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魔稻”造福世界

  近半个世纪前的1973年10月,在江苏苏州召开的全国水稻科研会议上,袁隆平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这是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我国水稻育种从此领跑世界、造福人类。

  位于海南三亚的水稻国家公园里,展示了众多超级稻品种,袁隆平院士团队的超级稻品种也在其中。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乔金亮摄

  袁隆平院士。 (资料图片)

  艰苦中探索 提出新设想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水稻是中国第一大口粮作物,全国约有六成人口以稻米为主食。从世界来看,稻米是食用人口最多的农产品,地球上每3个人中就有一人以稻米为主食。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一直是世界各国育种专家的愿望。然而,这并非易事。

  我国籼型杂交稻是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培育成功的,是水稻育种史上继高秆变矮秆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中国水稻研究所原所长程式华回顾说,20世纪我国水稻发展史上,单产出现过两次重大突破。第一次是始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矮化育种,第二次是70年代初期的杂种优势利用。

  选育强优势籼型杂交稻的重任历史性地落在了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农业科学家头上。1960年7月,时任湖南黔阳农校教师的袁隆平在试验田里发现一株天然杂交稻。经过分析,袁隆平推断这株高产的天然杂交水稻的父母代,一定有一株是雄性不育株。这是一类特殊的水稻,不能自身繁殖,需要借助于外来水稻花粉才能结出种子。水稻中一些杂交组合有优势,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培育杂交水稻的念头,第一次浮现在他的脑海。

  “东方魔稻”造福世界

  此后,袁隆平在国内首次发表了《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的论文,震动了整个农业科技界,开创了我国籼型杂交稻研究的先河。为寻找天然水稻雄性不育株,团队在水稻扬花季,拿放大镜搜寻了几十万个稻穗,终于找到了4个品种中的6株雄性不育植株。用这些做材料,科研小组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试验。不过,试验却连遭挫折。1969年,袁隆平意识到,原来的材料可能亲缘太近。于是,团队将视线投向野生稻,提出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的设想。

  2022年9月28日,我国高产海水稻试种成功,数亿亩盐碱地有望成米粮仓。 (新华社发)

  科研大协作 育成新稻种

  在新设想的指导下,团队于1970年11月在海南找到一棵雄性不育株的野生稻,转育出来的三粒雄性不育种子被命名为野败。试验中,野败的不育性状100%遗传,为培育不育系和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之后,全国兴起了利用该材料培植水稻不育系的大协作。

  这是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也是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的强优势籼型杂交水稻。回忆起那段攻坚克难的日子,袁隆平记忆里最深刻的细节之一,是背着够吃好几个月的腊肉,倒转好几天的火车,前往云南、海南和广东等地育种研究。这样的经历就像候鸟追着太阳。

  育成之后是推广。1974年春天,袁隆平团队在海南育出了适合大田种植的杂交水稻种子南优2号。新制出的种子,很快被种下,并在那个秋天迎来丰收。同等条件下,一般每亩增产50至100公斤,比当地优良品种增产约20%。1976年,全国示范推广面积扩大到208万多亩,全部增产20%以上。从1976年到1987年,中国杂交水稻累计增产1亿吨以上,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6000多万人。

  杂交水稻技术不仅有助于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而且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技术。1980年和1981年,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先后转让给美国圆环种子公司和卡捷尔公司。这是我国第一个转让国外的农业专利技术。从此,杂交水稻技术走出了国门,开始向世界传播。东南亚、非洲、北美等地的许多国家,纷纷到中国学习杂交水稻技术。

  广西鹿寨,制种水稻丰收。 (新华社发)

  全国一盘棋 再创超级稻

  然而,世界水稻产量很快遇到了天花板。人口不断增长的压力促使亚洲各国开始实施高产水稻的研究计划。1996年,我国后来居上,提出超级稻育种计划,由袁隆平主持培育。1997年,袁隆平发表著名的《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提出形态改良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水稻超高产育种技术路线。随后,这一计划被列入总理基金项目。由袁隆平、谢华安等众多知名专家领衔,联合了国内数十家优势科研力量,建立起遗传育种、栽培植保、技术推广和生产管理等跨多学科领域的协作组。

  “东方魔稻”造福世界

  在正确技术路线的指导下,中国超级稻迅速步入发展快车道。科学家们创制了沈农89-366培矮64S华占春江12等一大批不育系、恢复系水稻,选育了一大批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的超级稻新品种。继超级稻2000年实现亩产700公斤一期目标,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的目标近年来接连完成。

  我国幅员辽阔,水稻种植区域广、范围大,不可能一家单位、一个品种‘包打天下’,必须进行科研的大联合大攻关。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廖西元说,超级稻育种计划联合了国内优势科研力量,汇聚了一支创新能力较强的研究与示范推广队伍,形成了全国一盘棋格局,体现了举国体制的独特优势。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彭超认为,杂交水稻单产不断创纪录,是生产力提高的主要衡量标志,真正落实了藏粮于技,也实现了藏粮于地的战略目标。

  中国杂交稻,仍然在不断发展,孕育着下一个辉煌。(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乔金亮)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2006.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3年3月3日 下午10:12
下一篇 2023年3月3日 下午10:16

相关推荐

  • 云松(云松的寓意和象征)

    云松是什么 云松为百合科天门冬属植物,其别名为云竹、芦笋草、松山草、文竹,茎蔓生,具攀援功能,高度在200-300厘米之间,根稍肉质化,叶状生枝纤细而簇生,呈圆柱形,颜色为绿色,并且云松喜阳光、温暖和高燥环境,适生于疏松肥沃、微酸性的土壤中。 云松的品种介绍 云松为多年生草本,属于百合科天门冬属植物,又被称为云竹、芦笋草、松山草、 文竹 等,植株的观赏价值高…

    肥料资讯 2023年1月16日
    00
  • 氨基酸原粉做有机肥(氨基酸原粉如何制作叶面肥)

    本文目录一览: 1、谁用过单独氨基酸叶面肥,效果怎么样 2、氨基酸叶面肥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优缺点 3、黄腐酸钾能和氨基酸原粉混合使用吗 4、农业用氨基酸原粉执行标准 5、氨基酸原粉的介绍 6、用于有机肥发酵的氨基酸原料有哪些啊?哪个比较实惠些? 谁用过单独氨基酸叶面肥,效果怎么样 效果不是很好,最好与其他肥料混合使用,对化学肥料有增效作用。 目前氨基酸肥大…

    肥料资讯 2022年8月14日
    00
  • 怎么自制种果蔬肥料?教你几招天然有机又省钱!

    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自个儿琢磨着弄果蔬肥料这点事儿。家里阳台上种点番茄辣椒啥的,长着长着就觉得没啥劲儿,叶子黄不拉几的。想着外面买的肥,天知道里面掺吃自己种的不就图个放心嘛我就开始琢磨自己搞点肥料。 开始动手,收集“宝贝” 一开始真没啥章法,就是瞅着厨房里每天扔掉的东西挺可惜。果皮、烂菜叶、剩饭、淘米水,这些不都是能烂掉的东西嘛我就找个带盖的旧塑料桶,也不管三…

    肥料资讯 2025年4月7日
    00
  • 呓语的拼音(呓语 拼音)

    呓语的拼音是什么 呓语拼音: [yì yǔ] [释义] 1.梦话 呓语怎么读拼音呓语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yì yǔ。 呓语的意思一指梦话;二比喻荒谬糊涂的话;三指寒噤。出自晋·王嘉《拾遗记·吴》:“吕蒙尝在孙策座上酣醉,忽卧,於梦中诵《周易》一部,俄而惊起,众座皆云:吕蒙呓语通《周易》。” 示例: 1、月色中,只有这无边无尽的宁静,只有这位少女轻轻的呓语,…

    肥料资讯 2022年11月22日
    00
  • 风湿病可不可以喝氨基酸口服液(风湿病可不可以喝氨基酸口服液的药)

    西洋参氨基酸老年人可以喝不,有高血压和内风湿病 西洋参氨基酸口服液可以增强体质,增强免疫力,是可以喝的,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不用太担心。 如何正确服用氨基酸口服液 氨基酸口服液最好是在饭前喝,在饭前喝有助于氨基酸在胃肠的吸收。 对于身体素质差的人群和中老年人老说,氨基酸口服液是可以长期喝,长期服用氨基酸口服液可以有助于提升身体的素质,增强体质。 氨基酸口服液…

    肥料资讯 2022年10月10日
    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