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秀兰给大棚贴春联。孙琰 摄
新年到,贴春联,放鞭炮,这是农村沿袭几千年的习俗。然而,民权县龙塘镇申庄村60岁的轩秀兰,却要到大田里给蔬菜大棚贴春联。
‘坚定信念跟党走 脱贫致富奔小康’,这对联写得真好。如果不是党嘞扶贫政策,哪有俺现在的好日子。快过年了,俺也给这菜棚贴副对联。1月29日一大早,刚过小年,轩秀兰就把几天前求人写的春联提前贴到了自己承包的蔬菜大棚上,饱经风霜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据该县卫计委驻申庄村第一书记苏永良介绍,轩秀兰原来也是村里的贫困户,她和丈夫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儿子从小就患有小儿麻痹症,儿媳又左手先天缺失。一家人土里刨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轩秀兰很要强,她常对家人说,小鸡儿还有两只爪,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只要肯吃苦干,就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轩秀兰不仅把自家的5亩自留地全都建起了大棚,还承包了村里所有的扶贫项目大棚,大张旗鼓地搞蔬菜种植。育苗、栽种、收获、卖菜,几年打拼下来,不光自己脱贫致富,她还带动邻里脱了贫。
从2014年到现在,轩秀兰的蔬菜大棚已发展到240多座。西瓜、哈密瓜、芦笋、青菜,轮换着种,一年四季不闲着,每年能赚几十万元。
谈及过去的日子时,轩秀兰有点哽咽:以前过那日子真是没法提,一件衣裳缝缝补补好几年,补丁摞补丁,出门都嫌丢人,还成天是吃了上顿愁下顿。俺说个事儿,也不怕恁笑话,有一年春节,包饺子嘞面都是借人家嘞。
如今,轩秀兰不仅盖了两层小洋楼,还买了空调、洗衣机、小轿车,像旋耕机、花生摘果机、打草机这样的农用机械,她也样样齐全。
俺上了岁数,也干不了重活儿。在秀兰这里打工也累不着,每月也能挣2000多块,还不耽误照顾家里。60多岁的贫困户王秀真正把上海青扎成小捆,整齐地码放在菜筐里,脸上写满了感激。
像王秀真和马妮这样的贫困户,在轩秀兰大棚里打工的有10多个,活儿都不重,就是剜菜、捆菜之类的。赶到忙的时候,轩秀兰还管他们午饭。现在,他们每个月都能挣个千儿八百的,大都脱贫了。
大棚上新贴的春联,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火红的颜色,给新年增添了诸多喜庆的气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5852.html