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团头鲂产卵 分布于长江中、下游附属中型湖泊。比较适于静水性生活。平时栖息于底质为淤泥、并生长有沉水植物的敞水区的中、下层中。幼鱼主要以枝角类和甲壳动物为食;成鱼摄食水生植物,以苦草和轮叶黑藻为主,还食少量浮游动物。 食性 团头鲂为草食性鱼类,摄食能力和强度均低于草鱼。鱼种及成鱼以苦草、轮叶黑藻、眼子菜等水生维管束植物为主要食料,也喜欢吃陆生禾本科植物和菜叶,还能摄食部分湖底植物碎屑和少量浮游动物,因此食性范围较广。一般从4月开始摄食,一直延续到11月,在6~10月摄食量最大。 生长 团头鲂属于中型鱼类,生长速度较快,以1~2龄生长最快。在水草较丰盛的条件下,一般当年鱼体重可达100~200克;二龄鱼体重可达300~500克,以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最大个体可达3~5千克。 繁殖 一般2~3龄达性成熟,最小性成熟年龄为2龄。一般性成熟的雌性个体重450克;雄鱼体重400克。产卵期为5~6月,多在夜间产卵。产卵最适水温为20~29℃,对水流要求不严格。卵具有微黏性(黏着力比鲤、鲫鱼的卵差一些,附着力弱,容易脱落),淡黄色,黏附于水草或其他物体上,因此其产卵场多在浅水多草的地方。 4月开始大量摄食,6-10月为肥育期,摄食强度最大,冬季11月起停食。2龄可达性成熟,5-6月间,成鱼集群于流水场所进行繁殖;产卵场一般需要具有一定的流水,有茂密的水草,底质为软泥多沙,水深1.0-1.5米,水温20-28℃。怀卵量一般为3.7-10.3万粒。受精卵在水温为25℃时,经两昼夜可孵化。冬季集群在深水处的泥坑中越冬。 2. 团头鲂生长速度 黑鱼 黑鱼是一种常见的食用鱼,又叫做乌鱼、生鱼、财鱼、蛇鱼、火头鱼等,主要生长在水草丛生、底泥细软的静水或者是微流水中,黑鱼是很多地区养殖的淡水鱼品种,一般养殖8-9个月体重可达0.5~0.7千克,是一种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的鱼。 2、青鱼 青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目前很多地区都有人工饲养。青鱼主要生长在中下层水域,最适合生长的水温为22-28度,主要以螺蛳、蚬、蚌、蛤、虾以及昆虫为食,其生长速度非常快,最大可以长到70公斤左右。 3、草鱼 草鱼也是四大家鱼之一,是我国人工饲养最多的鱼品种,草鱼主要生长在中下层的水域以及水草比较丰盛的水域,是一种以草为食的淡水鱼,草鱼的生长速度也比较快,最大的个体能够达到40公斤左右。 4、鲶鱼 鲶鱼大家都熟悉,很多地区都有人工饲养。鲶鱼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坑塘的中下层,是一种繁殖能力快,生存能力强,生长快的淡水鱼,很多人不知道它生长速度可以半年长了6斤,也是很多地区饲养的淡水鱼品种。 5、鲢鱼 鲢鱼也叫做白鲢,主要生活在中上层水域,冬季温度低,会到深水域越冬。鲢鱼主要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生长速度也属于比较快的鱼类。 6、鳙鱼 鳙鱼是很多人喜欢吃的一种鱼,我们经常吃的剁椒鱼头就是用鳙鱼做的,鳙鱼主要生活在中上层水域,主要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生长速度比较快。 7、武昌鱼 武昌鱼是一种产自长江中下游的我国特有的鱼类,其生长速度的快、抗病能力强,是一种很好养殖的鱼类。另外武昌鱼肉质鲜嫩,特别适合清蒸,清蒸武昌鱼是湖北省的一道传统名菜,深受湖北乃至全国人民的喜爱。 3. 团头鲂养殖技术 武昌鱼的养殖: 水域的选择 1、选择在靠近村庄、房屋的深水库湾设置渔排。一可方便管理,二可避免枯水期网箱搭底。 2、选择向阳背风,库底原为农田或平坦开阔山地的水域。这样的水域水质肥,天然饵料相对丰富。 3、选择远离航道、码头,水流在0.1米/秒以内的水域。这样的水域相对安静,可减少鱼群的应激反应。 4、上游及周边有化肥厂、农药厂、造纸厂等污染源的水域不宜选择。 4. 团头鲂繁殖 答:三国吴嗣主孙皓从建业迁都武昌,丞相陆凯进谏,疏中引童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见《三国志?吴志·陆凯传》。??武昌鱼指武昌附近所产的团头鲂。??唐岑参《送费子归武昌》诗:秋来倍忆武昌鱼,梦着只在巴陵道。??明李贽《与刘肖川书》:但恐檀越远去,外护无依,不肖当为武昌鱼,任人脍炙矣。??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词: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5. 团头鲂一年长多大 鳊鱼又叫武昌鱼一般个体能达到3–5斤公斤 6. 团头鲂是海水鱼吗 淡水鱼按照水中盐分浓度可以分为初级淡水鱼、次级淡水鱼、周缘性淡水鱼;按照洄游性可以分为无洄游性纯淡水鱼、陆封性洄游鱼、河口性鱼。我国常见的淡水鱼有鲤鱼、草鱼、螺狮青、鳙鱼、鲢鱼、鲫鱼、鳊鱼等。 一、淡水鱼种类 1、从广义上来说,淡水鱼是指能生活在盐度为3%的淡水中的鱼类, 从狭义上来说,淡水鱼是指在其生活史中部分阶段,或是一生都必须在淡水水域中生活的鱼类。 2、按照水中盐分浓度可以分为初级淡水鱼(一生都只能生活在淡水中)、次级淡水鱼(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淡水中,偶尔会在海水、半淡咸水中活动)、周缘性淡水鱼(既在海水、半淡咸水中生活,也在淡水中生活)。 3、按照洄游性可以划分为无洄游性纯淡水鱼、陆封性洄游鱼(分为淡水域洄游鱼和河海洄游鱼)、河口性鱼(生活在淡咸水交汇的地方以及海水,比如入海口)。 4、我国常见的淡水鱼有鲤鱼、草鱼、螺狮青、鳙鱼、鲢鱼、鲫鱼、鳊鱼、武昌鱼、锦鲤、锦鲫、鸭嘴鱼、花骨鱼、军鱼、赤眼鳟、翘嘴红鲌、红珠鱼、鲮鱼等。 二、养殖周期最短的淡水鱼有哪些 1、黄颡鱼:一般养殖周期为12-13个月(温暖地区12个月左右,寒冷地区13个月左右),如果是全雄黄颡鱼,养殖周期仅为10-11个月。 2、花鲢鱼:花鲢的生长速度较快,养殖周期一般分为两年,第一年培育鱼种,第二年就可以长到2-3kg。 3、匙吻鲟:一般当年孵化出来的鱼苗饲养到年底即可上市售卖,池塘专养模式,鸭嘴鱼每尾可达到1.5斤左右,套养模式,可达到2斤以上。 4、刺鳅:一般在每年的5-6月投放鱼种(5cm以上),经过8-10个月的养殖,成鱼平均个体可以达到200g以上,此时即可捕捞上市。 7. 团头鲂是什么体型 武昌鱼体型不大,在市场上常见的规格一般只有2-3斤,体重在5斤左右的武昌鱼已经算是比较大的了。不过也有一些武昌鱼的体型更大,可以接近10斤,但这样的武昌鱼非常少,只有生长很多年才能达到。它们具体能够长到多大,和它们的基因有关,也和它们的生长环境有关。基因良好的个体在适宜的环境中,就可以长得更大一些。 8. 团头鲂主要特征 桑葚钓法:在南方常在水畔重有桑树,夏秋季节桑葚由红变为紫黑熟透时常有落入水中,这成为鱼类的好饵料,鳊鱼、草鱼等即争先抢食,人们常利用此机会,将桑葚做钓饵,模仿树上掉下的桑葚将钩投入水中,进行垂钓(如钩入水不似树上掉下,鱼儿常不上当)。但注意因在树下垂钓,线要短,一旦上钩才便于提上来。 9. 团头鲂形态特征 武昌鱼:身形扁且高,呈菱形,鱼嘴较宽呈弧形,鱼鳍处有一点肉棱,尾巴呈长方形,体重一般在6斤左右,生活在水域下层,体色为银灰色有一条纹。鳊鱼:外形侧扁细长,嘴巴较圆且端正,弧形不分明,从鱼鳍到肛门处都有肉棱,尾巴长且窄,呈菱形,体重一般在4斤左右,生活在中下层水域,体色为银灰色,无条纹。 饭馆常常是以鳊鱼冒充武昌鱼,所以有两个颜色。 10. 团头鲂产卵类型 武昌鱼猫可以吃。 团头鲂,别名:武昌鱼,鲤形目鲤科鲂属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物种。该类动物分布于中国、墨西哥、越南。 团头鲂体侧扁而高,呈菱形,背部较厚,自头后至背鳍起点呈圆弧形;头小,侧扁,头长小于体高,口端位,口裂较宽,呈弧形;鳞中等大,背、腹部鳞较体侧为小,侧线约位于体侧中央,前部略呈弧形,后部平直,伸达尾鳍基。其为草食性鱼类,鱼种及成鱼以苦草、轮叶黑藻、眼子菜等沉水植物为食,食性较广。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6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