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一片金黄,小站稻迎来大丰收。
水稻大丰收,良种立头功。15日下午,天津市小站稻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组织专家,对市科院农作物研究所选育的吨粮杂交粳稻新品种高产示范田进行现场测产验收,旨在助推天津优质小站稻产量再攀新高峰,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天津新贡献。
望着大片金黄色的稻田,让人满心欢喜,微风吹过,掀起金色波浪。来自南开大学、天津市农业发展中心、天津市优质农产品中心、宝坻区、宁河区等单位的育种专家齐聚于此,按照国家验收标准,进行测产。在完成相关准备工作后,15时,测产验收正式开始,只见一台大型履带式联合收割机立即下地,机声隆隆地开始收割……
一粒、二粒、三粒……70岁的小站稻育种专家谷守贤站在稻田旁随手摘下一个稻穗,低头数稻粒,3分钟后,他扬起头满脸笑容地说,一个稻穗共有488粒稻谷,是普通稻种的4倍多,真了不起!
30分钟后,收割结束。现场工作人员迅速安排称重器、除湿仪等,忙着测产。稻农们笑着拿起粮袋,站在收割机卸粮口前装稻谷,一袋袋称重,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市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长王胜军介绍,在市农业农村委等部门大力帮助下,他们科研团队用近十年时间育成了这个吨粮田良种,具有完全天津知识产权,亩产比普通稻种高出20%左右,还具有抗病虫害能力强、抗倒伏、自带香味等诸多优点,高产并优质,将在全国粳稻区大面积推广。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7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