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鱼友不知道,有些小鱼苗刚一出生,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和其他鱼苗不一样,这样的鱼苗,某些情况下就需要淘汰,否则的话,以后不是体质太弱的病秧子,就是残疾鱼。
一般的老手都会回答:全部起水、平衡游动以后。
就是小鱼苗全部离开鱼缸底部,开始在水面或者水体中央游动。
如果不是体质良好的小鱼苗,是不可能做到平行游动的。
比如说,我们常见的不管是孔雀鱼苗、燕鱼苗、金鱼苗,还是什么月光、玛丽、红箭鱼苗,道理都一样。
总有一些小鱼苗的游动姿势是斜着游,脑袋朝上、尾巴朝下,端正不了身姿,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窜一窜的,各个鱼鳍不会很好的协调游动。
这样子的小鱼苗,可能还有一个特征,就是身形消瘦,比较细长,尾鳍并拢不伸展,这都属于残疾鱼,即使长大了,将来的游姿也是如此,改不了的。
在一群小鱼苗里,总有个体差异,但是呢,大部分刚出生的,差异不会很大。
如果出现个别差异太大的,那也不能留,除了上述的游姿不正,感觉消瘦以外,还有一两条小苗,可能是其他鱼苗二分之一的瘦弱程度,这样的小鱼苗也要淘汰。
有的可能就是体质太差了,它也未必能够正常进食,即使能进食,抢食的速度也很差,长期饥饿以后,就会死亡污染水质,当然也有可能被其他小鱼吃掉。
也就是说,我们浪费了时间、精力、鱼粮,最后还是一个死。
还有一些卵胎生鱼类,就是孔雀鱼那一类的,出生后,身体弹不开,连游动都不会,或者即使游动了,就是在缸底一窜一窜的,根本无法在水体中间或者水面正常巡游,这样的早晚也得饿死。
因为不能起水游动,或者总在缸底游动,对于没有过滤或者打氧的小鱼缸,或者隔离盒而言,底部就是粪便堆积的地方,而且含氧量很低。
对于其他鱼苗而言,底部就是垃圾堆积甚至于水霉、白卵最多的地方,这些有气无力的小鱼苗总是呆在这里,最后可能就会因为水霉或者缺氧而死亡。
所以说,类似于上述的这些小鱼苗,一出生就决定了命运,只能被淘汰。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0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