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舒城县2022年秋种小麦油菜主导品种

  一、主导品种

  1、小麦(3个)

  扬麦25、宁麦24、镇麦12。

  2、油菜(2个)

  徽豪油12、庆油3号 。

  二、简介

  (一)小麦品种

  1、品种名称:扬麦25

  国审麦2016003

  申请者: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育种者: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扬17*2//扬11/豫麦18

  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202天,与对照品种扬麦20相当。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生长旺盛。株型较紧凑,叶上举,穗层较整齐,株高83厘米,抗倒性较好,熟相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椭圆形、半硬质-粉质,饱满。亩穗数33.0万穗,穗粒数38.9粒,千粒重38.8克。抗病性鉴定,中感赤霉病,高感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和纹枯病。品质检测,籽粒容重776克/升,蛋白质含量13.56%,湿面筋含量28.5%,吸水率52.1%,沉降值37.9毫升,稳定时间5.3分钟,最大拉伸阻力477E.U.,延伸性152毫米。

  产量表现:2012~2013年度参加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35.9千克,比对照扬麦20增产4.8%;2013~201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07.3千克,比扬麦20增产2.7%。2014~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21.4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8.1%。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6万。注意防治蚜虫、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2、品种名称:宁麦24

  审定编号:皖麦2015009

  品种名称:宁麦24

  申请者: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宁麦9号选系

  特征特性:幼苗半直立,叶色绿。分蘖力一般,成穗率中等,株型较紧凑,旗叶上冲,抗倒伏能力一般。穗呈长方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粉质。2011-2012、2012-2013两年度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0厘米、亩穗数为35.5万、穗粒数40.1粒、千粒重39.9克。全生育期214天左右,与对照品种(扬麦158)相当。经安徽农业大学接种抗性鉴定,2012年中抗白粉病(4级)、中抗赤霉病(平均严重度2.10)、感纹枯病(病指51);2013年中感白粉病(6级),中抗赤霉病(严重度2.70),感纹枯病(病指45)。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2012年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92克/升,粗蛋白(干基)12.69%,湿面筋26.7%,面团稳定时间5.4分钟,吸水量59.1毫升/100克粉,硬度指数63.3;2013年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90克/升,粗蛋白(干基)12.49%,湿面筋26.6%,面团稳定时间4.6分钟,吸水量63.0毫升/100克粉,硬度指数67.1。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1-201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448.49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4.67%(不显著);2012-2013年度区域试验亩产463.43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6.50%(极显著)。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1-201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448.49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4.67%(不显著);2012-2013年度区域试验亩产463.43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6.50%(极显著)。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争壮苗。淮南地区以10月下旬至11初为宜。2、合理密植。每亩基本苗以15-16万为宜。3、科学施肥。要获得亩产500公斤以上的产量,需纯氮16-18公斤,并搭配一定量的磷钾肥,氮磷钾的比例为1:0.5:0.5。基苗肥应占总肥量的70%,拔节孕穗肥占30%。4、苗期麦田进行化除,控制草害;拔节前防治纹枯病;抽穗扬花期防治赤霉病和白粉病。5、注意防倒伏,沿淮地区注意防冻害。

  3、品种名称:镇麦12

  审定编号:苏审麦201501

  引种编号:皖引麦2022025

  育种者: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

  安徽省舒城县2022年秋种小麦油菜主导品种

  引种者:安徽省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引种区域:安徽淮河以南春性小麦区。

  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12-2014年度参加江苏省淮南组小麦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475.16公斤,较对照扬麦11号增产5.42%,两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4-201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6.21公斤,较对照扬麦11号增产7.58%。幼苗直立,叶色较深;分蘖力中等偏弱;株型偏松散,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好;穗近长方形,长芒、白壳、红粒,硬质。区试平均结果:全生育期211.2天,较对照长1.6天;株高81.8厘米,每亩有效穗30.1万,每穗36.16粒,千粒重45.84克。抗病性经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三年接种鉴定:中抗赤霉病,中感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抗黄化叶病,抗穗发芽。品质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两年区试测定平均结果:容重784克/升,粗蛋白含量15.24 %,湿面筋含量32.9%,稳定时间14.1分钟,硬度指数69.3。

  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期。适宜播期为10月25日至11月10日。2、种植密植。适期播种每亩基本苗18万左右。3、肥水管理。每亩需施纯氮18公斤左右,并注意搭配使用适量的磷钾肥。其中65%的氮肥用作基苗肥,35%用作拔节孕穗肥。田间沟系配套,注意防涝抗旱。4、防治病虫草害。出苗后要抢墒做好化除工作。做好纹枯病、赤霉病、白粉病和蚜虫等防治工作。5、收获。蜡熟末期抓紧收获,确保丰产丰收。

  (二)油菜品种

  1、品种名称:徽豪油12

  安徽省舒城县2022年秋种小麦油菜主导品种

  登记编号:GPD油菜(2022)340156

  作物种类:油菜

  申请者:安徽国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国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G1A×G2C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三系杂交品种。全生育期222.9天,幼苗直立,叶浅绿色,叶缘锯齿状,裂叶3~4对,有缺刻,叶面有少量蜡粉,无刺毛;花瓣黄色,覆瓦状重叠排列;籽粒黑色,抗倒性强。株高154.5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7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44.8个,每角粒数20.6粒,千粒重3.33克。芥酸含量0.1%,硫苷含量25.46μmol/克饼,含油率45.22%。低抗菌核病,中抗病毒病,抗寒性一般,抗裂荚性一般,抗倒性强。第1生长周期亩产204.8千克,比对照秦优10号增产3.80%;第2生长周期亩产214.5千克,比对照秦优10号增产16.80%。

  栽培技术要点:亩种植密度,移栽7000~9000株,直播15000~27000株。氮、磷、钾肥配合使用,早施苗肥,适时追施返青肥和蕾苔肥;及时中耕除草;特别注意施用硼肥,亩用硼砂1.0千克作基肥,或者用0.3%硼砂水溶液在苗期、苔期、花期根外追施。注意防治菌核病等病虫害。

  适宜种植区域及季节:适宜在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南、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地区作冬油菜种植;育苗移栽9月中下旬播种,10月中下旬移栽;直播10月上旬播种。

  注意事项:重点于初花末期用多菌灵防治菌核病,并及时防治其它病虫害;苗期需施硼肥。

  2、品种名称:庆油3号

  登记编号:GPD油菜(2022)500070

  申请者: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0911×Zy-13

  特征特性:甘蓝型油菜两系杂交组合。全生育期210.7天左右,中熟。幼苗半直立,叶色中等绿色,有蜡粉,叶脉明显,叶片无刺毛,羽状裂缺,顶裂片较大,边缘有锯齿。植株高度160厘米~200厘米,一次有效分枝8个~9个,分枝角度适中,株型紧凑,全株有效果350个~500个,每果20粒~25粒。花朵中等黄色,花瓣大而重叠,雌蕊淡黄色,雄蕊高于雌蕊,花药发达,花粉量充足。种子黑灰色,菜籽花籽,圆形,菜籽千粒重4.08克~4.63克。芥酸含量0.1%,硫苷含量21.61微摩尔/克,含油量49.96%。低抗菌核病,中抗病毒病,其它病害轻,耐冻能力较强,低抗裂荚,抗倒性较强。第1生长周期亩产196.62千克,比对照华油杂12增产6.4%;第2生长周期亩产191.53千克,比对照华油杂12增产10.0%。

  栽培技术要点:庆油3号属甘蓝型油菜中偏早熟两系杂交组合,适宜于平坝、丘陵山区种植。为了获得较高的产量,根据庆油3号的生长发育特点,其栽培技术如下。 一.育苗移栽 (一)培育壮苗 1.适期播种育苗。丘陵山区在9月15日左右,平坝浅丘区在9月25日左右播种育苗。 2.留足苗床,稀播匀播。1亩苗床地播0.5公斤种子。 3. 苗床管理。早匀苗,早追肥。匀苗一般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幼苗长出第一片真叶时开始,苗间距1寸左右;第二次在三片真叶时进行定苗,苗间距6.67厘米~8.33厘米,同时拔除杂草。匀苗以后随即追施肥水。移栽前一周需再施一次“送嫁肥”。油菜播种季节若遇阴雨,应经常清沟排水。若遇天气干旱则以少肥多水泼洒厢面,保持土壤湿润。注意防虫。 (二)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1.适时移栽。当苗龄在30~35天,幼苗叶片达5~6片时就可移栽了。移栽时应做到“三匀三带”。“三匀”就是株行距匀,苗子大小匀(即分级移栽),移栽深浅匀。“三带”就是带土移栽,带肥移栽,带药移栽。2.合理密植。土壤肥力较好的田块以每亩0.7~0.9万株为宜,土壤肥力较差的田块以每亩1.0~1.5万株为宜。为了田间管理方便,以宽窄行种植较好。新放干的冬水田一定要深沟排水,以防湿害。 3.施足底肥。底肥施用量为每亩猪粪100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草木灰100千克,硼砂0.5千克,再加0.2立方米细土堆沤15天,结合整地欠土层中。施肥量少时可集中施于播种沟(窝)或移栽沟(窝)内。(三)田间管理 1.施肥。移栽后立即施定根肥,以清淡猪粪水为主。移栽后的15~20天追施一次苗肥,12月下旬每亩用5~7.5千克尿素兑猪粪水重施一次开盘肥,并进行中耕除草培土,如果底肥未施硼肥,应喷施0.2%的硼砂溶液。1月中下旬看苗酌施蕾苔肥,蕾苔期喷施硼肥(0.2%硼砂溶液)以提高结实率。整个生育期亩施纯氮12千克,配施磷钾肥。2.病虫害防治。移栽后主要是防治菜青虫;开春后注意蚜虫防治。病害主要是菌核病,在初花期至盛花期每亩用50%多菌灵0.1千克及时防治2次(用托布津和菌核净亦可)。病毒病在发病初期喷施10%病毒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防治,隔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四)适时收获 当主花序中下部籽粒转色时即可收获,切忌推迟收获时间,以免影响产量。二.直播(一)适期播种,长江上游区在9月25-10月10日,长江中下游区在10月1日-15日。(二)田间管理 1.施肥 普通田块播种前亩施肥20千克,12月中旬追施10千克复合肥加5千克尿素。 2.病虫害防治。苗期主要是菜青虫,可用溴氢菊脂防治;开春后主要是蚜虫,可用乐果防治。病害主要是菌核病,在初花期至盛花期每亩用50%多菌灵0.1千克及时防治2次(用托布津和菌核净亦可)。病毒病在发病初期喷施10%病毒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防治,隔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三)适时收获 当主花序中下部籽粒转色时即可收获,切忌推迟收获时间,以免影响产量。

  适宜种植区域及季节: 适宜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和陕西汉中及安康的冬油菜区秋播种植。

  注意事项:1、播种期如遇阴雨或干旱,出苗率会下降,注意排水或抗旱;2、整个生育期内注意田间排水。3、双低油菜易遭鸟害,发现有鸟害时喷施防鸟剂或采用其它防鸟方法;4、土壤缺硼区域易出现花而不实,注意增施硼肥。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8038.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3年3月15日 下午7:22
下一篇 2023年3月15日 下午7:26

相关推荐

  • 多种元素水溶肥(大量元素水溶肥原料都有哪些?)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大量元素水溶肥:由氮、磷、钾两种以上元素的全溶于水的肥料。肥料执行标准:NY1107—2010。该肥料有两种类型:即大量元素水溶肥(微量型);大量元素水溶肥(中量型)。大量元素水溶肥(微量型)在含有大量元素同时必须同时含有硼、锰、铁、锌、铜、钼等部分微量元素;大量元素水溶肥(中量型)在含有大量元素同时必须含有钙、镁、硫等部分中量元素。 大量…

    肥料资讯 2023年2月19日
    00
  • 中氨基酸是什么(氨基酸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听专家一讲,长知识了)

    中氨基酸是什么 小区里有个男孩,八个月大了,长的挺好,大大的眼睛。但生下来就对蛋白质过敏,只能吃“氨基酸奶粉”,“氨基酸奶粉”苦的要命,可怜的娃,平时根本不喝奶,只等瞌睡来了,迷迷糊糊搞几口。 通常带娃的阿姨,奶奶们都喜欢八卦。她们说,他母亲生下他就离开了(谁也不知道真实原因),一直请的是阿姨带。 第一个阿姨带他到七个月。现在这个阿姨,总嚷嚷,娃可怜,从早到…

    肥料资讯 2022年8月31日
    00
  • 烧鸡热量(烧鸡热量高不高)

    烧鸡的热量 一只烧鸡可食用部分的热量约为167大卡/100克。一直正常大小的烧鸡在500克左右,其含有的热量就有800大卡以上,属于高热量食物,虽然没有烤鸡的热量高,但是不建议减肥的人群食用,而且也不要过度食用。 烧鸡要如何保存 可以将烤鸡放入保鲜盒中密封保存,不过这只适用于短时间内吃不完的情况下,保存时间最好不超过6小时。 如果想让烧鸡的保存时间长一点,建…

    肥料资讯 2022年11月24日
    00
  • 人人一亩田有机蔬菜中为什么黄瓜和西红柿不能一起种植

      现在是黄瓜和西红柿的成熟季节了,吃过有机蔬菜的小伙伴们应该都知道,黄瓜和西红柿是不能同时吃的,这是因为虽然二者一起吃不会有什么危害,可是却破坏了有机蔬菜本身的营养价值。这是由于黄瓜有一种维生素c的分解酶,西红柿里却有丰富的维生素c,二者一起吃的话,维生素c就会被分解酶分解掉了,就没有什么营养价值了。   不仅不可以一起吃,二者也不可以一起种植的,这又是为…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8日
    00
  • 种猪是指公猪还是母猪

         回答**是指专门用于繁殖的公猪和母猪,又分别称为种公猪、种母猪。**具有适用性好、抗病力强、出肉率高等优点,一般在公猪7-8月龄,体重为70-80千克时开始配种,母猪在7月龄,体重为70千克左右时开始配种。

    肥料资讯 2022年5月6日
    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