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鹅历史悠久,早在3100多年前就有驯化养鹅的记录,不但是世界上养鹅早的国家,也是养鹅多的国家,2004年我国鹅存栏量已达2.28亿只,占世界鹅饲养总量的86.9%,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种鹅繁殖性能较低,严重制约了鹅业生产的发展Ill,因此,提高种鹅的繁殖性能,是提高养鹅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项目组通过大量的走访调查及种鹅养殖场的实践工作发现了一系列直接影响种鹅繁殖性能的因素,如采取科学措施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现象,从而获得更好的生产效益。
由于鹅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肉的质量好、羽毛价值高等优势,在我国西南、东南、东北和中原的广大地区得到迅速推广。在鹅业发展中,种鹅的繁殖性能一直是这一产业发展的关键,其影响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品种优劣、光照强度、营养水平和激素水平等几个主要方面。此外,如环境因素、管理模式等均会影响种鹅的繁殖性能,如果在实际生产中因地制宜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可有效改善相应的不利影响。
品种。不同品种的鹅的繁殖性能不同,并且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主要是受鹅的遗传基因决定的,相同品种的不同个体间的繁殖性能也存在差异。因此要严格选择鹅的品种,其中种公鹅的品种对于后代的影响较大。
营养水平。营养水平对种鹅的繁殖性能影响较大,当饲料中的营养物质缺乏、不足或者配比不合理时会导致种公鹅的体况下降,性欲低下,精液的质量不佳,使配种效果不理想。而对种母鹅的影响则表现为产蛋量减少,甚至会停产。而营养水平过高时,种鹅的体况过肥,公鹅精液的品质会变差,体态笨拙,不利于配种,母鹅过肥则会导致脂肪在卵巢和输卵管内大量积存,影响排卵和受精。另外,饲料的质量不佳,如饲料发生霉变,当饲喂种鹅时会引起中毒,影响种鹅的繁殖性能,使配种、产蛋以及孵化等环节出现问题。
环境因素。光照与种鹅的繁殖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光照的长短可影响种鹅繁殖的开始与停止,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光照可影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生成,从而影响了卵泡生成激素与黄体生成激素的合成与分泌;种鹅的适宜温度为10~20℃,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其繁殖性能,当温度超过30℃后,种鹅会出现食欲下降,甚至停食,从而使营养的摄入不足,而温度过低也会使繁殖性能下降;另外,如果饲养环境不良,如饲养密度不适宜,湿度过大,通风不良导致的舍内的空气质量较差时也会对种鹅的繁殖性能产生不良的影响。
应激。各种应激都会对种鹅的繁殖性能造成影响,而鹅对应激的反应又较为敏感,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如果出现噪音、通风不良、受冷热刺激、用药不当、免疫、停水和电、断料等都会使种鹅产生应激反应,从而使种鹅的繁殖性能下降,主要表现为产蛋量降低。
健康水平。种鹅的健康状态影响着种鹅的繁殖性能,对于体质较差,健康状态不佳的种鹅,维持正常的身体机能都成问题,更不用说维持良好的繁殖性能了,当种鹅患病时,尤其是患一些与生殖系统相关的疾病时会对其繁殖性能产生直接的影响,表现为公鹅的精液质量下降,母鹅的排卵出现异常,受精率低,产蛋量下降、产异常蛋等。
目前,虽然国内外对于提高种鹅繁殖性能研究的资料很少,国内一般是通过育种手段,进行品种选育和配套系杂交利用,或利用本品种选育、提高复壮,提高繁殖率,但肉鹅的育种工作缓慢;通过营养调控来提高种鹅繁殖率的研究,通过提高能量、蛋白质等营养方面的措施来调控家禽的性成熟年龄、产蛋量和蛋的品质;还可以应用生物技术提高鹅的繁殖力。
1.选择优良品种
由于鹅的品种较多,不同品种间鹅的繁殖性能差异很大,同一品种不同个体间也有比较大的差异,所以选择好鹅的品种是实现高产的关键一步。因此,养鹅场应该加大良种鹅的培育力度,严格选择鹅种。品种确定之后,还要做好鹅群的选淘、留种工作。一般来说,鹅的选种要在符合该品种特性的早春雏鹅中选留。种母鹅要选择第二性征明显,体质强壮,配种旺盛,受精率高,产蛋量、蛋重、受精率和配种成绩及后代生长速度等指标都好的后裔。相对比较而言,种公鹅的选择更为重要,应该选择体格健壮、性器官发达、淋巴体颜色深白、精液品质优良、无杂毛的公鹅留作种用。
杂种优势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选择繁殖率高的品种进行杂交,辅助定向选择,也是提高产蛋量和养鹅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经研究证明,利用繁殖性能高的四川白鹅、太湖鹅、豁眼鹅分别作父本,以皖西白鹅为母本进行杂交,再用3个杂交组F1代为母本,以皖西白鹅为父本进行回交,其后代繁殖性能明显提高。因此,通过不同经济杂交模式,改良鹅的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2.加强种鹅选育及后备鹅的培育
目前,由于我国农村饲养的种鹅多为土杂鹅,其繁殖性能和生长速度在种群内个体问差异非常显著,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引进优良品种,无条件的地方要对地方品种进行选育,将就巢性弱或无就巢性、生长速度快、羽毛生长快并且体形理想的个体作为种鹅。
一般70日龄至开产前的仔鹅为后备鹅,其培育也是提高鹅质量的重要环节。通常70~120日龄的后备鹅,要定时不限量饲喂全价饲料,每日3-5次。即使有放牧条件的地方,放牧后也要酌情补饲精饲料。120日龄至产蛋配种前的后备鹅,要实行限制饲喂,增加粗饲料的饲喂量,酌情减少精料的饲喂量,尤其要加强放牧运动。这样既提高鹅的耐粗饲能力,增强体质,又可以控制母鹅过早产蛋,防止影响日后的产蛋量和种蛋合格率。但是,在开产至配种前20d应逐步增加精料饲喂量,以保证营养供给。
此外,公母鹅要分群饲养,防止因早熟公鹅过早配种导致公鹅发育不良,降低配种能力。
3.优化鹅群结构
合理的鹅群结构不仅是组织生产的需要,也是提高繁殖力的需要。其中培育后备鹅种是提高种鹅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一般3月龄以上的后备鹅种,要给予全价饲料,有放牧条件的,充分放牧后也要酌情补喂精料,在舍饲条件下要定时且不限量饲喂全价饲料,一般每日喂饲2~4次。4月龄至产蛋配种之前的后备鹅,要实行限制饲养,增加粗料量,精料酌减,尤其要加强放牧、运动,吃足青料。这样既可提高其耐粗饲能力,增强体质,又可控制母鹅过早产蛋,以免影响日后的产蛋量和种鹅合格率,提供种鹅的利用率。同时将公母鹅分开饲养,防止早熟公鹅过早配种,使公鹅发育不良,日后配种能力降低。在开产配种前1520d开始逐步增加精料给予量;在生产中应及时把过老的种鹅淘汰掉,及时补充新种鹅。一般母鹅的利用年限不超过3年,公鹅利用年限不超过4年。适宜的鹅群结构应为1岁鹅占45%,2-3岁鹅占50%,4岁鹅占5%。
4.提供合理的营养与饲喂方法
营养对生殖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日粮中能量不足或过剩,都会影响鹅的产蛋量和种蛋受精率、孵化率等。因此,能量是影响种鹅繁殖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短时间能力不足可导致蛋变小,长时间能力不足导致产蛋量下降,甚至停产。而在停产期应以放牧为主,饲喂粗料。
鹅的繁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南方为10月份到次年5月份,这段时期牧草逐渐枯竭,青草严重不足,但鹅对营养的需求量却非常大,因此,此阶段必须进行科学的补饲。常规方法是每天补饲4次,即早上7时、中午11时、下午3时和晚上7时进行补饲,每只补饲精料200g,同时加喂青草、菜叶0.5―1.0kg和胡萝卜0.25kg。
5.采取科学的配种管理技术
合理的性别比例和繁殖小群会提高种蛋的受精率。一般大型鹅种其公母比例为1:34,中型1:4~6,小型1:6~8。种鹅群不宜过大,一般以50~150只为宜。鹅属水禽,喜欢在水中嬉戏配种,水源充足的种鹅场应每天换水,保持水质清洁,以创造配种机会,提高种蛋的受精率。有些品种的公母鹅体格相差悬殊,自然交配困难,受精率低,此时可采用人工辅助的配种方法,目前人工授精是提高种鹅受精率有效和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公鹅比例,提高其受精率,又可减少疾病的传播。采用人工授精,1只公鹅可配12只母鹅,公鹅1~3天采精一次,母鹅每周输精1次。
6.合理的光照
光照时间对鹅的繁殖季节和繁殖性能有着密切联系。鹅是季节性繁殖动物,其繁殖受光照时间影响大,光照的长短变化直接关系到种鹅繁殖的开始与停止,并有试验表明采用短光照不仅能改变鹅的繁殖实践,而且产蛋全期平均产蛋量提高8.14枚,比对照组增长33.2%。因此,光照调控可以改变种鹅繁殖时期,也可以延长种鹅的繁殖时间。采用人工光照,不仅可促进母鹅冬春多产蛋,而且有可能改变鹅的繁殖季节性,进行反季节生产。在早春给予人工光照增加每天总光照时数,可以使鹅提前停产进入非繁殖季节,同时也使下一轮繁殖季节提前开始。在生产实践中一般采用人工补充光照,保证自然光照加上人工光照在l3―14h。人工补充光照不宜太强,每平方米3~5w即可,在开产前要注意采用逐渐增强的方式使鹅多产蛋。
7.保证鹅群健康
鹅群健康是正常生产的前提,直接关系到鹅群的产蛋量的高低和种蛋质量的好坏。患病的鹅群代谢紊乱。其产蛋量、配种能力及种蛋的孵化率都会明显下降。因此,地区内的常发疾病一定要进行疫苗接种或药物防治,对种鹅每年在产蛋前要接种禽流感、禽霍乱、鹅流感疫苗,小鹅出雏7天进行小鹅瘟血清或小鹅瘟疫苗进行免疫注射,以便有效地预防疫病的发生。
8.做好环境管理工作
注意平时日常鹅群的清洁工作,做到每天打扫圈舍1~2次,每隔半个月用百毒杀等对鹅无害的消毒液对鹅舍及运动场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对饮水器、饲养工具每隔7天洗刷1次,并用2%的火碱水消毒1次。在饲养上不能喂给发霉变质的饲料,在饲料中还应定期投放一些广谱抗菌药物,夏季给鹅体投喂两次驱虫药物,防止水中寄生虫卵的污染。除此之外,应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出种鹅场,场内的工作人员进入鹅场前也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以防疫病的发生。
鹅的繁殖期有较长的时间处于冬季。较低的温度会影响鹅的生产与健康,因此在冬季要注意采取一定的保温防寒措施,雨雪天及地面被雪覆盖、风较大的情况下让鹅群在舍内活动,提高房舍的保温能力,并在必要时使用加热设备。通风的时候避免冷风直接吹到鹅身上,饮用温水,还要保持饲养环境的相对干燥。如果鹅舍内湿度过高会对鹅的生产和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也不利于保持蛋壳的卫生。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1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