刻感受到付出一点点努力就能收获的回报。
所以对于嗑瓜子停不下来有一种可能的解释是:
当我们拿起瓜子准备嗑时,大脑产生了一个吃瓜子的「心理预期」,多巴胺分泌,开始期待美味的瓜子;
嗑瓜子的动作简单迅速,所以我们的预期很轻松地得到了「即时满足」,这样就给了大脑一个超出预期的「奖赏」,促进了多巴胺的分泌;
于是嘴巴开始期待下一颗瓜子的到来,驱动我们去继续拿起瓜子,咔嚓咔嚓,吧唧吧唧,开启了一个神奇的「嗑瓜子循环」。
?
爱嗑瓜子的人,一定是特别乐观的人。
因为,吃瓜让人快乐。
也别小看了那些闲得无聊嗑瓜子的人。
瓜子其实也是身份的象征,毕竟——
能有时间一颗一颗地嗑瓜子,可谓是最奢侈的生活了。
原来如此,人体真奇妙~
好奇之旅 第046站
本文合作专家
本文审核专家
参考文献
[1] Schultz W , Dayan P , Montague P R . A Neural Substrate of Prediction and Reward[J]. Science, 1997, 275(5306):1593-1599.
[2] Athalye V R, Santos F J, Carmena J M, et al. Evidence for a neural law of effect[J]. Science, 2022, 359(6379): 1024-1029.
[3] 刘潇然. 从瓜子理论看抖音的沉迷机制及应对[J]. 新媒体研究, 2020, 6(9):4.
策划制作
策划:April | 监制:Murphy, Feidi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8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