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皮病又称出血性腐败病,赤皮瘟、擦皮瘟等。赤皮病是四大家鱼及鲤、鲫等鱼类的主要疾病之一。此病多发生于2-3龄大鱼,当年鱼也可发生,常与肠炎病、烂鳃病同时发生,形成并发症。该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团头鲂等多种淡水鱼类,在我国各养鱼地区,一年四季都有流行,但是以水温25―30C时为流行盛期。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鱼赤皮病流行特点,鱼赤皮病防治方法!
鱼赤皮病流行特点:
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发病鱼的体表都有不同程度损伤。在严冬季节,观赏鱼的皮肤受冻伤也会发生此病。在春末夏初常与烂、肠炎并发。
发病往往与鱼体受伤有关,是条件致病菌。
该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团头鲂等多种淡水鱼类,在我国各养鱼地区,一年四季都有流行,尤其是在捕捞、运输后。鱼的体表完整无损时病原菌无法侵入鱼的皮肤。只有当鱼因捕捞、运输、放养使鱼体受机械损伤,或冻伤,或体表被寄生虫寄生而受损时,病原菌才能乘虚而入,引起发病。
鱼赤皮病临床症状:
病鱼体表受到损伤,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鳍基部出血,以胸鳍基部多,鳍条间的组织被破坏,鳍条腐烂,鳞片脱落。在鳍条腐烂处和鳞片脱落处,常有水霉菌寄生。该病变部位以病鱼体背部、腹壁较严重,尾柄及腹下部则少病变。有时头部皮肤及眼睛巩膜也炎症出血。有的肠道也充血发炎,病鱼精神不好,行动缓慢,反应迟钝,独游于水面。
鱼赤皮病防治方法:
1、如养殖水体有机质含量高或透明度较低时,天全池泼洒“精品一元笑”或“康乐”或“水立爽”,第二天全池泼洒“苯扎溴铵溶液”或“中博红”;
2、如养殖水体透明度适宜且藻类丰富,天全池泼洒“苯扎溴铵溶液”或“中博红”,第二天全池泼洒“顶典”;
3、泼洒外用药物时,对吃食性鱼类须同时口服“穿梅三黄散+氟苯尼考(或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肝胆利康散+酶合电解多维”3~5天。
鱼赤皮病流行特点,鱼赤皮病防治方法!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可采用高浓度多次数、时间长的药浴方法,只要病鱼能够忍耐,药浴时间越长,疗效越显著。同时鱼缸或鱼池消毒、换水、杀灭鱼缸或池内残留病原体可用全池泼酒漂白粉1mg/kg或五倍子2-4mg/kg。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7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