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暴雨接连侵袭我国多个地区,江西地区遭遇本世纪以来最大洪涝灾害、鄱阳湖水位暴涨连夜告急,6月以来400多条河流超过预警线,141人因洪水死亡、失踪,防洪防涝成为了今夏的关键词。
在农业种植当中,洪涝灾害往往会对根系造成严重的影响,作物根系长期浸泡在水中,会出现沤根、烂根的情况,即便洪水退去也会出现各类土传病害,导致作物根系受损、叶片枯萎、产量减少,严重的会导致作物死亡、绝收。
随着时间的推移,暴雨、洪水正在退去,在洪涝过去之后,种植户应该怎样及时进行园区管理,恢复作物根系生长,减少洪涝带来的损害。
洪涝之后,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园区的清理和排水工作,由于土壤湿度过大,很容易出现沤根的情况,所以要及时排除园区的多余水分。
另外,园区内散落的落叶、残枝很容易携带一些病原菌,如果不及时清理的话,会造成更大面积的传播,导致土传病害的产生,影响作物的生长。
洪涝过后,园区内土壤中的养分也会随着洪水退去而流失,所以这个时候需要进行追肥,选择大量元素水溶肥进行追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缓解洪涝带来的伤害。
施肥的同时要清除因洪水产生的覆石、覆沙和客土,除了水溶肥之外还可以增施有机肥、叶面肥。
洪涝灾害过后是最容易发生土传病害的,像根腐病、根结线虫等都是很常见的土传病害。作物一旦发生土传病害,会在园区内迅速传播,最终影响这个园区的作物生长和产量。
改善土壤可以使用微生物菌剂,其作用主要是抑制土壤中的有害菌生长,增加有益菌的数量,提升作物根系生长效率。
最后,在做好园区管理、施肥方案等工作之后,对于园区被冲毁的设施进行修缮、修补,尽快恢复园区原貌,减少洪涝带来的损失。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7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