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吃饱了我也变老了”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2022年5月22日13点07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因救治无效,与世长眠,享年91岁。他辛劳一辈子,将一生都投入于杂交水稻事业,为了让更多的人不再食不果腹,他从未停止自己研究的脚步。他在水稻种植方面的成就与对人类的贡献无人能及,所有人都视他为神一样的存在,因为他的杂交水稻技术,使我国无数人口免于饥饿,大大增加我国水稻生产总量。他你们吃饱了,我也变老了,让人为之动容。

  袁隆平,不仅是我国工程院院士,他还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领头人。他倾其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以及推广,并发明多种杂交水稻。他与他的科研团队创建出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给无数贫苦饥寒的人民造福。袁隆平院士曾经发表过言论科学研究永无国界,但科学家心中永远都有祖国与人民。他是人民的英雄,但英雄也有变老的那一天。

  袁隆平出生于1930年9月7日,那是一个食不果腹的年代,也是一个动乱的年代。人民生活在疾病、饥饿、伤痛之中。因此袁隆平从小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跟家人一起四处逃难。在他重庆求学时,更是经历了大轰炸。自此他深感,落后就要挨打。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他看见因吃不饱饭而饿死的人民,彻底明白民以食为天的内涵,让人民吃饱饭的强烈愿望在他心中种下,于是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农业报国。

  23岁,袁隆平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培养出来的农大学生,从学校毕业后,就下定决心要解决中国粮食增产的问题,不再让老百姓因吃不上饭而挨饿。袁隆平听从组织分配,负责偏僻的安江农校的教书工作,一晃就是16年。而他在任教期间,亲身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触动颇大。

  在之后的一次采访中,袁隆平提及那段时光,难过地说:我亲眼见过饥荒时候饿死的人,很多人因为没饭吃而失去鲜活的生命。所以我知道粮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意义是什么。一粒粮食不仅能够救一个国家,更能绊倒一个国家。因亲身经历,才深知不易。三年后,在一次农学实验中,他发现水稻中的一些杂交组合具有提高水稻产量的潜在优势,于是培育杂交水稻的想法就出现在了他的脑中。

  1960年7月,行走在稻田中的袁隆平,偶然发现了一株特别饱满的水稻。在这之后,上心了的袁隆平每天都会定点蹲在田里观察。在数次观察后,思想敏锐的袁隆平果断意识到这是一株纯天然的杂交水稻。

  “你们吃饱了,我也变老了”,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并没有理会这些铺天盖地的质疑声,他坚定不移地走着自己杂交水稻的实践之路。他将自己深深扎根在农田,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他都坚持每天观察研究。就算自己的眼睛刚做完手术,又或是肺部感染,一天要打三次针的情况下,他也从不缺席,坚持不懈的精神可歌可泣。

  1965年,在无数个日夜与无数血汗付出下,他和他的团队终于找到6株不育株。袁隆平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于1966年发布在《科学通报》上,标志着中国杂交水稻的研究正式拉开序幕,也将袁隆平与水稻紧紧相连。

  但就在研究将要看见曙光之时,袁隆平精心培育的稻苗被人恶意毁掉,即将到手的宝贵资料变成泡影,让袁隆平深受打击,甚至还有人恶意诽谤,说是袁隆平害怕实验没结果,自己拔掉,想要嫁祸别人,何其可笑。

  有很多人都在嘲笑袁隆平的坚持,视其为一个笑话。但是袁隆平却毫不在意,他说无论前路再怎么艰难,我都不会放弃。还好,老天留给了坚毅之人一线希望,在破坏事件发生后四天,袁隆平在试验田附近的一口废井中,找到五株残存的杂交水稻秧苗,实验得以继续。

  为加快实验的进度,袁隆平和自己的团队来到气候适宜的云南。期间,他还经历了7.7级的大地震,处境危险。但他将自己的生命安全弃之脑后,与团队继续在树枝搭建的棚子里进行相关实验。

  在这样的坚持下,一株名为野败的野生稻,成为所有杂交水稻的母本。在1974年,他终于培育出中国第一批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亩产超过500公斤,比普通水稻多产300多公斤,有着极大的增产优势。两年后,杂交水稻在全国开始推行,到1998年,全国一半的稻田都有杂交水稻的影子。袁隆平也凭借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也被人民亲切地称呼为袁隆平爷爷。

  可我们不知道的是,在郁郁葱葱的杂交水稻的背后,袁隆平的艰辛。为了杂交水稻的研究,他错过与母亲告别的机会,错过自己孩子最重要的成长时光,错过与妻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他用自己的宝贵的青春,一点点摸索杂交水稻的一切。但是这些艰辛让中国每年多产的粮食养活7000万人,同时也帮助许多国家,如越南、印度等人口大国的杂交水稻商业化。

  袁隆平在生活中也是一个有趣的人,他说:我生性散漫,但敬畏科学,他说最放松的事情就是与助手在稻田间一块散步,或者在稻穗下面乘凉。他是中国著名学者、研究家,远离聚光灯时,他就是一个勤俭节约的普通人。

  网络上曾谣传他是一个身价亿万的富翁,可是他至今都住在一个老旧的小房子里,家中摆设朴素,连他的衣服都是超市里几十块钱买的。虽功成名就,但仍不忘初心。曾有担任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的机会,却被袁隆平果断地拒绝,原因是离不开稻田,稻田是他可以安身立命之地。

  91岁的袁隆平始终坚持学无止境,每晚都坚持打一个小时的麻将,这是他的脑力活动,也是他的娱乐活动。袁隆平对于自己的大脑也极其自豪,因为他医生告诉他,85岁之后很多老人都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年痴呆状况,但他却笑着还好,我今年九十多,也没出现,脑瓜子还很灵光。身体硬朗的他,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还做了将近半个小时的演讲。要知道,早在2010年,袁隆平就被医生确诊为患了慢阻肺。

  “你们吃饱了,我也变老了”,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有人劝他退休,安享晚年,但老人家不肯:我还没痴呆呢,那就表明我可以继续研究,退休是不存在的。五十多年来,袁隆平一直在农业科研领域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做出贡献。他不仅让我国十几亿人口吃上饱饭,更为世界的粮食安全做出卓越的贡献。

  他热爱祖国,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是共和国勋章当之无愧的拥有者,也是我们无数人应该学习的榜样与楷模。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7109.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3年2月23日 下午11:58
下一篇 2023年2月24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 仔猪黄白痢怎么方案推荐

      仔猪黄白痢是在仔猪的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出生后半月左右到满月这一时期的仔猪比较高发。且该病具有很高的传染性,同窝仔猪传染很快。平时做好猪舍及环境清理和消毒工作以及母猪和仔猪产前产后护理是预防其发病的主要措施。   仔猪黄白痢的病因与症状   仔猪黄痢是由致病性埃氏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以夏季较为多发,病仔猪精神沉郁,口渴,不愿吃奶,排黄色…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6日
    00
  • 青梅氨基酸粉40%:提高农业种植效果的必备品

    青梅氨基酸粉40%:提高农业种植效果的必备品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农民们不断地寻找新的方法和工具。其中,青梅氨基酸粉40%成为了越来越多农民的选择。它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成为农业种植中的必备品。 一、青梅氨基酸粉40%的作用 青梅氨基酸粉40%是一种含有大量…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1日
    00
  • 硝态氮肥和尿素区别

         回答硝态氮肥:是指氮素以硝酸盐的形态存在的氮肥,比如硝酸钠、硝酸钙等肥料,其特点为临界吸湿点的相对湿度较低、容易吸湿结块、容易溶于水、容易被农作物吸收等。尿素:又称碳酰胺,它是由碳、氮、氧、氢等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也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其工业品或农业品的性状为白色或略带微红色的固体颗粒。

    肥料资讯 2022年5月15日
    00
  • 水溶肥使用后能浇花吗(水溶肥怎么浇花)

    水溶肥可以天天浇花么 怎么都感觉不可以吧。别说肥了,就是水也不应该天天浇啊。肥多了烧根,水多了烂根。 一般浇肥是7-15天,有人计算1比4000水似乎能天天浇,但是结果就是烂根了。 这有个网址 具体找养过花的周围养过花的人问啊 水溶肥料能和白醋一起汇水浇花吗? 那得看看您用水溶肥可不可以和醋混合使用,一般来说水溶肥就够了,不需要和白醋一起使用的。而且一般是粉…

    肥料资讯 2022年9月2日
    00
  • 座果 座果王

    西瓜座果多少天成熟? 西瓜坐果到成熟需要30-40天左右。 西瓜坐果期的管理技术: 1、浇水方法 西瓜坐果期时对水分的需求比较大,此时一定要增加浇水量和浇水次数,当土壤处于半干状态时要及时浇透。浇水时不要造成积水,以免根系沤制腐烂,在收获的前1周可以停止浇水。 2、浇水注意事项 为坐果期的西瓜浇水时不能直接用自来水,一定要提前将自来水接到水池中进行静置,等其…

    肥料资讯 2023年3月21日
    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