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袁老的毕生追求是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为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技术创新,并将其推广至全世界。毕其一生,专注田畴,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为稻粱谋,为民生计,袁老无愧侠之大者、国之仁士。
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这是中国科技评奖委员会的评价。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是农民朋友的赞誉。他常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试验田的路上。人们看到的袁老,总是挽着裤腿下稻田的形象,无论播种季还是收获季。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但即便是在获得国家最高荣誉的当天,袁老还下地查看第三代杂交水稻制种情况,拿着水稻说:花开得好好。成就与尊荣的背后,恰是脚踏实地的奋斗、敢为人先的创新、鞠躬尽瘁的坚守。
有人说,科学家是真理的侍者,是事实的追随者。水稻杂种,曾有不少国家科学家研究过,并未成功。根据实践,袁老以科学的胆识和眼光,无惧这是对遗传学无知的嘲笑,投身这一研究。充分尊重科学规律,也敢于提出设想、勇于探索,依据事实、发现真理、验证真理伴随袁老一生。1964年开创杂交水稻研究,1997年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分别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2022年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一粒良种,千粒好粮。一次次重大技术创新,一条条亩产攀升曲线,让杂交水稻技术冲破了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证明这是科学,更是不断发展着的科学。
有梦想,了不起。袁老常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一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如今,水稻高产的梦想变成现实,杂交水稻也在印度、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等国家大面积种植。为了实现梦想,袁老和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从未停止探索的步伐。美国一位学者说,袁隆平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这是中国科学家对人类、对世界的贡献,也是对历史、对文明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袁隆平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时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在田间地头、在试验场地,袁老顶着夏天的烈日、走过秋天的泥泞、踏着冬天的风雪,教人们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带更多人迎来春天的朝阳。袁老说,我始终觉得,粮食安全问题必须时刻警惕。今天,继续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8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