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新疆焉耆县坚持以农民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积极挖掘“土专家”“田秀才”等实用型人才,激活乡土人才内生动力,集聚乡村振兴人才力量。
“土专家”引领致富路
一大早,焉耆县五号渠乡查汗渠村村民买合木提·阿西木就来到了他的牛羊养殖场,拌料、喂食、清扫圈舍不到两个小时,就把牛羊圈舍打理干净。买合木提·阿西木养殖牛羊牛已有二十余年,以前在自家院子饲养,无法大规模养殖。2013年,他拿出所有的积蓄成立焉耆屠宰有限公司,牛羊圈舍规模扩大到20余亩,年均牛羊存栏达到300头(只)以上,走上了规模化养殖的路子。
焉耆县五号渠乡买合木提·阿西木的牛羊养殖圈舍(央广网发 焉耆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家乡人民养育了我,现在我富裕了,不能忘记乡亲们。”为了让乡亲们走上致富道路,他免费提供牛犊、羊羔、饲料,和群众签订养殖合同,带领150余户群众走上了“企业+农户”的致富道路。他把自己通过二十余年实践总结出来的养殖技术、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村里群众,帮助群众少走“弯路”。现在,走东家、串西家、接养殖户的咨询电话已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
焉耆县五号渠乡紧紧抓住发展畜牧业独特优势,建设千亩规模化养殖小区,培育五禾牧业、俊峰专业养殖、赛克热肥牛养殖等一批养殖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牛羊、家禽年均存栏达到15万头(只/羽)。
“田秀才”助力现代种植业
焉耆县五号渠乡头号渠村村民吕兆春高中毕业后就接手了家里的60亩耕地。为了增加土地产出、提高经济效益,他四处奔波,向高产量产区农民取经、向农业专家请教,运用现代种植技术使小茴香产量每亩增加了20多公斤。2013年,吕兆春承包了2000亩土地,走上了规模化种植路子,并创办了巴州兆春种业有限公司。
2022年,他被选进焉耆县五号渠乡头号村“两委”班子后,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人脉、资源等优势,积极在打造农业发展产业链、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出谋划策、苦干实干,进一步拓宽了全村群众的增收道路。“我将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依托村党支部这个平台,在帮助群众种好地、收成高上下功夫,努力让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好。”在谈到将来的打算时,吕兆春说。
焉耆县五号渠乡“土专家”为群众教授果树嫁接技术(央广网发 焉耆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焉耆县五号渠乡持续调优种植业结构,扎实推进土地集约化、种植机械化、技术现代化水平,累计实现土地流转4万亩以上,冬春小麦种植面积年均保持在2万亩以上。积极推广辣椒、番茄、茴香等经济作物新品种,年均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以上。
“科普馆”加速农业现代化
焉耆县五号渠乡查汗渠村委会一楼的科普馆,每周都会吸引很多村民前来学习、参观。无人机作业、无土栽培、温室大棚、有机化肥一个个新鲜名词现在在村民眼中也变得越来越熟悉起来。“我们投入250余万元,在全乡建设了3个科普馆,通过实物演示、视频讲解等方式向群众普及现代农业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种植水平,提升土地效益。”焉耆县五号渠乡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顾金花说。
焉耆县五号渠乡举办乡村人才技能培训班(央广网发 焉耆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焉耆县五号渠乡通过“土专家”“田秀才”带到科普馆和县级培训学校学等方式,坚持“识才”“育才”“用才”多管齐下,已培育畜牧牛羊“专家”、农业种植“专家”、蔬菜种植“专家”、特色养殖“专家”、农村“艺术家”等各类乡土人才30余人,6000余名各族群众参加种养殖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更加坚实。(李雷)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6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