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是我国重要的淡水蟹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极为丰富,由于河蟹的适应性较强,养殖范围广,这几年养殖规模迅速增加,给养殖户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为大家介绍河蟹池塘养殖技术,内容如下:
河蟹池塘养殖技术:
蟹池建设
选择东西向、长方形池塘,土质以黏土,黏壤土次之,底部淤泥层不超过10厘米,面积10亩以上,水深1~1.5米。养蟹池四周挖蟹沟,蟹沟宽3米、深0.8米,面积30亩以上的还要挖井字沟。
河蟹放前准备
(1)清塘消毒。放养前两周,每亩用生石灰150公斤清塘。(2)设置水草。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各占池塘总面积三分之一。沉水植物区用网片分隔拦围,保护水草萌发。(3)加注新水。放种前一周加注经过滤的新水至60厘米深。(4)投放螺蛳。清明节前每亩投放活螺蛳300~500公斤。
河蟹蟹种放养
蟹种大小以每公斤100~200只为好,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爬行敏捷,附肢齐全无损伤,无寄生虫附着。严禁投放性早熟扣蟹。每亩放养500~600只。放养前将蟹种放入3%~4%的食盐水中浸洗3~5分钟。3月底放养结束。
河蟹饲料投喂
植物性饲料有豆饼、花生饼、玉米、小麦、甘薯、马铃薯、各种水草等;动物性饲料有小杂鱼、螺蛳、河蚌等。也可投喂颗粒配合饲料。投饲遵循”四看、四定”的原则。
(1)”四看”投饲。看季节: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投喂比例,6月中旬前为60∶40,6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45∶55,8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为65∶35.看天气:天晴多投,阴雨天少投。
看水色:透明度大于50厘米时多投,小于30厘米时少投并及时换水。看摄食活动:发现过夜剩余饲料应减少投饲量,脱壳时应增加投饲量。
(2)”四定”投饲。定时:每天两次,早晨6~7时投喂,投饲量占30%,傍晚4~5时投喂,投喂量占70%.定位:沿池边浅水区定点”一”字形摊放,每间隔20厘米设一投饲点。定质:青、粗、精结合,确保饲料新鲜适口,提倡投配合饲料、全价颗粒饲料,严禁投腐败变质饲料。
定量:日投饲量的确定按3~4月份为在池蟹体重的1%左右,5~7月为5%~8%,8~10月为10%以上。
水质调控
5月上旬前保持水位0.6米,7月上旬前保持水位0.8~1米,7月上旬后保持水位1.5米。6~9月每隔5~10天换水一次,春秋季每隔两周换水一次,每次换水20~30厘米,先排后灌。每两周每亩水面用生石灰10~15公斤化水全池泼洒一次,调节pH值。
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50厘米,溶解氧保持5毫克/升以上。适量投饲,减少剩余饲料沉底,定期使用底质改良剂(如投放过氧化钙、沸石、光合细菌、EM活菌制剂等);每两周选晴天用机械搅动底质一次,促进池泥有机物氧化分解。
病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预防采取如下措施:
(1)干塘清淤和消毒;(2)种植水草和放养螺蚬;(3)苗种检疫和消毒;(4)调控水质和改善底质。治疗以泼洒法为主,科学诊断,对症下药,严禁使用有毒残留药物。
河蟹日常管理
结合早晚投饲察看河蟹脱壳生长情况,病害、敌害情况,检查水源是否被污染。检查防逃设施,及时修补裂缝。
河蟹捕捞收获
10~11月捕捞,以地笼张捕为主,灯光诱捕、干塘捕捉为辅。
以上就是河蟹池塘养殖技术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河蟹的问题,还可以浏览网站上相关文章进行查看,仅供参考。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9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